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得天允
- 詭西游:取經(jīng)提前了五百年!
- 坑谷
- 2560字
- 2025-04-08 18:30:45
五行山的監(jiān)押天神沒有耽擱,一路飛升至人間上,很快便返回到天界中。
金光萬道滾紅霓,瑞氣千條噴紫霧。
碧幌幌的南天門,是琉璃造寶玉妝,數(shù)十員鎮(zhèn)天元帥頂梁靠柱,持銑擁旄,四下十數(shù)金甲神人執(zhí)戟懸鞭,持刀仗劍。
走入內(nèi),大柱纏繞著金鱗耀日赤須龍,長橋盤旋著彩羽凌空丹頂鳳。
再進去便是天上的三十三座天宮,遣云宮、毗沙宮、五明宮……宮宮脊吞金穩(wěn)獸;又有那七十二重寶殿,乃朝會殿、凌虛殿、寶光殿……一殿殿柱列玉麒麟。
一路直到那朝圣樓前,星辰燦爛,金璧輝煌。
咚~
有那金鐘被撞動,三曹神表進丹墀。
咚!
有那天鼓被敲響,萬圣朝王參玉帝。
但……
監(jiān)押天神此刻不由打了個激靈,驚疑不定地環(huán)顧四周種種人間未有景色,心里唯有難言的陣陣難安忐忑。
一切種種,猶如曾經(jīng)。
可,太清冷了,太幽靜了,有種活力顯得缺乏的樣子,明明在不久前還是那大圣在鬧天,可現(xiàn)在就像隨著孫猴子被壓五行山,將那種種熱鬧都抽走,周圍顯得冷靜怪寂,讓神仙都不安莫名。
監(jiān)押天神忐忑溫吞,一路來到靈霄寶殿前。
金釘攢玉戶,彩鳳舞朱門。
復道回廊,處處玲瓏剔透。
三檐四簇,層層龍鳳翱翔。
……
依舊都是一如往昔,可卻彌漫冷寂疏離。
到了這邊,監(jiān)押天神已心生后悔,遂在此停步躊躇不前,心頭不知所措。
“天將!”
忽的有人聲響起,嚇得這天將三魂七魄都要躥出,急急扭頭看去,頓時松出一口氣,埋怨著開口:“是太白星官啊,您老不要忽然出聲好不?現(xiàn)在天宮中悄悄寂瘆,搞得我極不適應,心頭本就不安得緊!”
“哈哈,天將多想了,這一應種種,皆如往昔啊!”
那揮拂塵的老官慈眉善目,正是西方太白長庚星,此刻笑著說完,又帶有疑惑:“天將不是尊陛下的旨意,下凡同那五方揭諦并山神土地,一塊監(jiān)押那鬧天的胡孫?”
“事由是這樣的……”
天將緩緩道出自己上天的緣由。
“原來如此,老漢正好得到那漢土西地上城隍的稟報,說是那止川山近來滋異,當?shù)厣缟裆酵趿Σ荒芗埃勤蛞嗫譄o法平鎮(zhèn),沒成想已經(jīng)為道人所解!”
“正是如此,正是如此,所以我等難以定奪,唯有上天來稟,得一個尊令可行!”
“善!即是如此,天將且先歸去履職,由老漢我代為通稟便可!”
“好好好!”
天將巴不得離開天宮,這現(xiàn)在冷冷清清、怪怪寂寂的地方。
太白金星也不在意,瞧著他背影消失,轉(zhuǎn)步踏入靈霄寶殿。
殿中巍巍正座其首者,正是那高天上圣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
殿中左右列聚者,便是一眾文武仙卿,三教皆有,共簇共尊,寂靜無言。
太白金星躬行卑瞻一眼,看到正座首位上的玉皇大天尊,此刻正襟危坐,冠冕旒珠之下,面容莫可言述,目光幽深寥遠,隱隱透露出一股微妙的不對勁。
本來他不會多想什么,但被那監(jiān)押天將提及后,當即也忍不住心生怪思,莫名糾結(jié)起來,于是便同樣覺得四下好似有異……
“啟稟陛下,老漢有事要奏!”
雖然心里開始冒嘀咕,但這金星老漢還是先以正事為主。
大天尊應聲微微垂目望來,一眾文武仙卿亦似如夢初醒,眨眼間,靈霄寶殿又恢復到往日的正常狀態(tài)。
“所奏何事?”
“……有道人出山平禍,止川之事由此暫畢,而老漢適才入殿之前,還見得那監(jiān)押五行山的一員天將歸天。”
“哦?五行山尚穩(wěn),潑猴仍束心,能因何事歸天?他現(xiàn)在人在何處?”
“老漢見其憂心關要監(jiān)押之事,那潑猴也確實不能小覷,便讓其先回去履職了。”
“呵呵,你這老庚,慣會做好人,罷了,說說吧,究竟有何情況事由,需要他在此時歸天通稟。”
“正如老漢剛剛陳言,那平禍止川的道人,其萌發(fā)道心正巧始于五行山降,如今為求道心圓滿,想要探根追源,到那山下一游,不知可否允可?”
“哦?”
寶殿之中,短暫寂靜。
文武仙卿紛紛皺眉,尤其是被孫猴子打過的,個個欲言又止,顯然是持著反對態(tài)度,可太白金星說話巧妙,先列表陳功,倒叫他們不好咄咄反對。
最終的定權(quán),還在玉皇大天尊之處。
只見他微微沉吟,忽而問道:“那年輕道人是何法名?”
太白金星一時微怔。
陛下怎知那人年輕?
“老庚?”
“是老漢失態(tài),那道人法名喚作銜心。”
“銜心……呵呵,既是有功,便允可他往后進出五行。”
玉皇大天尊帶有輕笑,聽著不覺什么,但仔細究根,又隱隱暗藏古怪。
太白金星直到領旨離開寶殿,都想不通為何會如此。
“難道現(xiàn)下天宮真有什么莫測變化?還是說,我這老漢被那猴子鬧天所攪亂的心還未平復?”
天上一日,人間一年。
而今距離當初,不過百幾十日。
太白金星想不明白,搖了搖頭,揮揮拂塵,不再多想,先去人間宣旨。
人間,五行山。
陳素靜坐山林,霧擁樹拜,一呼一吸,與自然同,正是到了昭金第一境之圓滿,行坐立臥皆持法,自然吞吐有真息。
那一口命氣蓬勃旺盛,帶來人體無垢無瑕,雖已三五日不曾進食飲水,卻尤其更甚此前,仿佛已辟谷,能餐風飲霞。
一眾神仙無形圍觀,看了只嘖嘖稱奇。
“這道人雖然年輕法淺,但此真功卻尤其不俗!”
“堂皇大道行路下,一眾詭氛難近身!”
“妙訣!妙法!妙道啊!”
說實話,他們其實挺閑的。
那五行山下的猴子,主要是佛祖的掌山與題字在鎮(zhèn)壓,就連其日常的渴飲饑食,也有五行山的土地專門負責,根本沒他們什么事。
所以現(xiàn)在好不容易遇到個不同情況,而且還如此新奇,自然是讓他們熱烈圍觀,不由紛紛回想起當初自己修行的種種歲月。
正感慨著,伴隨著白晝亮星,有那太白掠東而至。
神仙們立刻反應過來,列隊相迎,齊聲道句星君。
“諸位折煞老漢了!”
“哪里哪里,太白星君您可是德昭法顯,于西長明,合該如此!就是不知那道人所求之事,有個如何定論?”
“老漢正是因此奉旨而來!”
神仙們點頭退步,改為簇擁。
太白金星進步臨云,看向下方,眼前不由一亮。
“當真是個凈靜好道人!”
“我且等他一等!”
神仙們沒有異議。
一直等到陳素收功。
睜開眼,神光熠熠。
不行法,隱有真見。
瞥到那云端神氣騰騰,正瑞十足,更有明星長亮,讓他心頭一動,起身拱手見禮。
“敢問是何方星君降凡?”
太白金星按落云頭,下地現(xiàn)身說法:“老漢李長庚,此廂有禮了。”
“原來是太白星君,見過星君。”
一看到這位原著里的老好神,陳素便知曉自己的事算是妥了一半。
果不其然。
“秉玉皇大天尊意,因你平抑止川滋禍有功,故而允可你往后進出五行,探問道心萌始,教你道行得獲圓滿,將來若是能夠長生成仙,更可以德行昭功,得一個金位玉銜!”
不愧是您啊,一上來就在往天庭拉人頭!
陳素現(xiàn)在自然不會節(jié)外生枝,只心里略有嘀咕,表面則禮謝應聲,主打一個含糊客套。
“如此甚好,且去吧!”
太白金星很滿意,飛回云頭,重化無形。
陳素調(diào)整著心緒,幾次呼吸,而后行進。
走進這五行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