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俄蘇文學學人研究(1978—2018)
- 張磊
- 2135字
- 2025-04-24 20:13:04
緒論
20世紀90年代以來,學界開始從學術史的角度對俄蘇文學研究進行回顧和反思。在學術研究中,學者是主體,研究對象是客體;但是在學術史的視野下,學者的研究活動、研究方法及研究成果等都成為研究對象。俄蘇文學學人研究是學術史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如果從俄蘇文學學科的形成和發展來看,可以將俄蘇文學學人的發展歷程劃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20世紀初到五四運動前。這一時期已經出現了黃和南、寒泉子、王國維、魯迅、李大釗等撰寫的關于俄蘇文學的評論文章,但此時的評論文章大多旁及俄蘇文學,并沒有形成真正的俄蘇文學學人隊伍。
第二階段為五四運動到新中國成立。這一時期有更多的學者撰寫有關俄蘇文學研究的文章,如茅盾、瞿秋白、鄭振鐸、蔣光慈、耿濟之等,并出現了專門的文學史[1]著作。其中左翼知識分子為俄蘇文學研究做出了一定貢獻。由于局勢動蕩,新中國成立以前,俄蘇文學學人并沒有形成一定的規模,整體隊伍還比較薄弱。
第三階段為20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這一時期,許多高校相繼開設了俄蘇文學課程并出現了相關的研究刊物,隨著俄蘇文學學科的形成,俄蘇文學學人的專業隊伍也真正形成了。有的高校舉辦了多期蘇聯文學進修班,為后來俄蘇文學的發展培養了重要的后備力量。當然從20世紀60年代中期開始到“文革”結束,這支隊伍受到嚴重沖擊。
第四階段為20世紀70年代末至今。這一時期,俄蘇文學學人煥發了勃勃生機,學術視野更加開闊,方法更加多樣化,成果更為豐富。所以本書將研究的時間范圍主要設定為1978年至2018年,偶爾也會涉及其他時間段的內容。
改革開放以來的俄蘇文學學人,人才輩出,遍及全國。由于涉及面廣,本書采取以點帶面的方法,選取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的學者作為個案。中國社會科學院是中國哲學與社會科學研究的最高學術機構和綜合研究中心,也是我國俄蘇文學學者最為集中的機構之一。在多年的俄蘇文學研究中,中國社會科學院的學者在文學史、文學理論和文學思潮、俄蘇作家作品研究及俄蘇文學現狀研究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成果,陸續推出了一系列頗有影響的俄蘇文學研究專著和叢書。
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保持了較好的俄蘇文學研究傳統,老、中、青學者之間的傳承體系比較明顯,為了更好地展示我國俄蘇文學學人的風貌,本書選擇這一群體中不同類型的五位學者戈寶權、高莽、吳元邁、周啟超、劉文飛進行個案分析。[2]這五位學者分別側重不同的研究方向,也體現不同的研究個性。希望通過對戈寶權等老、中、青三代學者的研究,展示中國俄蘇文學學人的發展變化。
對于俄蘇文學學人的研究,在俄蘇文學研究產生之初就開始存在,當時只有少量零星介紹俄蘇文學學人的文章。到20世紀80年代,關于俄蘇文學學人的研究逐漸增多。特別是21世紀以來,除了期刊和報紙上的文章之外,還出現了專門的書籍,包括一些重要的研討會。如關于曹靖華先生,2007年10月30日,北京大學舉辦了“曹靖華先生誕辰110周年紀念會暨俄羅斯文學國際研討會”,并于2009年出版了《曹靖華誕辰110周年紀念文集》[3]。關于戈寶權先生,2010年6月25日,“文化和友誼的使者、著名翻譯家戈寶權先生逝世10周年紀念會”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召開;同期紀念戈寶權逝世10周年的紀念會也在上海、江蘇東臺等地召開。[4]關于余振先生,由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北京大學俄語系等單位共同主辦的“紀念余振先生百年誕辰暨俄羅斯文學研討會”,于2009年初在華東師范大學召開。對于俄蘇文學學人的研究,除了文集和研討會之外,還有一些研究論文。[5]
就目前研究來看,關于俄蘇文學學人的文章和著作大多數是以紀念、介紹和綜述為主,尚缺乏對俄蘇文學學人的深入研究和整體觀照。本書將俄蘇文學學人作為研究對象,從學術史的角度對俄蘇文學學者這一群體進行研究,選取其中特色鮮明的學者作為個案,試圖將學者的個人經歷、學術背景、研究思想及所得成果進行有序整合。這樣既可以揭示俄蘇文學學人的發展歷程,又能展現個別學者的研究特色。
[1] 一部是鄭振鐸的《俄國文學史略》(商務印書館,1924年),另一部是蔣光慈和瞿秋白的《俄羅斯文學》(創造社出版部,1927年)。
[2] 目前周啟超在浙江大學任職,劉文飛在首都師范大學任職。
[3] 實際上,關于曹靖華的紀念文集已有幾種,如1988年出版的《一束潔白的花:緬懷曹靖華》、1992年出版的《曹靖華紀念文集》。
[4] 關于戈寶權,現在出版有《戈寶權紀念文集》(江蘇教育出版社,2001年)、《文化和友誼的使者:戈寶權》(江蘇美術出版社,2001年)。在《文教資料》2000年第1期中,收錄了關于戈寶權的十余篇論文,既有陳燊、錢善行等中國學者撰寫的文章,也有羅高壽、費德林、齊赫文斯基等俄國友人撰寫的文章。
[5] 相關的一系列研究論文有陳燊的《論戈寶權先生的學術成就》、李明濱的《中國普希金研究的開拓者戈寶權》、岳鳳麟的《風雨滄桑憶恩師——紀念曹靖華教授誕辰110周年》、張羽的《葉水夫——俄蘇文學研究的開拓者 外國文學工作的組織者》、陳建華的《做有良知的學問——寫在倪蕊琴教授新著〈俄羅斯文學魅力——研究、回憶與隨筆〉前》、査曉燕的《杏壇春風五十年,桃李欣欣中俄間——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俄語系教李明濱教授訪談錄》等。此外,俄蘇文學方面的專業學術著作中也有部分涉及俄蘇文學學人,如《二十世紀中俄文學關系》《中國俄蘇文學研究史論》《普希金與中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