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膠片與賬本的交響
- 系統離開后,一切從華娛開始
- 隱知秋
- 2782字
- 2025-04-18 12:48:39
趙建鵬突然舉手,像是課堂上急于發言的學生。
“等等,衍生品收入呢?銀鈴鐺周邊可是賣了180萬件,授權費就高達800萬!”
劉夢茹輕輕翻了翻手中的報表,那動作優雅得就像在翻閱一本珍貴的古籍:“那是品牌部的賬。”
她微笑著說:“不過派拉蒙的海外版權費到賬了1200萬美金,換算成人民幣……”
她手指飛快地在計算器上跳躍,仿佛是一位在琴鍵上翩翩起舞的樂師。
“9840萬,這才是大頭。”
她特意加重了“風尚獨占45%”的尾音,屏幕上“上影海外分賬15%”的灰色條目靜靜地躺在那里,像是在訴說著去年冬天那場宣發暗戰的硝煙。
寧言的目光落在“海外發行”欄里的數字上,他的眼神深邃,在思考著什么。
此刻,他忽然覺得,那個在江灘與他聊了整夜的老電影人,終究是懂他的。
他的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微笑,那是對過去的釋懷,也是對未來的期待。
“老板,”劉夢茹的聲音打斷了寧言的思緒,她的聲音輕柔而有力。
“現在公司賬上趴著1.6億現金流,您看怎么用?”
寧言盯著報表上“江漢平原歷史紀念館專項”的500萬撥款,眼神中閃過一絲堅定。
他想起在首映禮上,老將軍摸著銀鈴鐺,那動作充滿了歲月的滄桑和情感的厚重。
老將軍說:把歷史變成票房,你做到了,但別讓票房淹了歷史的根。我母親要是知道有人把當時的故事拍成電影,大概會從墳里爬出來敲鑼。
就在這時,寧言的手機突然震動,來電顯示“韓三屏”。
他接起電話,聽筒里傳來雪茄燃燒的滋滋聲,似乎隔著電話都能聞到那股濃郁的煙草味。
“寧導好興致啊。”
韓三屏的聲音帶著一絲調侃。
“聽說派拉蒙把《麥浪》和《拯救大兵瑞恩》做捆綁放映?老美愛看戰爭戲,可別忘了咱們自己。”
寧言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他打斷道:“韓董是要談《盲井》的上映?李揚昨天還說……”
他的話語中仿佛在和韓三屏玩一場貓捉老鼠的游戲。
電話那頭嘆了口氣,聲音中透露出一絲無奈。
“別提了,我剛給電影局遞了《盲井》的修改建議,把礦難戲減到兩場。”
劉夢茹適時地遞來另一張報表,她的動作輕盈而熟練。
寧言望著窗外1990年代建成的國貿大廈,思緒飄遠。
他想起韓三屏曾拍著他的肩膀說:“在歐洲拿獎是面子,讓中國觀眾看到是里子,但里子有時候得繞著彎子走?!?
電話那頭傳來大笑,韓三屏的聲音又恢復了往日的爽朗。
“聰明人不說客套話,我這兒有筆好生意……”
他的話語中帶著一絲神秘,仿佛在引誘寧言上鉤。
寧言對著電話笑,他的眼神中閃過一絲狡黠。
“先讓我聽完財務匯報?!?
他故作無奈地說:“不然劉總監要拿激光筆戳我了?!?
他的話語讓電話那頭的韓三屏也忍不住笑了起來。
記憶被財務數據切割成碎片,寧言的思緒飄回到過去。
2002年8月的轉賬記錄顯示,他將《出租車》的3200萬國內分紅和柏林電影節800萬美金版權收入(折合人民幣6600萬),拿出150萬砸進李揚的《盲井》項目。
那時的他,沒人看好這部電影。
顧懷山還在電話里笑他:“放著800塊銀幕的現成資源不用,偏要去挖煤窯,你啊,和我當年拍《淮海戰役》時一樣軸?!?
顧懷山的話語中雖帶著一絲調侃,但更多的是對寧言的贊賞和認可。
那時李揚蹲在他家門口抽煙,他的動作顯得有些落魄和無奈:“審查風險太大,萬一拿不到龍標,連拷貝都得鎖進片庫?!?
他的話語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擔憂和不確定。
趙建鵬不知何時遞來杯冷咖啡,他的動作打斷了寧言的思緒。
“您投《盲井》時,業內都說您瘋了,文藝片碰煤礦題材,審查必死。”
趙建鵬的話語中帶著一絲敬佩和不解。
寧言摩挲著報表上“柏林銀熊獎最佳藝術貢獻獎”的燙金字,他的手指輕輕劃過那些字跡,仿佛在撫摸著一段珍貴的記憶。
他想起頒獎典禮那晚,李揚舉著獎杯說:“這個獎屬于所有在黑暗里找光的人?!?
李揚的話語讓他心生感動,也讓他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念。
“給文藝片算經濟賬,就像在黑煤窯里數星星,難,但總得有人做?!?
寧言喃喃道。
“《盲井》的海外版權銷售凈賺3600萬?!?
劉青的聲音拉回現實,她的聲音清脆而有力,同時又有一絲無奈。
“但國內上映日期還沒定,電影局說‘需補充安全生產正面描寫’?!?
趙建鵬忽然壓低聲音,他的動作顯得有些神秘。
“顧懷山的上影發來了《出租車》的利潤核算表,國內后續分成890萬,但附了條備注——‘建議《孤獨的女人》調整題材,被拐婦女戲恐觸發社會敏感點’。”
趙建鵬咳嗽一聲,繼續道:“上影卡著《出租車》的國內票房后續分成,說要抵扣之前的宣發費……”
“不過他上周還在酒桌上說,《麥浪》的海外發行策略‘值得上影的年輕人們學學’?!?
趙建鵬補充道,他的語氣中帶著一絲玩味。
寧言露出不置可否的笑容。
“隨他,《出租車》的海外版權在咱們手里,上個月賣給法國藝術院線聯盟,又收了50萬歐元?!?
“當年《出租車》能有700塊銀幕,多虧他力排眾議。把《麥浪》的國際版藍光碟寄給他,就說‘感謝當年的破局者’?!?
去年冬天在江灘,顧懷山踩著積雨遞來熱紅酒時,曾指著江面說:“我們這代人拍電影,得在審查的浪尖上跳舞。你那被拐婦女的戲,要么把結局改成警察破案,要么走國際電影節曲線救國?!?
此刻他摸出手機,給顧懷山發去條簡短的消息:“《麥浪》國際版藍光已寄,附贈楚曉柔銀鈴鐺復刻版?!?
手機很快震動,回復只有四個字:“審查如河。”
顧懷山的話語簡潔而深刻,在提醒他時刻謹記審查的底線。
下午三點,寧言獨自走進暗房。
紅色安全燈下,《盲井》的膠片正在顯影,王寶強飾演的少年在礦井下的側臉逐漸清晰,睫毛上的煤粉像撒了把碎鉆,閃爍著耀眼的光芒。
手機在褲兜震動,是李揚發來的短信:“柏林的片商問,能不能讓寶強去趟慕尼黑,他們把《盲井》歸進‘新現實主義復興’單元。”
寧言笑了,他的笑容中充滿了欣慰和滿足。
他想起寶強的話:“俺娘說,拍電影比挖煤安全,至少不會被埋在井里。”
寶強的話語樸實而真摯。
他回復:“讓他去,但先帶他回趟老家,給村里的小學捐套放映設備?!?
他的手指在屏幕上輕快地敲擊,仿佛在書寫一段美好的故事。
接著想起開機儀式那天,韓三屏塞給他的紙條:“若審查卡殼,中影紀錄片頻道給你留著時段,但得把‘礦難’改成‘生產事故’。”
財務室傳來爭執聲,趙建鵬的聲音穿透門板:“韓三屏的保底發行協議預付300萬?!?
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不滿和憤慨。
“但要求下一部戲規避敏感題材,最好加段改革開放的工廠戲!”
寧言盯著顯影液里浮動的膠片。
他想起《麥浪》慶功宴上,韓三屏舉著茅臺酒說:“不是我要你改戲,是院線經理看見‘煤礦’‘被拐’就頭疼,他們寧可排《天地英雄》的特效,也不愿擔審查風險?!?
“把協議放在我桌上?!彼麑χT外喊。
“先給周迅結片酬,《孤獨的女人》的被拐婦女原型又多了五個,真實的故事,有時候需要繞開聚光燈?!?
他的話語中充滿了對現實的深刻理解和無奈。
趙建鵬愣住,他的眼神中閃過一絲疑惑和不解:“可是商業片市場現在只認古裝和警匪,顧懷山的三家聯票剛推出《天地英雄》,投資1.2億,全是西域戰場的特效……”
“老顧有他的商業版圖。”
寧言敲了敲《盲井》的獲獎證書。
“就像他當年支持《出租車》時說的:‘中國電影需要文藝片當眼睛,商業片當筋骨’。咱們做好眼睛的事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