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朱元璋的猜忌
- 大明:我真不想當藍玉啊
- 大器晚成啊
- 2111字
- 2025-04-02 17:08:09
管他快與不快。
藍玉心中不禁發出一聲冷笑。
憑咱藍玉多年的戰功,以及這次將北元朝廷鏟除的功績,老朱又能拿咱怎么樣?
他年歲畢竟已經老了,未來的大明還不是要交到太子殿下的手中?
不過聽一聽是老朱沒有繼續講,還是朱標故意沒說,對自己絕對沒有壞處。
“你真的想聽嘛?”
朱標一臉深沉的看著藍玉,問道。
藍玉急忙擺出一副洗耳恭聽的姿態,“臣洗耳恭聽。”
“好。”
朱標稍作沉吟狀,然后變得一臉鄭重,“你既然想知道,那孤就告訴你。”
“其實父皇的口諭就是如此,孤未做一絲更改。”
說著,他嘆了一口氣,望著藍玉,悠悠的道;“藍將軍,你是聰明人,想必父皇未說完的話的含義你最是清楚不過。”
“但你是孤故去太子妃的親舅舅,說起來也是孤的親舅舅。”
“孤作為一個晚輩,有些話孤自然是不好說出口。”
說著,他停頓了一下,讓出時間好讓藍玉仔細琢磨琢磨,也讓藍玉仔細思考一下自己在過去的所作所為。
“有些話太子殿下說不出口?”
朱標這句話一說完,藍玉果然愣住了。
“除了以上兩件事,還有東昌府義子們霸占良田,咱將告狀的御史揍了一頓之外,其余的也沒什么了啊?”
“難道咱以前還做過什么,讓太子殿下覺得難以啟齒的不成?”
“咱平時是任性了點,驕狂了點,而這本就是咱作為武人的本色呀?”
“若咱沒有這種真性情,那如何與將士們打成一片?又如何在連年征戰中未嘗敗績?”
見藍玉久未說話,朱標又嘆了一口氣,接著道;“藍將軍,你可知你自從被父皇升至永昌候后,你不僅驕橫跋扈,還縱容你手下的部曲與義子們恣意妄為。”
“你在班師回朝的路上所犯下的兩件事,孤就不說了,等明日早朝時父皇自有定奪。”
“可孤還聽聞你收養的義子不下五百人?”
“五百人吶!”
朱標提高了語調,聲音中夾雜著一絲慍怒,“你和孤說說,這到底是不是真的?”
其實這件事對于朱標來說,他早已知曉,只是沒將它放在心上。
收養義子,對于大明武將來說,哪個武將沒有收養過?
只不過沒有藍玉收養的如此夸張罷了。
可試問以下,歷朝歷代中,又有幾名武將沒有收養過義子?
答案自然是肯定的,今日聽聞父皇的一席話,朱標才警覺起來。
是啊!
藍玉明面上收養的義子就不下五百人!
這些還是錦衣衛密報中所查清的人數,沒被錦衣衛發現的可能還有不少?
可單單憑藍玉的這五百名義子,再加上對他忠心耿耿的部曲,那藍玉若是……?
想想就細思極恐。
再想想父皇多次告誡他,人心叵測、人心難測。
因此父皇才在大明朝政穩定之后,就借‘胡惟庸案’為由頭,殺害了不少在大明創立之初,立下過汗馬功勞的文臣武將。
為此,他勸諫過父皇,也因此與父皇爭得面紅耳赤過。
如今想想,父皇的做法或許有些偏激,但根本的原因不還是為了鞏固皇權?為了大明江山承繼千秋萬代著想嗎?
可藍玉畢竟是自己的舅舅,也處處維護自己,想必他不會做出對不起自己的事情來?
想到這兒,朱標才略帶慍怒的質問起藍玉,也是想給藍玉一個警醒。
藍玉正在低頭沉思,忽聽朱標如此嚴厲的質問。
他忙抬起頭,看著朱標嚴厲的目光,心中頓生一絲不安。
“太子殿下這是怎么啦?”
“是他、還是老朱、亦或是在咱征討北元時,那些腐儒們在他們跟前說咱的壞話?”
“哼!”
隨即,他眼里閃過一絲冷意,“老子身正不怕影子斜,管他們呢!”
可太子殿下的問話他不得不作答,只得沉著臉回道;“回太子殿下的話。”
“臣確實是收養了五百來個義子。”
“只不過現已戰損貳佰有余,剩下的已不到三百了。”
說到這里,藍玉眼神充滿了傷感,聲音也低沉了下來。
“難道……?”
“藍將軍莫要瞎想,孤并不是責怪與你或與他們。”
朱標急忙否認,“孤知道他們都是大明的鐵血男兒,是真正的英雄好漢。”
“只是……?”
他頓了頓,看了一眼藍玉,謂然長嘆一聲,又繼續說道;“其實孤想說的是,你收養的義子太多。”
“而且他們仗著你在朝中的地位,以及他們自己的戰功,在外多行不法之事。”
“再加上你的縱容,使他們更加肆無忌憚。”
“這樣一來,不管是對你,還是對孤,影響都是不好的。”
“果然如此。”
藍玉暗自冷笑,“看來還是老朱對自己有了猜忌,借朱標之口來敲打敲打自己。”
“是怕自己擁兵自重?還是怕自己功高震主?亦或是怕自己有不軌之心?”
這些因素他都不確定,但心中還是對朱標,亦或是朱元璋對他的警告不屑一顧。
“不就是怕咱的功勞太大,怕壓不住自己嗎?”
“哼!”
他暗哼一聲,“等明日早朝時,咱再和你掰扯掰扯!”
心中雖暗自腹誹,可朱標的話他還是不得不作答,他只好抱拳道;“太子殿下教訓的是。”
“臣以后必會嚴加管束他們,也不會再收什么義子了。”
“這樣就好。”
朱標點了點頭,以贊許的目光看向藍玉,“藍將軍,孤就不和你多說了。”
說著,他伸手指向碼頭上那些正焦急等待藍玉歸家的親人們。
“喏,她們正等著你回家呢。”
藍玉抬頭一望,見碼頭上只剩下了朱標帶來的文武百官以及自己的家人們,其余人則早已去得干干凈凈。
而自己的幾位夫人正眼中含淚的看向他,兩個孩子也在不斷的向他揮舞著手臂。
“那臣就先行告退了。”
…………
回到永昌候府,藍玉與幾位夫人之間的溫存自不必說。
次日卯時,頂盔披甲、手握繡春刀的金吾衛已威風凜凜的肅立在奉天殿前。
他們眼神肅穆、神態威武,目光直視前方。
隨著甩鞭聲響起,奉天殿厚重的大門在吱吱嘎嘎聲中被太監們合力推開,殿前值日太監尖銳的聲音也隨之響了起來。
“宣!”
“文武百官覲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