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牧羊的小孩
- 一個人的風:《健民短語》增訂版
- 楊健民
- 859字
- 2025-04-17 14:22:15
2014.03.26
看到一張照片:一個四五歲的光身小孩站在山坡上,放牧一群羊。小孩的形象在人們眼里是高大還是渺小呢?其實,任何的高大和渺小都只是相對的。對于一座城市的感覺也是如此。
福州多山,我時常站在這座城市的某個角落,打量著一座座山巒,想象著它們的蠕動起伏。這座城市的規模已經被山所限定,是山在探頭垂顧城市,還是城市在享用山呢?“相看兩不厭”——山的龐大身軀可以被人的雙眼強行吞噬,乃至它們的每一個神秘和深邃的局部。但福州本質上并不是一座野性十足的城市,她不囂張和狂妄,就像三山那樣靜靜地匍匐在那里。山的形象往往決定了一座城市的品格,所以福州不夠“狼”,福州人也不夠“狼”。在我的感覺里,很“狼”的山在北方,很“狼”的城市也幾乎是在北方。那么,你能據此認為福州很渺小嗎?由此,我想到了人。一個人的高大不在于他所處的位置,而在于他的人格、胸襟和修養。
有一位著名畫家畫了一座山峰,畫面上,山頂有個人往下看,山下有個人也往上看,兩個人大小是一樣的。這位畫家年輕時曾經提了自己的作品到城市請一位自己敬仰的畫家指點,那畫家連年輕人的畫作都沒打開,就推托說自己有事讓年輕人離開。年輕人走到門口,轉過身對畫家說:“老師,你現在站在山頂,往下看我這個無名小卒,把我看得很渺小;其實你應該知道,我在山下往上看你,你也同樣渺小。”這話讓那位畫家驚了一下。年輕人后來通過自己的努力,終于成長為一位著名畫家。由于年輕時的那一次經歷,他對慕名登門求教的青年畫家總是極其耐心地指點。
我們不能想象一座城市沒有山,因為山對城市人來說就是一個目送;同樣,我們也不能想象一個人沒有人格,因為人格對人來說就是一種正能量。一位女博士在微信里懷念她的母親:“小時候要媽媽抱,已忘記因為什么媽媽那時不能抱。媽媽說,媽媽不能彎腰,你站在凳子上,媽媽就能抱你了。至今想起來都淚流滿面。”站在凳子上的小女孩看著艱難地抱起自己的媽媽,她能想象眼前站著的就是一座高山么?而媽媽也并沒有把自己看成多么偉大,除了母愛,她的胸襟里還要裝進什么呢?所以,有時候認真一想,就做一個牧羊的小孩,其實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