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暴君劉倀
卻說南漢后主劉倀,為劉晟長子。繼位時年僅十六歲,不知理政,惟知游樂,國政由宦官龔澄樞、陳延壽及宮嬪盧瓊仙等人掌管。劉倀的奢侈程度超過了其父、祖,新建的萬政殿僅裝飾一根柱子就花費了白金三千兩,又用白銀及云母作為地面,奢華程度令人咋舌。當時南漢第一權臣龔澄樞對他說:“陛下,群臣皆有家室,所以會為了顧及子孫不肯盡忠;唯有宦官無牽無掛,干凈利落,所以能為陛下效力”。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劉倀暗自點了點頭,說:“有了,就這么做!”
不久,劉倀就命人頒布了新的任官銓選條法。其中第一條第一款是:
自今而后,凡有由進士及第而欲登朝臣之列者先必自閹,倘自閹無著,而又極欲得官者,由朝廷代為閹之。
詔書頒布之后,輿論為之大嘩。有許多朝臣極力反對這一空前絕后的任官創舉。
一位言官在奏章中寫道:自從盤古開天劈地,三皇五帝至如今,未聞有如此銓選條例,倘此令一出,定會使可為朝廷所用之材望魏闕而止步矣!請為祖宗社稷計,三思而后行,收回成命。
劉倀見了奏章,頗不以為然。他輕蔑地說:“可惡!言官可惡!只要有官做,像前朝武則天那樣以殺頭相警尚有人踴躍前往,區區閹割,而竟得執笏板,登廟堂,做高官,何樂而不為?又何苦之有?”
說完便將那些反對此舉的奏章統統付之一炬。
據說,詔令頒行之后,適逢進士考試結束,名居榜首的狀元郎聞閹而走。劉倀從宦官口中得知此人才高八斗,學富五車,因此必欲用之而后快。見狀元郎懼閹而逃,大怒。手下人奏報,該人可能逃回家中,因其已經娶妻生子。劉倀聽后,立即命人快馬加鞭趕至狀元府第。到了那里,果然一找一個準,狀元郎以不愿做官,只求不做閹人相求。如狼似虎的差人聽了之后呵斥道:
“真是讀書讀得昏了頭。是命重要還是你那個玩意兒重要?你已娶妻生子了,該嘗的滋味已經嘗過了,皇帝不過是要割掉你的“那話兒”,然后就賞你一個大大的官做。你不謝主隆恩,反倒婉辭不就,難道你真的是活得不耐煩了嗎?”
狀元郎一看別無他法,為了保住性命,只得答應下來。不過狀元郎叩頭頓首,懇求欽差寬限幾日,以便他能夠與妻妾再享受一下正常人的樂趣。差役們做好做歹地答應了,但只給了他三日的寬限。
三天三夜過去了。第四日一大早,一直奉命守侯的狀元府第旁邊的官差們搭起了一座“蠶室”,把那個才華橫溢的狀元郎給閹割了。
這事后來傳到南唐,說有兄弟倆去參加科舉。哥哥中了,弟弟卻名落孫山。弟弟郁悶地先回家了,嫂子聽說老公中了,歡喜無限。弟弟說:“你高興啥?中了的那話兒都要去了!”嫂子聽了以后如遭霹靂,一下子蔫了。等哥哥興沖沖地回來,看到老婆在哭,就問為什么。老婆把弟弟的話告訴他,哥哥哈哈大笑,聲稱當今圣明,哪里會有南漢的弊政呢?當下驗明正身,老婆才破涕為笑。哥哥感慨說:“我這進士,難道比不得那話兒值錢!”
于是南漢宦官高達二萬多人,其中加三公、三師等名號者不計其數。 由于劉倀重用閹人,事事惟內宮之言是從,有的太監便趁勢作亂。太監陳延壽原是個無賴之徒,后來因奸淫婦女被下了蠶室。因他性情靈巧,善于趨承,慢慢獲得了劉倀的信任。陳延壽想邀取劉倀的寵幸,便將女巫樊胡子舉薦進宮。樊胡子頭戴遠游冠,身穿紫霞裾,腰束錦裙,足登朱紅履,打扮得不僧不俗,不男不女。她自稱奉了玉皇大帝的使命,特來輔佐劉倀削平四海統一天下,還說她和盧瓊仙、龔澄樞、陳延壽四個人都是天上神圣,偶然不慎犯了什么過失,太子皇帝也不得加以懲治。劉倀一聽忙俯伏在地,誠惶誠恐地不住磕頭。從此宮中都稱劉倀為太子皇帝。
劉倀也自以為是玉皇大帝的太子降凡,因此有恃無恐,愈加暴虐起來。劉倀經常出外微行,有時帶一二個內侍,有時獨自一人至街市中亂闖。酒店、飯館、花街柳巷無處不到。倘若倒霉的百姓遇見了他,偶有一二句言語不謹慎,觸犯了忌諱,或是得罪了他,頓時便命衛士捉進宮去,剝皮剔腸,斗虎抵象,活活地送了性命。當時南漢的百姓,偶然見到陌生人,便懷疑是皇帝來了,一齊張口結舌,連話也不敢多講。
當時劉倀十分寵愛一名波斯女子,經常與之淫戲于后宮,叫她為“媚豬”,而自稱“蕭閑大夫”。這名波斯女子豐腴美艷曲盡房術,把劉倀弄得神魂顛倒大加寵愛。媚豬又選擇宮中體態風騷的宮女九人,隨自己一同服侍劉倀。以媚豬為首,總稱為十媚女。
劉倀這人做皇帝不稱職,但他的手很巧,常用珍珠結為鞍勒,做戲龍的形狀,精巧異常。他命人入海采珍珠,多至三千人。在宮里無事時,便以魚腦骨做托子,鏤椰子為壺,雕刻精工,細入毫芒。劉倀以珍珠裝飾宮殿,一代之尊極盡奢侈,并在合浦置兵八千,專以采珠為事。珠民采珠時,將石頭系在珠民的腳上,深入海里七百尺,珠民溺死者無數。
內侍監李托有二女,均美姿色,劉倀選他長女為貴妃,次為才人。進李托任內太師。自是南漢宮廷,第一個有權力的就是李托;第二個有權力的要算龔澄樞。
劉倀隨意屠殺大臣及宗室,搞得國內人心惶惶,政事混亂。北宋建立后,開始了統一全國的軍事行動,有人勸他加強兵備,也不被理睬。由于開支浩繁,國庫空虛,遂發行乾亨鉛錢,致使國內幣制紊亂,物價飛漲。為了維持奢靡的生活,又加重對百姓的剝削,凡百姓入城者交稅一文,瓊州斗米征稅五文。南漢的刑罰也非常殘酷,制定了“燒煮剝剔、刀山劍樹”等刑,用來對付百姓及政敵。他還動用罪犯與虎、象等猛獸相斗,自己從旁觀看,場面血腥,劉倀卻談笑自若。
劉倀舅舅看不慣外甥胡作非為,有次入宮勸劉倀收斂一些,但他話還沒說完,劉倀就氣急敗壞地命令宮廷武士鑿穿他的頭顱。在場的另外幾個大臣急忙勸阻,說國舅是太后的弟弟,又是朝廷重臣,于情于理都不能處置過當。無奈劉倀一句也聽不進去,一個勁催促武士快些動手。于是武士把國舅綁在殿柱上,用鐵錘撬開他的腦殼。太后聽說后又怕又怒,以絕食表示抗議,沒過幾天就撒手人寰了。
如果劉倀的心情不是那么壞,或許會賞賜犯事的人一個痛快;如果他心情比較糟糕,他就會慢慢折磨犯事的人,優哉游哉地看著他們慢慢咽氣,比如有個太醫因為說錯了一句話,就被他剜了雙眼。在心情特別好的情況下,劉倀會給大臣們舉辦一些另類而重口味的娛樂節目,比如把牲口牽到大殿上活活剝皮,聽它們慘叫,或者剝下歌舞伎的臉皮,強迫她們起舞。劉倀本人對這種節目鐘愛有加,但大臣們對他的惡趣味無疑是另一種觀感。
有一次,他帶著妃嬪登臨城頭遠眺,一個妃子看見城下一個美男子經過,忍不住問了一下那人的姓名。劉倀見狀對武士吩咐了幾句,不大一會兒,武衛端著一個木盤匆匆返回,盤子里赫然是那個美男子的人頭。劉倀冷笑著對妃子說,你不是喜歡他嗎?以后你就能天天看到他了。妃子嚇得要命,趕快下跪求饒,念在她姿色出眾的份上,劉倀才勉強饒她一命。
另有一次,劉倀在城郊巡游,看見一對姿容姣好的年輕男女路過,于是命令武士把他們傳到面前,說你們真是郎才女貌,成家了嗎?那對年輕人說,我們是兄妹,不是夫妻。劉倀變態地獸欲大發,說那你們做夫妻吧,就在這里交合給我看。那對年輕人不從,劉倀心頭火起,當場要了他們的性命。
這時候趙匡胤的目光飄過長江,越過南唐,直接射向了暴君劉倀。
此前,趙匡胤無論是出兵荊、湖,還是討伐后蜀,都盡量地找借口挑毛病,生怕為人詬病;但這次攻打南漢,則完全是替天行道吊民伐罪,他說:“吾必救此一方黎民!”
剩下的問題就是要找一個合適的主帥。找誰呢?那些威名赫赫的宿將,都已經解甲歸田了。曹彬?不……寬厚的將軍應該留給風雅的敵人。趙匡胤的眼前浮現出了另一個人的影子。
那人步履輕捷,神情英悍,連笑容都像輕刀薄刃一樣銳不可當。趙匡胤相信,這個人一定會把所有的噩夢還給劉禽獸,讓飽受其害的兩廣人民看到,最兇殘的往往就是最可憐的!
這個人就是北宋第一名將——潘美! 看官一定會問:潘美不就是潘仁美嗎?《楊家將演義》中,他不是個奸臣嗎?他之所以能呼風喚雨,完全是因為他的女兒是趙光義的西宮娘娘啊!
天可憐見,潘美哪有女兒嫁給太宗的啊?他的孫女是宋真宗的媳婦,也就是趙光義的兒媳婦,并且二十二歲就死了,死后才追封“章懷皇后”。 曹彬、潘美,這兩位閃耀在宋初疆場上的雙子星座,都是漢人的驕傲。只不過曹彬被當時推崇,被后世敬仰;潘美卻日見零落,眾口鑠金,謠傳成了一代奸邪。
但潘美對后來的演義一無所知,否則他一定會大呼冤枉,說不定與作者對簿公堂!他當時所做的事,就是等他的皇帝給他下達命令,趙匡胤指向哪里,他就打向哪里!
不過趙匡胤對南漢做的第一個動作,竟然不是給潘美下達進攻命令,而是對南唐的李煜提出了一個要求: 要李煜給劉倀寫一封信,勸劉倀馬上投降。
李煜還真的寫了,他真的勸劉倀向趙匡胤投降。
信送到南漢,劉倀爆炸了。我們劉家人唯我獨尊為所欲為的日子已經過了大半個世紀,從來沒有人敢對我們這樣!劉倀撕了李煜的信,扣留了南唐的使者,然后動筆也給李煜寫了封回信,以劉倀的素質和當時的狀態,肯定不會是“問君能有幾多愁?”,或許會罵他蠢豬!李煜看了特別的委屈,于是把信原封轉交開封,讓趙匡胤也分擔一些罵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