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人類起源神話母題實例與索引
- 王憲昭
- 2883字
- 2025-04-22 17:42:18
4 母題實例的選取
母題實例是母題編碼的基礎和依據,同時與母題編碼又有相輔相成的關系。
4.1 母題實例
母題實例是為說明相對應母題的存在而從神話作品或相關文類中提取的例證。這些實例一般以言簡意賅的形式對相應母題做出敘事性補充性說明。有些例證也可以視為該母題下一層級的母題。
4.2 神話材料范圍
4.2.1 實例源于特定的神話材料
本書所有母題實例主要來源于目前公開出版發行的中國各民族神話文本,同時,也包括其他一些可以考證的文本或田野調查。
4.2.2 神話文本的主要來源
由于母題的重點并不在于關注一部作品的完整敘事,所以關注的材料也沒有必要完全專注它是不是一個真正的“神話文本”,重點在于看它是不是屬于“神話元素”。本書使用的材料一方面以學術界公認的神話文本為主體,同時兼顧史詩、傳說、民間故事等敘事文學或其他宗教典籍乃至儀式闡釋中帶有神話元素的敘事。W編目共涉及中國神話文本2萬余篇。這些神話資料的主要來源如下:
(1)國內外公開出版發行的民間文學類叢書。如中國民間文學集成全國編輯委員會編《中國民間故事集成》(中國ISBN中心出版,各省、直轄市、自治區卷本)、中華民族故事大系編委會編《中華民族故事大系》(上海文藝出版社1995年版,16卷本)、白庚勝總主編《中國民間故事全書》(知識產權出版社,縣卷本)、中國少數民族民間文學叢書《故事大系》系列的《各族民間故事選》(上海文藝出版社,分年度分民族卷本)等。
(2)神話作品結集或集成類出版物。如滿都呼主編《中國阿爾泰語系諸民族神話故事》(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谷德明編《中國少數民族神話》(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1987年版),陶陽、鐘秀編《中國神話》(商務印書館2008年版),姚寶瑄主編《中國各民族神話》(山西出版傳媒集團·書海出版社2014年版,15卷本),農冠品編注《壯族神話集成》(廣西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等。
(3)能夠進行神話析出的代表性工具書。如中國各民族宗教與神話大詞典編審委員會編《中國各民族宗教與神話大詞典》(學苑出版社1990年版),呂大吉、何耀華總主編《中國各民族原始宗教資料集成》(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分民族卷本),袁珂編著《中國神話傳說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5年版),云南省民族事務委員會編《各民族族文化大觀》(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分民族卷本)等。
(4)與中國各民族神話有關的學術著作。如馬昌儀編《中國神話學文論選萃》(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4年版),那木吉拉《中國阿爾泰語系諸民族神話比較研究》(學習出版社2010年版),王憲昭《中國少數民族人類起源神話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版),楊利慧、張成福編著《中國神話母題索引》(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總社有限公司2013年版)等。
(5)中國少數民族文學史及各民族單行本文學史。如馬學良、梁庭望、張公瑾主編《中國少數民族文學史》(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毛星主編《中國少數民族文學》(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攸延春《怒族文學史》(云南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等。
(6)未公開出版但具有權威性的內部資料性質的出版物。如各?。ㄊ?、州、縣、區)三套集成辦公室或領導小組收集整理的《中國民間故事集成》(縣、市、區卷本),研究機構或各地文化部門編印的地方性文化資料,如陶立璠、趙桂芳等編《中國少數民族神話匯編》(中央民族學院少數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等。
(7)公開發行的學術期刊、報紙中涉及的神話。如《民族文學研究》、《黑龍江文藝》、《山茶》等。
(8)個人田野調研搜集的神話材料。包括筆者20世紀80年代開始在民族地區采集的各類神話故事。如2005年云南瀾滄拉祜族自治縣、西盟佤族自治縣對拉祜族、佤族神話調查采集整理等。
(9)網絡資料。如中國知網、中國民俗學網、中國少數民族文學網、讀秀、一些少數民族地方性網站等。
本書所使用出版物信息在文中已作出詳細標注,以示致謝。
4.3 材料的使用
4.3.1 實事求是地使用神話材料
本書認為,在神話母題實例選取過程中,既要對神話文本做出科學的界定,同時又不能強求所有的人按照同一個標準去分析所有的問題。有時一個看似固化了的神話文本,由于時代的變遷也會滋生出許多新的含義,從這個角度看,實例的質量與選擇的材料數量或質量有關。
4.3.2 關注神話文本的多樣性
從神話文本提取母題實例過程中,兼顧了神話文本的異文。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情況:
(1)流傳于不同地區的同一部作品。
(2)不同講述人講述的同一部作品。
(3)不同搜集者搜集的同一部作品。
(4)不同出版物收集的表述上有差異的同一部作品。
4.4 母題實例提取
從理論上講,任何一個具體母題的實例都應該完全反映該母題的內涵與外延。事實上,在具體母題實例的選擇與表述上,更多體現出的是實例與母題的相似性。這與特定文化現象分析的個體差異性有關。
4.5 本書關于母題實例的提取遵循的原則
4.5.1 關聯性原則
實例的選取力求與相對應的母題具有最直接的例證關系。
4.5.2 客觀性原則
實例的生成力求源于資料的真實可信。
4.5.3 概括性原則
實例的表述力求言簡意賅,并能引導讀者對相應母題的信息有所了解。
4.6 母題實例的表述
4.6.1 母題實例表述的具體內容與形式
參見本書《凡例》:“4.1 實例表述的構成”和“4.2 實例表述內容”。
4.6.2 一個母題實例的數量
本書在表述過程中,會有以下幾種情況:
(1)有的母題暫時沒有合適的實例。這類情況在行文中保持空缺。
(2)一個母題有一個實例。這種情況并不代表這個母題沒有其他實例。只是因為目前文本或實例取樣對象的限制,暫時只選取一個。
(3)一個母題有多個“實例”。一個母題有多個實例是非常普遍的現象,也體現出母題的基本特征。其中,這些實例可以表現為一個民族有多個不同神話文本,也可以表現為不同民族的不同神話文本。如,在一個民族有多個不同神話文本的情況下,為了凸現某些母題的具體表述細節或流傳情況,同一個民族對同一個母題的相似描述也會一一列出,如“[W1713.2]日月婚生星星”母題,不同地區的壯族神話文本對此有不同的敘述:

續表

4.6.3 實例的出處
4.6.3.1 關于出處的標注
在現有條件下,本書采取神話來源出版信息全面呈現的形式,對原作品信息缺失的情況,本書則盡可能加以核實補充。書中增加部分用“()”標出,以便于使用者進一步考證。其作用是有助于中國神話母題W編目數據集成的網絡檢索的精準定位與神話數據的規范化應用。
4.6.3.2 關于多個出處
同一個“實例描述”有時會有兩個以上“文本出處”,這類情況有的源于不同講述人,有的源于不同的采錄者,有的源于不同的出版物,具體情況需要查對出版物原文。列舉這些文本及出處便于讀者查找出版物信息和進行全面的比較分析。通過這些數據呈現的文本細微差異,也可以幫助讀者了解不同出版物對相同或相近神話文本的處理情況,進而進行版本比較研究。
4.7 本書母題實例采集和表述可能會出現的一些問題
4.7.1 實例表述的不完整性
本書母題實例的表述力求短小精悍,有的作出了必要的注釋。但根據有限的表述空間,有的實例可能會因為語境的切割造成理解方面的困難。對此,需要研究者根據該母題的出處提示,查閱原文。
4.7.2 關于神話母題的民族標識
漢語古代典籍(諸如《山海經》、《淮南子》、《穆天子傳》、《水經注》等)中的許多神話母題的民族歸屬已難以作出明確的考察和界定,根據流傳版本的語言歸屬,在本書中暫列為漢族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