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本研究的價值和創新

第一,注重華夷關系問題的動態化考察。

華夏族群與周邊族群的關系是在斗爭中有融合,我們在分析這些關系時要努力指出其中變化的過程,并且盡量要細化。夏王朝與東夷之間有密切的關系。通過甲骨文可以看到,商代的方國與商王之間存在著臣服的關系。分析西周和春秋華夏族群與四夷區分標準的差異,西周的華夷分別在于從政治區別到文化區分的轉化,西周時期的華夷問題與春秋戰國面臨的都不一樣,西周時期在更多意義上是國家政治的區分,也就是內外統治上的區別,對于戎狄異族的戰爭和交往都是以維護西周統治安全作為出發點的。春秋時期,華夏面臨較大的壓力,尤其是春秋早期,保衛華夏文化成為當時霸主政治的自覺。所以西周的華夷問題與春秋不一樣,而春秋的華夷問題與戰國的又不一樣。春秋前后隨著矛盾的演變,華夏族群對待蠻夷的態度也發生轉變。儒家是一個理想化的學派,面對“禮壞樂崩”的歷史事實,儒家提出一系列方案,而對于華夷問題,也是這樣。有時就僅僅是思想,“應該這樣”和“是這樣”是不同的,對于“五服”他們就進行了整齊劃一的設想,這就是典型的“應該這樣”的問題。對于先秦古籍當中戰國時成書的著作,學者們研究時往往會說,“雖然該書成書于戰國,但是應該反映了西周春秋時期的狀況”之類,這種模糊的說法導致先秦史研究缺少準確性,往往會喪失公允,難以說服人。

第二,在華夷關系的研究中,嚴格區分“事實”和“思想”。

準確分析古人的思想及其產生的背景和土壤。在對待夷族的問題上,西周時夷大多是對手的意思,到了春秋,出現了夏尊夷蠻的思想,這意味華夏乃文明之所,而夷狄則為野蠻落后的族群,并且提出用夏變夷的主張。其實就儒家而言,孔子對于蠻夷是寬容的,主張以德感化,認為可以平等相處,到了孟子那里對于夷狄就非常嚴苛。荀子的時代,主張采取更加嚴厲的手段對付夷狄,可以看出儒家思想前后變化很大,而相關研究者并未指出來。

第三,在華夷關系研究中充分重視中國特殊的地理氣候因素。

在中國特殊地理環境下,西北地區的族群與東南族群不一樣,而在以往的研究中這方面并未凸顯出來。從西北方面來講,華夏處于守勢,以防御為主,而對于東南則采取攻勢,以征服為主。同時,東南諸族在西周時被征服,向周王納貢,納入西周的管理范圍。西北諸族雖然有史料表明其有朝貢的行為,但是筆者認為那是戰國思想家們虛擬的理想狀態,并且為孤證。實際的情形是在西北方面周人一直處于疲于應付的狀態,最后戎人的進攻也是西周亡國的原因之一。在中國文明時期,要特別重視東亞大陸的地理特征及其變遷的因素,由于東亞大陸是一個相對封閉的大陸形態,所以對華夏族群的融合與擴大是一個重要的因素,也就是為文明發展奠定了一個地理上的疆域。而氣候的變遷則是族群移動的重要誘因,氣候干冷化的趨勢使得生活在固定地域的族群會產生生產方式的變化,同時會導致部分族群的移動,這一點可以幫助解釋早期周人的遷徙路線問題。春秋時期就是一個氣候干冷化的過程,導致周邊族群內遷,加速了融合的進程。

氣候的問題也涉及在東亞地區降水量由東向西遞減的問題,即經度的地帶性問題,這導致游牧經濟形態本身也出現不同的差異,所以導致400毫米等降水線呈東北—西南走向,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會有移動,目前仍有繼續研究的空間。關于氣候變化的問題應該進行細化研究,不但要分析氣候變化的趨勢,還要分析氣候變化的節奏,因為緩慢比快速的氣候變化對人群活動更能產生重大影響。西方史學中的長時段理論可以與此相關的研究結合起來。

第四,分析族群沖突背后的資源爭奪和經濟因素。

在分析族群關系時,要特別重視社會經濟的因素,戰爭背后的推動力量。西周時期對于戰略性物質的爭奪,比如銅礦石的爭奪,只有控制了這種戰略物資,周王朝的統治才能繼續。所以在相關銘文當中有許多“俘金”“獻金”的記載,都從一個方面說明當時西周和東南諸族的戰爭與銅有著密切關系。除了銅之外,還有一些特殊產品也具有地域壟斷性,比如食鹽、玉石,也可能成為爭奪的對象。資源豐富的東南方自然成為西周經營的重點。要從事件的表面措辭中發現事件背后的真相,發現中國先秦史上在許多文化現象掩蓋下的秘密。

第五,在華夷之辨的研究中,注重歷史遺產的總結。

即對當前民族的理解與分析,在東亞秩序的確定過程中,古代的五服制度有哪些我們當前可資借鑒的成果,臺灣部分學者的研究成果表明,在春秋時期戎狄的概念在很大程度表示內外之別,很少涉及先進與落后的思想,這種觀念很可能是戰國時期的思想家強加上去的。這里面就有五服制度中包含的東亞特有的處理國與國關系的方法與原則,這種層級的控制與影響,以及主張文化教化、以德服人等思想可以成為西方國家遵從的制度,也可以成為在處理國與國關系陷入困境之后的一種選擇。同時要看到以德服人的觀點在孤立的理解時會發生的問題,歷史上的事件告訴我們,如果缺少了武力支持的純道德說教,可能會出大問題,必須深刻認知這種道德說教背后的意義。現代國際關系的理論是脫胎于歐洲早期的國家關系理論,在中華民族日益強大的今天,我們對于當今國際關系理論應該有更大的貢獻,其中互相尊重,不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對方的處理方式可能會對未來國際關系理論產生建設性的智力支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年县| 浮梁县| 太原市| 旬邑县| 浪卡子县| 犍为县| 南投市| 兴海县| 临颍县| 堆龙德庆县| 武邑县| 勐海县| 新巴尔虎左旗| 乌拉特前旗| 太仆寺旗| 肇州县| 永善县| 贵阳市| 广灵县| 涟源市| 奉化市| 奈曼旗| 江津市| 公主岭市| 大同县| 筠连县| 崇礼县| 丰原市| 石城县| 和平县| 潜山县| 东兰县| 台东县| 东台市| 肇东市| 赞皇县| 策勒县| 石狮市| 灵武市| 洛南县| 佳木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