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綠皮火車
- 大文豪1980
- 港口飛人
- 2034字
- 2025-04-22 09:46:26
“嗚------”
隨著一陣悠長的汽笛聲,火車進站了。
八十年代的綠皮火車,還是燒煤的,平均速度只有每小時四五十公里到六七十公里,只有路況特別好的地方車速才能超過八十公里。
綠皮火車通常前面是行李車和郵政車,存放旅客托運的行李和郵件,配有押運員。接下來是硬座車廂,這是普通乘客主要乘坐區域。再往后是餐車,接著就是硬臥車廂,每節車廂設66個鋪位(上/中/下三層)。
最后就是軟臥車廂,軟臥車廂也只有少部分車次才有,是毫無疑問的高等級車廂,多為領導干部或外賓使用,四人包廂帶推拉門。
綠皮火車最普遍的現象就是容納量大、內部座位之間十分狹窄,進站人擠人,上車像沖鋒一樣,有的為了占座位甚至從窗戶往里爬。車廂內更是人多的沒有插足的地方,經常沒有座位,還要站上一路。
因此,邊笑給張鹽準備的軟臥車票可謂是彌足珍貴了。
這不是用錢就能買到的,那個時候,什么東西都和級別掛鉤,老百姓有張硬臥就不錯了。
尤其是農村的,如果誰坐過一次火車,那在村子里都能吹半年......
彼時綠皮火車沒有配備空調,只有最北方通往蘇聯的幾條線路的火車才配備了空調。
可謂冬天是冰箱,夏天是火爐。
車馬很慢,漫漫旅途,三五好友,幾個小菜,最好再來一瓶小酒,絕對是旅途中最好的消遣方式。
......張鹽站在站臺上,兩手空空,因為東西都在謝蘭和張慈瑞手里。
“兒子啊,這次去BJ,一是爭光,二是要好好照顧自己,我聽說BJ風沙大,冷,你要多穿點衣服啊!別把自己凍著,記住了!”謝蘭很不放心,這還是張鹽第二次離家出遠門。
上一次是張鹽上山下鄉,那段時間,她沒有一晚上是能睡好的,現在張鹽又要離家,雖然是領獎去,但她還是放心不下,總覺得還缺了什么。
她早早的給張鹽準備了換洗的衣服,吃的東西,用的東西,零零碎碎都按照類別放好,非常細致周到。
“......行啦,他也不小了,當父母的要學會放手,孩子才能長大嗎,而且他這次去BJ又不是不回來了,最多也就半個月,你就放心吧。”張慈瑞叼著一根煙,悠悠然穩坐釣魚臺。
“......那是誰昨天晚上睡不著的!”謝蘭回懟道。
“......再說了,兒子這次去京城是領大獎的,你沒聽文化館邊組長說嗎,全國就三十五個,全省就三個,我們兒子就有一個!這多了不起!換在以前,那就是英雄,我就是英雄母親,我對英雄好點怎么了?你還裝起來了。”
“去,英雄他爹!給兒子買點橘子去!”謝蘭霸氣一指,她總算想起來了,水果!沒有水果,一路上嘴里肯定沒個換味的,橘子好,水分足,味道還好聞。
張慈瑞小聲埋怨著買橘子去了,隱隱能聽到他說:
“京城我又不是沒去過......”
張鹽覺得大包小包拎的累贅,就說:“媽,那橘子一路上都有賣的,我想吃自己買唄。”
“瞎說,外面的橘子沒有金市的好吃!”
張鹽望著張慈瑞的背影,朱自清那篇著名的文章就不自覺出現在了他腦子里。
你不要走動,我去給你買幾個橘子......
......主要他確實也走動不起來,列車還有四十多分鐘發車,謝蘭一直和他說這個說那個,臨了,還掏給他一百元錢。
謝蘭說著說著自己眼睛紅了:“兒子,媽平時不是舍不得花錢,就想多攢點錢給你們哥仨結婚,現在你去京城領獎,這是大事,別摳摳搜搜的,讓京城人看不起,該花就花,想買什么就買什么,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就當是去旅游了!”
張慈瑞也提著一兜橘子回來了,接著他從兜里像是變魔術一樣,掏出幾包中華香煙,“兒子,煙拿著,你去那種場合就要抽好煙。路上多注意安全,硬座車廂就不要去了,魚龍混雜什么人都有,到了BJ,更要注意......”
......那個時候,中華香煙作為特供商品,主要供應駐外使領館和外賓,普通消費者無法在市場上購買,價格約2元一包,實打實的高端香煙。張慈瑞的這幾包中華,也是平時省下來的。
在謝蘭和張慈瑞的的聲聲囑咐中,張鹽,終于踏上了1980年的綠皮火車。
推著車子的小商販,拎著大包小包的人,來來回回的巡警......硬座車廂門口擠了很多人,有的甚至還從窗戶上鉆進去,底下人也都齊力協助,幫他托舉,
雖然沒有后世阿三那么夸張,但是也不遑多讓了。
只能說,那樣的火車奇觀之所以能夠出現,很大程度上還是和經濟發展水平有關。
那句話說的還是很有道理的,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
面對這種情況,檢票員甚至不檢查每個人的車票,只能讓人們上車再說。之后,他們會回過頭來檢查并處理未驗票的情況,進行補票操作。
相比之下,軟臥車廂門口就“文明”很多了,因為乘客很少,甚至檢票員都要比硬座的檢票員要好看(硬座是男檢票員),是一個俊俏的微笑女青年。
張鹽遞上自己的車票,女檢票員上下打量了他一下,軟臥車廂的乘客年齡普遍偏大,像張鹽這樣的年輕人,她見得不多,更何況長得還如此帥氣,就忍不住多看了兩眼。
“乘客您好,你的鋪位在進去左手邊第二個,祝您旅途愉快!”
張鹽道了聲謝,拎著自己的行李就往里走,幸虧邊笑給他弄了張軟臥票,不然從金市到京城二十多個小時,硬座實在難熬,鐵腚也頂不住。
軟臥包廂門是關著的,似乎是有人,張鹽先敲了敲門,里面穿來一個中年男聲:“進!”
張鹽于是推門而入,一個軟臥包廂是四個鋪位,里面已經有了三個人,似乎是一家三口。
一個氣度不凡的中年男人。
一個氣質優雅的美婦人。
還有一個看上去很青春的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