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紡織業(yè)唯一話事人2
書名: 1846美國大亨作者名: 多筆多本章字數(shù): 2660字更新時間: 2025-05-21 07:22:00
馬克曾經(jīng)以為自己的春天來了,因為他能跟著艾麗絲一起在紐約販賣衣服。
但遺憾的是,兩人的關(guān)系并沒有隨著隔著一堵墻的門店有所進展,嗯,如果艾麗絲記住他的名字算進展,那確實有所突破。
后來,他聽說艾麗絲心有所屬,喜歡的是公司的創(chuàng)始人,受人尊敬,熱愛工人的雨果.維文先生。
對于艾麗絲愛上雨果,他并沒有怨恨誰,誰讓自己條件一般,長相一般,如果不是因為工作,兩人其實不會有交集。
心里難過的馬克沒有借酒消愁,每天靠工作麻痹自己,天天干勁十足,銷量因此節(jié)節(jié)攀升。
每月都能奪得銷售冠軍。
據(jù)他的同事說,良好的表現(xiàn)已經(jīng)受到公司高層關(guān)注,好幾雙眼睛注視著紐約門店。
威爾遜,西恩不止一次在雨果先生面前提到過他。
“我的一舉一動都在公司高層的眼中。”馬克如往常一樣,提前半小時打開Dickies大門,先同事一步整理門店。
“這里怎么有塊臟東西,昨天居然沒看見。”馬克瞧見腳下有一塊指甲蓋大小的污漬,想起昨天店里有位父親帶著一個流鼻涕的小孩,估計是當時留到地上。
“該死!居然沒注意。”馬克迅速拿起粗麻布,蘸著肥皂水反復擦拭污漬。
“其他地方也擦一擦,說不定昨天有顧客踩到污漬,在地板上留下看不見的印記。”馬克抹了抹額頭的汗水,繼續(xù)賣力的在地板上擦拭。
不到15分鐘,Dickies門店的橡木地板被擦得發(fā)亮,能映出他棱角分明的下頜線。
“衣服上的紐扣也要擦拭,說不定公司高層正在某個地方注視著我。”
馬克剛剛放下手里的黑麻布,瞧見靛藍色工裝紐扣上有細小的灰塵,想起在新員工培訓時,雨果先生曾經(jīng)說過,工人值得體面的紐扣。
他立刻拿起另一塊干凈棉布,走到衣架旁,在靛藍色工裝襯衫的銅紐扣上輕輕擦拭,溫柔的像對待情人。
就在馬克打掃完畢,準備正式營業(yè)時,一個人走了進來。
“遲到了1分鐘。”馬克頭也不抬,自信的說道。
那人拿出老舊的懷表,看了一眼后說道:“你身上沒有懷表,怎么知道的時間?”
馬克聽到聲音不是搭檔,以為來了顧客,轉(zhuǎn)頭微笑道:“請問有什么可以需要幫助。”
“不買衣服,我是愛德華,公司的法律顧問。”愛德華道。
馬克一聽,以為自己犯了什么事,大驚失色的說道:“我每天都非常努力。”
“別緊張,有個好消息帶給你。”愛德華笑著遞出一份文件。
馬克松了口氣,接過來看了一眼,頭就大了起來。
紙上面全部是密密麻麻的法律條款,英文單詞好多還是高級詞匯,像他這種堪堪達到識字水平的人根本讀不懂。
但上面有一句加粗的話讓他印象深刻,卻又有點摸不著頭腦。
“先生,誠招代理商是什么意思?”馬克憑著本能,自認為問出了關(guān)鍵問題。
“波士頓動力準備擴大生產(chǎn),為此雨果先生從女裝、休閑、正裝三方面,拓展出三個品牌。”愛德華指著文件中另一處加粗的字體說道。
“Chanel?Armani?Zegna?”馬克默默的念道,“先生,說實話,從名字里面看不出什么區(qū)別。”
“Chanel是女裝,Armani主打休閑,你可以理解成日常的便服,至于Zegna,則售賣正裝。”愛德華略顯尷尬的說道。
做為純正的英格蘭人,他當然清楚這些名字代表著什么含義,無非就是美國人嘴里厭惡歐洲的封建,野蠻,自詡新大陸才是文明國度,是人類文明的燈塔。
但身體卻非常誠實,歐洲的商品,尤其是法國的奢侈品在美國不愁銷量。
據(jù)他的了解,除了紳士們熱衷娶歐洲貴族,紐約的上層女士,通過定期進口《戈迪女士雜志》,模仿法式穿搭。
上行下效,好多美國商人為了提升品牌調(diào)性,會專門取一個具有歐洲范的名字。
要不是現(xiàn)在世界經(jīng)濟聯(lián)系不緊密,美國人會跑到法國、英國注冊個品牌,然后回到本土,以外國品牌進行銷售。
“名字真好聽啊。”馬克反復念叨幾遍,“不知道是誰取的。”
“雨果先生。”
愛德華臉微微發(fā)紅,別看這三個品牌名稱聽起來有貴族范,但最早是HM,ZARA,UNIQLO,這三個讓人摸不著頭腦的品牌名。
他本想勸一勸,針對美國市場應該取什么樣子的品牌名,但想到平日里雨果說一不二,索性直接走出辦公室,準備去注冊商標。
但剛剛走出去沒兩步,就聽到辦公室傳來雨果罵罵咧咧的叫喊。
沒出息的東西,取個名字都這么低級,反正都致敬了,不如膽子再大一點,不會有人知道。
隨著這一連串無法理解的自言自語,他被重新喊回去,品牌名稱也變成了有歐洲范的Chanel,Armani,Zegna。
“所以我可以代理其中的品牌,當上老板。”馬克眼里放出金黃色的光芒,似乎看到了一大片金礦。
“做為公司員工,可以無償代理。”愛德華輕聲說道。
當初關(guān)于無償代理,他和雨果又發(fā)生了爭執(zhí),但最后毫不意外的輸?shù)簟?
“Zegna,我喜歡這個名字。”馬克想都沒想,直接簽下了名字,他充分相信公司,相信雨果先生的人品。
“明智的選擇。”愛德華伸出手,和對方握了握。
...
一個月后。
波士頓動力旗下的四大服裝品牌迅速鋪開在各大城市。
一時間,廉價工裝、日常休閑裝,特色女裝,高檔一點點的正裝,從各個維度對裁縫鋪形成降維打擊。
裁縫們似乎馬上會成為下一批前往西海岸的淘金者。
紐約,深夜12點。
十幾個蒙著黑麻布,手拿鐵桶,棍棒,油漆的人悄悄聚集在一起。
他們朝其中一個人看了一眼,從那人眼中得到肯定的暗示后,迅速散開,朝著各自的目標進發(fā)。
不久之后,大約凌晨1點,城市各處傳來玻璃破裂的聲音,木門被砸壞的脆響,偶爾還能看到某處燃起火苗。
第二天。
東海岸各大報紙都報道了一則新聞。
《從專利盜竊到專利強迫》
雨果.維文再遭專利強迫
美國是否有系統(tǒng)性歧視
愛爾蘭裔的天花板
不同的標題報道了同一件事,紛紛指出,在昨天夜里,紐約、費城、波士頓、辛辛那提、匹茲堡等地,雨果旗下上百家成衣店,受到有組織的統(tǒng)一攻擊。
潑油漆,砸門店,搶衣服,甚至有少部分門店被縱火燒毀。
其惡劣的行為瞬間再次燃爆美國,讓剛剛從輿論漩渦中心走出來的雨果第二次成為焦點。
外界普遍猜測,是全美裁縫協(xié)會發(fā)起了這一次攻擊,意圖維護裁縫鋪的利益。
“好好好!效果不錯。”
雨果滿意的點頭,維文安保花錢最多,不僅吃得好,穿得好,工資高,吃的最好,甚至還有工傷補貼,要知道在勞工環(huán)境惡劣的19世紀,工傷補貼的行為簡直是圣人。
而維文安保的人也沒辜負他的殷切希望,行動統(tǒng)一,動作利落,沒有給警方留下一絲證據(jù)。
而沒有證據(jù),就是最好的證據(jù)。
沒人能想到砸會門店是自導自演。
“哪怕是當受害者,都要主動當!”
雨果很清楚,以美國人的尿性,真和全美裁縫協(xié)會戰(zhàn)斗起來,會是一步步升級,等到矛盾總爆發(fā),說不定要拖上半年,甚至一年。
現(xiàn)在時間寶貴,他從摩根那里獲得貸款要建立一座理工類大學,好多教授需要親自跑一趟,沒精力、功夫跟裁縫協(xié)會耗下去。
不如主動出擊,從一開始就把矛盾拉到最高的位置。
“應該籌備一下,建一家屬于自己的報紙。”
雨果拿起《綠旗報》,最醒目的位置寫著——又是盎格魯撒克遜老爺們在打壓移民企業(yè)家!
該說不該,愛爾蘭人自己的報紙就是敢說,直接上升到種族對立,不像其他報紙扭扭捏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