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喜事
- 大明1645:收拾舊山河
- 鐵血明朝
- 2121字
- 2025-04-08 00:01:00
巫三祝寫了封信,派人送往福建。
信中添油加醋的說,許世平勾建文后裔私自練兵,意圖謀反。
為了讓事情顯得更加真實,還附上了場中大戶聯名制成的“萬人血書”,控訴此二人在龍川搶奪私人財貨。
所犯罪行罄竹難書。
做完這些安排后,巫三祝便開始吩咐手下人喬裝進城,等福建那邊給出回應時,立即動手。
一時間,龍川氣氛變得格外詭異。
墾田惠民的政令在許世平的強硬態度下,有條不紊的推進著,而老龍埠南校場上,朱順站在堆滿軍械的幾座帳篷,不斷翻看手下人送來的單錄。
何繼業立在一旁,臉色有些無奈。
“軍服短缺,沒有軍帽,只能給大伙發些網巾、布面甲三百多領,鎖甲四十五領。”
他頓了頓,又看向另外一座帳篷。
“那間帳篷里,加上咱們尋人鍛造的,合計腰刀七百,遮臂八十,高體盔六十頂,笠盔稍微多些,有一百二十頂,而鳥銃這些火器,全縣上下合計一百四十桿。反倒是弓箭卻是很多,足可裝備百人。”
龍川縣內的武備并不多,何繼業說的這些,幾乎是縣城與千戶所所有的家底了。
朱順點點頭,合起手中單錄。
“鎖甲少了些,還需再想辦法。”
“至于腰刀,大兄務必盡力人手配齊,萬一等到戰事來臨,總不能讓他們操著木棍去和敵人廝殺吧?”
聽到朱順說起戰事,何繼業表情凝重,道:“已經過去這么多時日,龍川反倒愈發的安靜,若是在下料想不錯,恐怕巫三祝就要有所動作了。”
朱順對此不置可否。
如果大戶們怒氣沖沖地去縣衙要人,那事情或許還有變數,可眼下風平浪靜的模樣,著實是有些蹊蹺了。
老實說,他其實并不擔心。
千戶所原有的在籍兵丁,再加上何繼業手里的巡丁,就算真有什么突發情況,哪怕沒有這群新兵蛋子的支援,也是有一戰之力的。
不過,還是做好萬全準備才行。
朱順向著不遠處正在練習隊列的新兵看了一眼,直接走進了帳篷。
鳥銃入手頗沉,他細細檢查了一遍,握手的地方和木柄沒有裝飾,同樣也沒有毛刺的感覺,銃管極長,約莫一米左右。
“這些都試了嗎?”
“放過幾只,沒有大礙,剩下的也都做了檢查,這些武備雖然有些年頭,但火器卻保存極好,不會出問題。”
何繼業沒有絲毫猶豫,當即答道。
這些東西都是經過他手親自檢查的,對此很是自信。
“對了將軍,這批火器如何分配?”
“火槍兵膽小的可不行。”
朱順拿起鳥銃端在手上,將槍管舉到和眼睛平行的位置,隨即閉上左目,右眼三點一線地瞄著不遠處的木樁。
一種莫名的感覺漸漸在心頭浮起。
火器是未來軍事的主流,尤其燧發槍開始普及之后,徹底成為戰爭殺器。
冷兵器也隨之漸漸退出舞臺。
“大兄,依著火器數量選出心性上乘之人,再將能配發的武備全部發下去,這東西不能裝配短刺,給他們每人配發一口腰刀。”
“現在開始,所有人披甲持械!”
朱順將鳥銃放下,隨后轉身向帳篷外走去,看著校場內一眾站在烈日下昂首挺胸,一動不動的新兵們。
“告訴他們好好練習。”
“技藝優秀者,未來可入軍官職。”
......
時間一晃又過三日。
這天清晨朱順剛醒沒多久,心里盤算了一下時間,他不禁有些納悶,距離衛淵離去已過了十一日,怎么還沒有回來?
他一度擔心路上出了什么事,好在事情沒有偏離自己的計劃。
“公子,門外有人求見。”
朱順手里正端著粥碗,柳兒匆匆走進了廳堂稟報。
來人正是衛淵。
他身旁跟名身材很瘦,兩鬢斑白,面色黝黑的中年人。
“可是廖青廖先生?”
衛淵的突然回歸,讓朱順腦袋宕機了幾秒鐘,反應過來后他疾步朝來人走去,在那中年人準備見禮前扶住他的肩膀。
“先生遠來辛苦,不必如此多禮!”
“快請坐!”
面對朱順如此的禮遇,廖青一時間只覺得有些惶恐,哪怕屁股挨在凳子上,也坐立難安。在來龍川的路上,衛淵已經詳細給他介紹了朱順。
一個皇族中人,居然這樣禮賢下士?
這是廖青想都不敢想的。
他還是堅持起身要給朱順行禮,低聲道:“我一個鐵匠,哪里值得公子如此相待?”
朱順這次沒有拒絕,而是臉色一沉,佯怒道:“廖先生手藝爐火純青,自有一番造詣,如何稱不得一聲先生?要知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先生當之無愧是鐵匠行當的狀元!”
“將軍見笑了。”
“本公子字字皆發于肺腑。”
廖青根本不知道一個會造火銃的人,對于朱順來說意味著什么?
哪怕你讓他叫一聲爹!
為了能造出火銃,估計朱順也會咬牙喊了。
聽到準順的話,廖青表情一怔,自己活了三十多歲,何曾這樣被人看重過,哪怕他對鑄造一事頗有幾分心得,可在紅毛鬼那里依然被人瞧不起。眼下被這位將軍如此稱贊,他覺得跟做夢一樣。
“見笑見笑!”廖青被夸得滿臉通紅,也不知道是有愧還是自得,慌忙解釋:“我就是在香山葡鬼那兒呆了幾年,學了些皮毛而已。”
“噢?先生還在香江呆過?”
朱順對此倒是非常意外。
他只知道廖青是和衛淵一道從臺灣逃回來的,本以為是個技藝不錯的師傅。
這沒想到,還弄了個“留過洋”的!
衛淵張了張嘴,似乎是想說些什么,可還是忍住沒有吭聲,默默聽著他們對話。
廖青心里敲鑼打鼓,表面上也沒有先前那樣平靜了,他摸了摸自己胡亂結了髻的頭,不好意思地搖搖頭。
“都是為糊口罷了。”
朱順沒接話,轉而問道:“先生可聽說過自生火銃?”
“天工開物上的自生火銃?”
“先生知道天工開物?”
“略知一二,全因葡人搜羅那書,我剛好認得一些字,有幸讀過。”
“懂得造嗎?”
朱順神色期待,后者聽到他的聲音后,微微沉默了一瞬,隨即在他逐漸變得熾烈的眼神中,點了點頭。
“不過就是比一般的火銃,多了個夾捏火石的機關罷了。”
“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