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節 本研究的理論和方法

一 主要的研究理論

(一)超越族群界限的全球視野和眼光

許倬云[42]、葛兆光[43]等學者所提倡的,以族群的交涉和競爭為著眼點,用宏觀和合理的視角,不但要從中國看周邊,也要從周邊看中國,多角度地思考問題。眾所周知,由于華夏族群的歷史中更多的是以自身作為敘事主體,在人稱和價值觀上更多地將自己的價值取向強加到周邊族群的身上。中原地區在文明程度上一段時間領先于周邊族群,造成了自身的優越感,便將自身的文化與價值作為判斷的標準,將本來屬于文化的差別也當成文明的標準。披發左衽在本質上只是習俗的差異,與文明的高低關系不大。在生活習慣方面,肉食衣裘、隨水草遷居也為華夏所歧視。往往用周代禮儀的標準去要求北方游牧民族,婚姻形式方面的妻后母也被看作落后的象征。族群中心主義是問題的本質,在世界范圍內以本族群為中心的現象屢見不鮮,但是像中國早期這樣發展為一種思想的也許并不多見。實際上,由于我們的歷史敘事系統是以華夏族群的歷史系統來進行的,早期的文明記載對于這個問題,也自然形成了自身的不足。因此對該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需多從外部的視角加強認識,結合考古資料,以還原早期的文明現狀。在本書的研究中,盡量用全球化的視野展開敘述,不但要有中國的視角,而且要有世界的視角。

(二)在研究中運用長時段理論

分析一個較長時期的華夏族群與其他族群的關系,力求解釋其中內在的本質規律。長期來看,由于地理氣候的原因,西北族群從西周開始一直對中原王朝有威脅,直到春秋時期,一部分族群內遷,到戰國時期形成南北對立的文化區,即北方文化帶的最終形成。這其中有著氣候變化和經濟交流的因素。對于南方族群,征服和融合顯然是主體,在較長的時間段上來看,這些問題就會更加清晰。北方草原文明與中原農業文明的沖突是全方位的,從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價值觀等許多方面一直存在差異。正是這種文明形態的差異導致中國歷史上早期研究中存在一定共性因素,這是一些長期的因素,即氣候變化、地理位置的差異和亞洲大陸固定的海陸關系等。

(三)借用“相互作用圈”理論進行研究

“相互作用圈”的概念是張光直從葛德偉那里借來使用的。在他的一篇討論北美東部侯潑威廉的文章里,葛氏必須處理兩項顯著的特征:分布廣泛的侯潑威廉式遺物中間在世俗性的、日常生活上的和非墓葬中的各方面很顯著的差異性。葛氏用這個名詞主要來指稱各區域之間在葬儀上或宗教上的相互作用,但他也很明顯地暗示說,相互作用圈也可以建立在他種的相互作用活動的基礎之上。這里所談的中國相互作用圈似乎涉及范圍比較廣泛的諸種活動。我們可以借用的另外一個概念是本奈特最初用于秘魯的所謂“地域共同傳統”。它的定義是:“文化史的總單位……在這里面其構成文化在一段時期之間彼此發生關系。”本書選用葛德偉的概念,因為它比較有敘述性,并且不言自明。

相互作用圈理論就是指不同文化沒有單方向的交流,一般都是雙向交流的,北方民族也曾將許多先進的技術帶入中原地區,典型如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其實在早期歷史的研究中,我們必須擺脫華夏中心主義的束縛,用開放的眼光和視野去分析不同時期中原與周邊的文明對比。在行為習俗這些表象的差別背后,圍繞技術層次和這兩種生產方式研究的最新成果,對于不同文明的發展程度和價值而用不同的視角做出客觀的評價。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邮市| 铁力市| 夹江县| 涟水县| 江达县| 苍梧县| 永康市| 石屏县| 明溪县| 房产| 定陶县| 九龙城区| 洪湖市| 景泰县| 清水县| 长治市| 商南县| 巍山| 突泉县| 杭州市| 磴口县| 无锡市| 民县| 新竹市| 台湾省| 闻喜县| 汤阴县| 贵溪市| 海安县| 东城区| 福海县| 和龙市| 阳高县| 吉木萨尔县| 宁南县| 梓潼县| 永安市| 宜良县| 新蔡县| 滦南县| 花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