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8章 一九七九年 二十七歲

3月 散文《夜話》刊于《寧夏文藝》第2期。

4月 短篇小說《林曲》刊于《人民文學》第4期。

中篇小說集《姊妹本紀》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這是賈平凹根據烽火大隊的生活素材寫成的一本小說集。小說分前本、中本、末本三部分,寫了姊妹三人的成長過程。作品主題鮮明,立意新穎,語言獨具特色,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寫出了秦嶺山區人民的精神風貌。

5月13日 短篇小說《結婚》刊于《光明日報》。

5月25日 創作談《愛和情——〈滿月兒〉創作之外》刊于《十月》第3期。賈平凹談了自己創作《滿月兒》的“設計”過程和“創作心得”:“一出場要自然,要有場景,以形象抓人”;“時時寫進生活情趣,使故事豐腴”;“讓月兒和滿兒活動,力避‘我’來死板介紹,發議論;描繪要細膩,敘述要抒情;產生詩的意境”;“調子要柔和,不要出現成語和歇后語一類太土的話,節奏和音響要有鄉下少女言談笑語式的韻味;結尾要電影式的‘淡出’,淡得耐嚼。”他認為《滿月兒》的不足是:“無論在主題的深化、情節的提煉、人物的塑造上,都明顯地暴露了我生活底子薄、思想水平低、文學修養差”。通過《滿月兒》的創作,也讓他從中體會到了文學創作的樂趣:“要搞文學,就要對文學愛;對文學愛了才會愛你文學作品中的人;愛得深了,才會出情;有情就能調動一切因素、一切手段,來塑造你的文學作品中的人了。這樣,恐怕才不會被讀者說:這篇寫得沒意思極了。”

5月 短篇小說《進山》刊于《十月》第3期。

短篇小說《結婚》刊于《光明日報》5月13日。

7月 短篇小說《竹子和含羞草》刊于《收獲》第4期。

短篇小說《雪夜靜悄悄》刊于《上海文學》第4期。

短篇小說《夏夜“光棍樓”》刊于《延河》第7期。

短篇小說《春》刊于《北方文學》第7期。

短篇小說《最后一幕》刊于《邊疆文藝》第7期。

9月 賈平凹、張敏合著的短篇小說《琴聲》刊于《奔流》第9期。

10月19日 和文友們成立“群木社”,賈平凹撰寫的“社章”如下:

一、社名:群木

二、社銘:出路在天空,都要互相擁擠。

三、社圣:文學首先應是藝術,而且必須表現人生;寫作不僅立足今天,還應有志占領明天;作品不僅求得發表,更要強調創造發展;討論鄙視為了自己,推崇促進共同事業;爭論反對顯示高下,強調團結求真明理。

四、社性:在西安市文聯倡導下的自我結合,充分發揮個性,不受權威約束的藝術團體。

五、社室:由文聯提供,名曰“聊齋”。

六、社章:以文學為崇高藝術事業而為之獻身的,有才華的,做出一定成績者均可申請入社;須由本社二人介紹,集體討論,社長批準;半年內停止小說創作的社員應取消社籍;不研究藝術而專弄文壇是非之文痞者,或思想見解有異于本社百分之五十人者,開除社籍。

七、社規:每月發表小說者,每篇至少交納百分之一稿費為榮譽費;未發者則交奮斗費三角;每禮拜五下午為活動時間,必談所作或見解;每年評選創作、活動獎各一人,獎勵全年社費。

八、社律:入社者,人格文格必高雅;社員者,不準以本社名義在外招搖撞騙;凡進聊齋,必談藝術,閑人禁入;列席者,須社長邀請;旁聽者,經申請后由社長批準;缺席一次,罰款一角。

九、社容:社長二人,經選舉由賈平凹、陳忠實擔任;秘書一人,由社長指定周矢擔任,顧問三人,姚虹、王愚、肖云儒(按年齡大小排列);指導二人,張炳文、賈玉森;社員現有八人:李佩芝、陳忠實、周矢、張敏、趙宇共、郭培杰、高銘、賈平凹(按姓氏筆畫排列)。

十、社外:不欲為首,力求獨步;志同道合,互依互立;群木成林之日,當是該社解散之時。為鞏固本社,數月內暫不擴大社容。[1]

11月 短篇小說《丈夫》刊于《鴨綠江》第11期。

短篇小說《明日要上課》刊于《少年文藝》第11期。

散文《盼兒》刊于《少年文藝》第11期。

12月 短篇小說《紡車聲聲》刊于《青春》第12期。

散文《麥收時節》刊于《人民文學》第12期。

賈平凹總結自己1979年的創作時說:“這一年,文壇上新人輩出,佳作不斷涌現,驚嘆別人,對照自己,我又否定起我前一段的作品,那是太淺薄的玩意兒了。我大量地讀書,盡一切機會到大自然中去。培養著作為一個作家的修養,訓練著適應于我思想表達的藝術形式。我不停地試探角度,不斷地變換方式,我出版了幾本書,卻不愿意對人提起這些書名,不愿意出門見人,不愿意讓外人知道我是誰。從夏天起,病就常常上身,感冒幾乎從沒有間斷過。我警告自己:筆不能停下來。當痔瘡發炎的時候,我跪在椅子上寫,趴在床上寫;當妻子坐月子的時候,我坐在烘尿布的爐子邊寫。每寫出一篇,我就大聲朗讀,狂妄地覺得這是天下第一的好文章,但過不了三天,便嘆氣了,視稿子如糞土一般塞在抽屜里……”[2]

本年度重要研究論文

胡采:《關于賈平凹和他的作品》,《文藝報》1979年12月18日。

賈平凹:《愛和情:〈滿月兒〉創作之外》,《十月》1979年第3期。

賈平凹:《需要十二分的雄心和虛心——〈滿月兒〉寫作后感》《延河》1979年第6期。

注釋

[1]張敏:《賈平凹的艱苦歲月》(上),

[2]賈平凹:《我的臺階和臺階上的我》,王永生主編:《賈平凹文集》第12卷,陜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5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苍溪县| 彭州市| 华宁县| 乐亭县| 益阳市| 周至县| 西贡区| 乌苏市| 濉溪县| 安泽县| 桂阳县| 嘉义市| 建始县| 剑河县| 新乡县| 静海县| 马鞍山市| 凯里市| 扎囊县| 明星| 神农架林区| 花垣县| 新兴县| 汝南县| 临夏县| 许昌市| 朔州市| 咸阳市| 吕梁市| 东明县| 车险| 青冈县| 云浮市| 长武县| 教育| 保德县| 巨野县| 太保市| 石泉县| 修文县| 信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