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外文化交流與港澳史探賾
- 葉農
- 1165字
- 2025-04-22 16:26:24
一 作為來華天主教會打開傳教局面的工具來到廣州
為了能打開中國大門,進入中國內地傳教,天主教會有意或無意將中國人所不知的西洋鐘表作為禮品。其中,最早輸入和最為成功的是耶穌會。
當時,該會正準備來中國傳教,需要想辦法進入,而送一些鐘表作為禮品,是一個好辦法。這種方法被稱為“自鳴鐘外交”。但在耶穌會遠東傳教歷程中,自鳴鐘外交開始于日本。早在耶穌會士進入中國之前,鐘表就成為耶穌會打開日本傳教局面的外交工具。而在中國實施“自鳴鐘外交”,則始于羅明堅、利瑪竇。據《利瑪竇中國札記》載,1580年12月,羅明堅在隨葡萄牙人商人赴廣州參加一年兩度的集市貿易時,曾將鐘表作為禮品,送給了在廣州的中國官員,[2]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甚至在供暹羅使團前來向天子朝貢時所專用的館邸中還給他留了一個住處……該省的軍事首腦也是他的朋友,羅明堅送給他一塊表;這是一種用許多小金屬齒輪安裝成套的計時工具。這位官員被稱為總兵(Zumpin),也就是將軍,在神父有機會訪問他時,他也對神父特別禮遇。這些與官員們的早期友誼,對于發展對基督教的友好態度是很有價值的。[3]
因此,廣州是中國最早輸入西洋鐘表的地方,而羅明堅應該是最早將西洋鐘表輸入廣州的人。羅明堅還于1581年11月12日建議:
廣州一些官吏告訴我,如以偉大公父——教宗的使節名義去北京,很容易成功。他們還說,最好的禮物應一架裝潢豪華且體積大的,每小時皆報時,將置放在皇宮中,可以聽很遠;再送一只小型的,就如多年前奧爾西尼樞機(Card.Fulvio Orsini)贈送給教宗的那種類型,上有把手,每點鐘報時,或類似的皆可。[4]
另外,明末時西洋鐘表進入中國,除澳門、廣州是基地之外,廣東省肇慶府亦是西洋鐘表的輸入地,而且是最早制造鐘表的地方?!独敻]中國札記》與《在華耶穌會士列傳及書目·羅明堅傳》對此均有記載。
而利瑪竇更是主動利用鐘表作為傳教的輔助手段?!捌鋵W術既為華人所器重,所制之地圖復為華人羨賞,瑪竇遂進而制造天體儀與地球儀,并制造計時之日規以贈中國大吏?!?a id="w5">[5]與此同時,西班牙耶穌會士桑托斯來廣州時也帶了“一只精美的鐘,是靠齒輪運動而不靠重力來計時的”[6]。
其他的教會,在整個明末,目前還沒有史料可以證明在廣州執行過“自鳴鐘外交”。而到了清代則有西班牙方濟各會曾成功地間接執行過此政策。1672年,西班牙方濟各會士從澳門偷渡進入廣州,試圖前往山東。廣東總督尚之信聞訊后,將他們拘捕并要遣返澳門。正當會士們提心吊膽時,尚之信有西洋鐘表壞了,一直沒有修理。當尚之信得知卞芳世神父(Francisco Peris de la Concepción)會修理鐘表時,便轉變態度,將會士請到尚府住下。卞神父很快修好了鐘表,尚之信因此對傳教士有了好感。“見此情形,總督非常高興,為了留住我們,他答應把他的宮殿的一街之隔的一棟住宅送給了我們,讓我們在那里起一座教堂。”[7]這次修理鐘表,是間接的“自鳴鐘外交”,雖與耶穌會不同,收效則有異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