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準備實戰
- 三國:從背鍋倉官到三造炎漢
- 守感十足張張包
- 2157字
- 2025-06-02 06:30:00
隨著試槍成功,關羽大受震撼。
這下子,徹底是連家也不回,天天就跟王垕在一起。
一段時間下來,王垕知無不言。
將火藥的配比、制作方法、保存的要訣,以及火繩槍怕雨天受潮等都據實告知。
關羽對此則是統統接受,順帶還主動提問了槍管炸膛的問題。
對于這個問題,王垕也想了些辦法,畢竟以卷鐵的方式打造的槍管,不僅費工費時不說,歸根結底還是有縫的。
隨著使用次數的增加,炸膛幾率直線增加。
對此,王垕準備發揮工匠們的主觀能動性。
提出了槍管鉆孔和內部制作膛線的思路。
至于后續的發展,就需要工匠們自己去迭代研究了。
至于首批槍手,因為槍管產能有限,王垕從義從中挑選了兩百人,最終由陳巖帶隊。
裝備的設想是除了原本武器外,每人佩戴定裝彈藥帶。
各分一支完整火繩槍,火繩,五發彈藥。
當然,以當前槍管條件來說,限制還是很大的。
除了準度問題外,還有連續三槍以后,直線升高的炸膛問題。
所以,這支隊伍初期的戰術設計還是快馬趕至預定位置,然后組成線列,集中火力攻擊敵軍關鍵位置。
對于這種類似于斬首行動的隊伍設定,王垕打算勞煩關羽來帶領陳巖等人訓練。
而當下,就是先要由關羽徹底掌握射擊的精髓。
因此,一連一個多月,關羽每日都出現在試射場內。
火繩槍的出現,完全顛覆了關羽的世界觀。
尤其隨著訓練的深入,他的感慨越來越深。
這東西,完全抹平了武者十幾年的練習功底。
只需一扣扳機,一個身著重甲的武者就會應聲而死。
而扳機的那一邊,可以是天下聞名的將軍,也可以說連飯都吃不飽的流民,一個剛會走路的孩童。
“砰!”
又是一聲槍響,泛起一陣白色硝煙中,關羽縱馬撞破煙霧,隨后將馬一橫,停在王垕面前。
他將槍桿收在背上,滿臉興奮。
“云起,這火繩槍關某是越用越順手了。”
王垕點頭應和。
心中卻止不住咂舌,名將到底是名將,只消半個月時間就熟悉了火繩槍的瞄準,上彈等動作。
再如今,他已經已經熟練掌握火繩槍在馬上的應用。
在騎射的加成下,能夠單手持穩并快速瞄準,在馬上移動中射擊中二十幾步外的草靶。
驚為天人。
要知道,現在工匠們還沒研制出膛線,所以精度還是受限的情況。
不過對于膛線這個科技的攻堅。
王垕實在是無能為力,畢竟穿越前也不是什么軍工大佬,只是知道有這個東西,了解一點基本原理。
眼下只能寄希望于工匠們能夠按照提供的方向,盡快研發成功。
在王垕思考的空檔,關羽已經翻身下馬,將火繩槍輕緩地放回槍架上。
那里在今天訓練完畢后,會有人專門來收集槍支,并對槍械進行維護保養。
“子仲昨日又送來五支槍。”王垕開口道。
關羽吃了一驚,沒想到糜竺的效率如此之高。
他面露喜色:“可是云起的鉆孔法成了?”
王垕笑而不語。
關羽才注意到槍架上已經擺了幾桿嶄新的火繩槍。
他用手指了指,想要試槍。
王垕點點頭,表示正有此意。
“那就容關某驗驗槍。”說完,關羽選了一桿槍,翻身上馬,又往場中奔去。
……
時間一晃,又過了小半年時間,王垕手下的槍手已經有五十余人。
這些人經過訓練,已經能夠很快從疾行陣型到靜止站位,并排列成線列陣型。
以如此進度看來,在北伐前,是有機會攢夠二百人隊伍的。
至于擴大生產規模這件事,因為王垕決定以奇制勝,他準備在火繩槍第一次正式亮相后再考慮。
而現在,得考慮一下北方的臧霸了。
聽夜不收回信,臧霸現在還與曹操有密信往來。
作為青徐兩州交際的要道,王垕不能允許他兩面下注。
“砰!”
“砰!”
身前試射場內,一陣齊射響起。
王垕瞇起眼睛,等候關羽的返回。
就在王垕等待關羽的時候,糜竺急匆匆趕來。
自從糜竺忙著“雪鹽”的事情后,王垕已經很久沒有見到糜竺。
就連火藥等事的溝通,都是派專人秘密溝通。
如今看到糜竺面上嚴肅的表情,王垕的心“咯噔”了一下。
心中暗道一聲不好:“出事了。”
這下,王垕只希望不是火繩槍的研發出了差錯。
場中訓練的關羽也發現了糜竺。
他迅速收槍,快馬趕到二人面前。
正碰上糜竺向王垕說話:“前些日北上的一批鹽被人截了!”
聞言,王垕心知不是火繩槍出事,暗自松了口氣。
而關羽卻眉頭緊鎖,想著這恐怕是個麻煩事。
因為鹽不是尋常物品,一般人很少將主意打到這上面。
主要是搶了以后沒辦法賣,因為售賣私鹽乃是重罪。
眼下一批鹽全部被劫,商隊無一活口。
怕不是一般宵小蟊賊能下得了手的。
只是,這批鹽他們劫走是要干什么。
糜竺家的鹽極具特色,并且售賣時是壓制成磚,上面有“糜”字印記。
只要是漏出來,就會被人認出。
除非是用來自己用,但那可是一個商隊的鹽,是一個大家族吃上幾年也吃不完的量。
王垕追問:“商隊在何處被劫?”
糜竺嘆了口氣,說道:“瑯琊。”
聞言,王垕吃了一驚。
竟然如此巧合,本來就要去找臧霸,眼下竟然也在那邊出了事。
王垕與關羽對視了一眼,從對方眼里得到了同樣的想法。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王垕沉吟出聲。
“是騾子是馬,總該拉出來溜溜,回徐州許久,我等也該去拜會一下臧國相了。”
關羽聞言,也不再出聲。
而此時剛趕過來的陳巖心有靈犀。
聽到王垕的話,直接轉身去張羅眾義從,休整一晚,明日荷槍實彈準備北上。
此次北上正是北伐的前戲,王垕對青州之事還有別的盤算。
于是,他與關羽等人約了明日出發,便先行回了住所。
他拿出從荊州帶回來的錦盒,而在錦盒最下方,還有一封錦帛密信。
正是劉備寫給袁紹長子——袁譚的密信。
因為袁譚正是劉備舉為的茂才,以這個時代的觀點來看。
袁譚可以稱為是劉備的門生。
心念至此,王垕打開又看了一遍,心中過了幾遍說辭。
接著將它小心翼翼塞入懷中。
只待明日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