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章
撲面而來的時代機遇:數字化3.0與數字經濟3.0

數字化3.0:物理世界與生物世界的數字化

一個顯而易見、為大多數人所認可的共識是:過去數十年間,數字化大潮湯湯而來,席卷、吞沒了我們所知的一切——從溝通、消費、娛樂到生產、交通、商業往來,從淺層到深層,從局部到整體,無不深深地烙刻上了數字化的印記。

社交軟件、電商平臺、二維碼掃描、移動支付、搜索與摘要……這些我們日常訪問的數字資源、時常重復的行為動作,都以數字化的發展基座為依托。時至今日,沒有哪家現代化企業能夠在脫離了手機、PC、網絡的情況下完成辦公與經營。

內容的數字化與關系的數字化

歷史上,數字化1.0大約開始于20世紀80年代。其時,最主要的數字化目標可以歸納為內容的數字化。圍繞著來自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各種各樣的內容表述,產業各界展開了一系列將文字、聲音、圖片、影像等媒體內容進行數字轉化的探索。例如,我們熟知的數字電視信號、數碼相機等,都是這一時代的數字化產物。確認了媒體內容的數字轉化是可行的,接下來自然是數字內容的標準化,MP3、H.26x、AVS等具有影響力的多媒體數字化算法漸次出現。隨著PC的推出和普及,文檔的數字化成為構建辦公新形態的首要需求,于是衍生出Word、PowerPoint、Excel等標準化文檔格式,全球企業的數字化辦公步伐由此加快。

數字化2.0興起于20世紀90年代中期。在此階段,一方面內容的數字化仍在持續擴展和升級,另一方面又疊加了一個全新的數字化空間——企業數字化。究其原因,大約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互聯網、HTTP(超文本傳送協議)、HTML(超文本標記語言)漸成主流,很快便催生出規模空前龐大的消費互聯網。這種變革不僅徹底改變了每個人理解世界、獲取信息的方式,還大大提升了人、商品、資訊之間的交互效率,進而不斷孵化出新的產業業態,為無數企業帶來了創新創業、發展發跡的機遇。從早期的上網入口、門戶網站到搜索、電商、社交,再到后來的共享經濟、協同辦公以及數字貨幣、移動支付,等等,每一次互聯網新浪潮不僅推動著經濟形態實現了不同程度的升級,還不斷提高了產業效率。數字化2.0給中國帶來的改變尤為明顯,例如,今天我們已經很少用現金來支付,電商購物、外賣訂餐、訂網約車都已成為日常生活中司空見慣的場景。成功把握數字化2.0的風口,讓中國從信息化時代的學習者、追趕者,變成了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創造者、領跑者。我們也由此打造了全世界覆蓋范圍最廣闊的無線通信網絡、用戶體驗最便利高效的消費互聯網,以及規模驚人、活力十足的高科技業態。

與消費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同步,國內企業也在數字化的各條延展線上持續細化與革新。從ERP(企業資源計劃)、CRM(客戶關系管理)、HRM(人力資源管理)、Supply Chain(供應鏈)、BI(商務智能)、數據庫等較早的企業應用到云計算崛起后,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SaaS(軟件即服務)和智能云等領域都因為中國企業的奮起追趕而逐漸縮小了與全球頂尖玩家在企業數字化運用規模效應上的差距。

云計算、大數據、企業IT(信息技術)軟件的勃興,不僅讓每一家企業的財務、辦公、運營、供需鏈管理、品牌宣傳等工作都可以轉至線上完成,還能獲得前數字化時代難以想象的高效率和高準確率。與此同時,數字化也成為企業在特殊時期確保業務延續、自身幸存的關鍵武器。例如,新冠疫情期間,全球大量企業轉向遠程辦公、云上開發、直播產品發布,從而在極端條件下保障了業務仍可正常運行。客觀上,這使得許多人重新認識到數字化能力對企業、對產業乃至對經濟體系的重要價值。

概括地說,數字化1.0、2.0的進程就是將人類世界中已然存在的事物由易向難、由少向多地轉譯、復刻至數字世界——從起初的文字、聲音、圖片、影像到后來的人際網絡、商業網絡、企業經營等各種世俗關系的數字化。接下來的數字化3.0階段,則將以物理世界與生物世界的數字化為重心。

物理世界與生物世界的數字化

首先,來看看物理世界的數字化。隨著網絡條件的升級、傳感技術的迭代及云計算能力的增強,越來越多現實存在的物體、物質都可以在數字世界中完成映射,實現物與物、物與人、物與智能之間的全新連接關系。如果說數字化2.0時代改變的是人與周遭世界的關系,那么數字化3.0時代改變的便是物與世界的存在關系和交互邏輯。

舉例來說,工廠和機械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核心要素,從18世紀起就已在人類世界大規模出現。200多年來,工廠、機械的生產力和能源利用效率不斷提升,其基本運行邏輯卻沒有發生過質的改變。那么,發展到數字化3.0時代又會怎樣?

我們將看到:工廠里大量原本必須由人工完成的工作被AI接管;多數設備將連入工業互聯網體系內,可以自行完成原料調配、流水裝配、協同作業;工廠的運行、產品制造、維護狀況實時映射于數字孿生世界,在云端以遠程的方式來統馭全局、解決細節問題;借助AI推演,管理者可以超前發現可能存在的缺失或漏洞,防患于未然……在這樣的情境下,不只是全程零人工參與,甚至無須開燈照明的“黑燈工廠”工業模式也有可能成為現實;更重要的是,工廠本身亦有潛力成長為擁有數字化大腦的無機生命體,可以自行完成各種復雜精密的生產程序。

再比如汽車。百余年來,汽車工業經歷了多次迭代,汽車產品本身的速度表現、易駕馭性、安全性和舒適性都有了極大的改善,但自始至終從未改變的是產品使用模式——汽車必然需要一位司機與一輛車進行合作。交通效率、平均時速、駕馭安全性都要由人類司機來負責;而在數字化3.0時代,自動駕駛與無人駕駛的春天已近在眼前。在L4等級(第四等級)的自動駕駛場景中,人類司機就已經不參與駕駛進程,汽車自身便可為速度決策,通過能力判斷為安全概率負責。到了L5等級(第五等級),汽車可以徹底取消方向盤設計。至此,汽車將完全轉變為某種新的東西,轉變為數字新技術在物理道路上的實體投射,那就像是保護著主人、在道路上飛奔的外骨骼,又像是科技側的神行甲馬。

接下來,從我們每個人的身邊(無論是路、車、信號燈,還是家庭、車間、職場)延展到整座城市、整個國家乃至世界大部分區域,都將因數字技術而開啟多輪次的進化。在這個過程中,彈指間爆發、新增的數據量便可能是此刻的千倍、萬倍。例如,僅一臺無人駕駛車輛每日產生的數據量便高達5T~10T。更重要的改變體現在,與數據主要提供給所需人員、用以輔助其決策的數字化1.0與數字化2.0時代相比,在數字化3.0時代,99%以上的數據將在機器間傳輸,經過瞬間過濾、萃取、提煉、重組,凝結為新的知識、洞察或決策提議,再傳遞給所需人員。同時,在物理世界中,無數事物都將連入一張更立體、更廣闊的網絡(衛星互聯網),它們可以主動發起計算需求,并由智能驅動,向人類提供前瞻、全面、貼身的服務。

其次,更令人浮想聯翩的空間是生物世界的數字化。很多科學家、科幻作家在眺望未來時,都認為人類的終極發展方向有兩個:一是索之于外,觀測宇宙之理;二是求之于內,探究基因之秘。生物世界的數字化,將是我們靠近第二個發展方向的關鍵一步。在AI技術及多種數字技術的跨學科驅動下,人類的大腦、身體器官、DNA(脫氧核糖核酸)、蛋白質結構等都可能漸漸實現數字化。與此同時,各種新型生物電子芯片、腦機接口等技術也將快速發展(見圖1.1)。

從現實到虛擬再到現實,從宏觀到微觀再到宏觀,數字世界正逐步與物理世界、生物世界走向融合,數字孿生等技術則可以讓人們更清晰地將物理世界和生物世界鏡像化、同步化至數字世界。

簡單來說,數字化3.0是繼內容數字化、關系數字化后,必然會實現的信息、物理與生物形態的融合。這是今后很長一段時間內最重要的產業進化方向,將推動數字經濟3.0更快成形。

圖1.1 人工智能:機器學習智能和知識的探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安县| 安庆市| 金川县| 樟树市| 无棣县| 远安县| 耒阳市| 中江县| 来宾市| 上饶县| 北宁市| 文化| 融水| 麦盖提县| 阳曲县| 五寨县| 合阳县| 济南市| 孙吴县| 安岳县| 龙南县| 宁海县| 买车| 大埔县| 霍邱县| 突泉县| 德庆县| 石柱| 武冈市| 孝感市| 二连浩特市| 西城区| 辉县市| 祁阳县| 民和| 吴江市| 南京市| 信丰县| 宁海县| 安丘市| 乐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