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笑給他買的回程車票日期是頒獎結束的第三天,因此,張鹽在領完獎之后,就踏上了歸途的火車,依舊是軟臥包廂,不過不同于來時的兩手空空,回去時,已經是收獲滿滿。
如果只是單純的領獎,倒也沒什么波瀾,但由于巫金的“助攻”,張鹽當場念的那首詩可謂是狠狠地揚了名,當然主要還是因為詩的質量過硬。
艾清、臧科家等一眾評委在當天的頒獎會結束之后,專門把張鹽留了下來,和他談了不短時間,大意就是你這次做的很好,挽回了這次頒獎的顏面,我們這些評委都很感謝你。
......這是實話,因為在那樣高規格的場合,大領導都在場的情況下,如果任憑巫金得逞,那這次的評委會就要遭殃了,他們這些主要評委也要受到牽連,其實如果真處理也不會下多重的手,但是對于一個文人來說,名聲就實打實地毀了......這才是最致命的打擊。
張童吾尤為激動,因為他是主要被攻擊對象,如果巫金說的那些話成真,他是最完蛋的一個。因此,為了表示對張鹽的感謝,在張鹽臨走前,他買了一大堆京城的特產,說什么也要張鹽帶走,說這是他的心意,千萬不能不要!
余勛垸比張鹽早走一天,張鹽去火車站送他時,他對張鹽說:“小張,這次來京城很開心,遇到了你這么個有意思的小伙子,如果到了川省,一定要聯系我,我帶你吃正宗的火鍋!另外,你的那首《以夢為馬》寫的還算馬馬虎虎,我們《星星》就勉勉強強地發表了,如果還寫了什么詩,只準發我們星星?!?
說著余勛垸給張鹽塞了兩百元錢,張鹽說老余我怎么能要你的錢,快拿回去。
余勛垸說,想得美呢,這不是給你的,這是給詩的,是你這首《以夢為馬》的稿酬,一定要拿,詩人寫詩賺錢光明正大,有什么不能收的!
張鹽這才收下。
而這樣做的不僅僅是余勛垸的《星星》雜志,還有《詩刊》雜志,還有《花城》......等好幾本雜志,紛紛要求將張鹽的這首《以夢為馬》發表在他們的雜志上,當場支付稿酬!
因此,張鹽憑借著這首《以夢為馬》,賺得了1457元的稿費。
算是他重生以來,最多的一筆收入了,看著這些有零有整的鈔票,張鹽只覺得好笑,自己應該是穿越者里面混的最差的了。
送完余勛垸,他拿著這筆錢打算買點東西回去給家人朋友,多少算是從京城來回來的禮物。
但是光有錢不行,還得有各種各樣的票證才能采買,于是張鹽本著能用朋友就用的想法,把他的這個訴求和張童吾說了,問能不能幫幫忙,張童吾拍著胸脯說,包在他身上。
于是拿著張童吾給的票證,張鹽給自己買了一臺海鷗df相機,花了412元。
他上輩子也算是個攝影發燒友,眼饞的那種,沒有足夠的錢去敗家,穿越以來,他一直想弄一臺相機,記錄下這個時代的風貌,總之,照片拍的越多越好!
給張慈瑞買了幾瓶好酒和煙,嗯,此時的茅臺8元一瓶。
給謝蘭買了一件厚實的外套。
給洪小巧買了買了一雙小高跟的紅色皮鞋。
給張米買了一雙皮鞋。
給趙健康和張絳買了一支鋼筆。
只不過有些遺憾,張鹽還沒來得及去大名鼎鼎的“老莫”吃個飯,也不知道那個時候,在那樣的陽光燦爛的日子里,有沒有“馬小軍”。
這些錢之類的收獲倒還是其次,這次京城之行,最關鍵的是,張鹽獲得了巨大的聲望,這是多少錢都買不來的。
要知道,全東國幾乎有名有姓的詩人都在臺下坐著,而他當中朗誦的那首《以夢為馬》更是質量奇高,朗誦的背景又出奇的具有戲劇沖突,傳播力度簡直拉滿,可以說,從今以后,但凡在東國和詩歌有關的活動也好,會議也罷,張鹽都有資格坐前排了。
在會議結束之后,有十幾家雜志找到他,表示,如果你以后有什么作品想要發表,我們給你最優先發表權,甚至......甚至想要開專欄也不是不可以......
這代表著,單憑這兩首詩,張鹽在文壇上,也算是闖出一小片天地了。
而且,臺下坐了大幾百號燕大的學生,大學生精力充沛,又沒有生活煩惱,就愛吃瓜和扯閑篇,這件事情就以閃電般的速度先在學生群體里流傳開了。
這幾天,整個京城的高校討論度最高的有兩個東西,一個是一首歌《同桌的你》,一個是一首詩《以夢為馬》。
而這兩樣作品的作者是同一個人——張鹽。
而且,據說,這個叫張鹽的詩人長得還很帥,于是無數女大學生心中就多了一個共同的偶像。
喬莉莉也不知道從哪里得知的,張鹽要回金市的消息,當張鹽在車站準備出發時,她竟然也一襲紅裙前來送別,還遞給張鹽一封信,然后就紅彤彤地跑掉了。
在列車上,張鹽拆開了這封信,少女情懷總是詩,這封信的說的比較隱晦,大意就是非常傾慕張鹽的才華,如果張鹽能在京城待的時間長點就好了,然后列舉了為什么喜歡張鹽的詩的理由,最后說,感覺和張鹽有一種靈魂上的共鳴......喬莉莉還留了個地址和電話,說張鹽如果有什么想說的,都可以和她聯系,她一定在......
張鹽合上了這封信,他對喬莉莉倒沒什么想法,只當做一個鄰家妹妹般的角色,更何況也無多交集,恐怕再相見幾乎不可能了。
火車吱呀吱呀轉,張鹽一覺醒來,隨著汽笛悠長的聲音噴出,金市到了。
張鹽費勁地拎著行李往外面走,一出站,就看到了謝蘭張慈瑞兩人在焦急地張望著,他連忙招手呼喊,謝蘭注意到了他,快步向前,示意張慈瑞接過行李,張慈瑞接了一半,謝蘭怒斥道:“都拿著,孩子一路上這么辛苦,你還偷上懶了?”
就這樣,一家三口,隱沒在人流中,笑鬧著回到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