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妙玉·金玉終陷淖泥中(3)玉簪記
- 紅樓密碼
- 洪思
- 1484字
- 2025-03-29 09:06:39
雖然我們已經(jīng)能夠肯定妙玉就是影射潞王朱常淓,但是妙玉的出身和朱常淓完全不搭界,書中是這樣介紹的:
本是蘇州人氏,祖上也是讀書仕宦之家。因生了這位姑娘自小多病,買了許多替身兒皆不中用,到底這位姑娘親自入了空門,方才好了,所以帶發(fā)修行。
其實妙玉這段經(jīng)歷完全照搬自南宋才女陳妙常。
陳妙常的故事見于明代趙世杰的《古今女史》,后來演繹出非常多不同版本的小說、戲劇。
陳妙常是戲劇《玉簪記》的主角,《玉簪記》在“元宵夜宴”一回時簡單提及過——這應(yīng)該是作者專門留下的解謎線索。《玉簪記》這部戲劇流傳甚廣,如果看過電影《霸王別姬》就會有印象,程蝶衣唱《思凡》中的“奴本是女嬌娥”,便是陳妙常的戲詞。
陳妙常是一個出家的道姑,婀娜多姿,秀艷照人。她詩文俊雅,而又兼工音律——這都與妙玉如出一轍。她出家的原因有兩個版本,一是因為戰(zhàn)亂避禍出家,另一個版本就與妙玉的經(jīng)歷雷同:
陳妙常自幼體弱多病,命犯孤魔,父母才將她舍入空門,削發(fā)為尼。
陳妙常的早期形象是一個道姑,后來才逐漸演變?yōu)槟峁茫@一點在《紅樓夢》的“演繹”中也有體現(xiàn),書中說妙玉的師父“極精演先天神數(shù)”,先天神數(shù)是道家法門,這也點出了妙玉似佛似道的特點。
可見妙玉的形象就是取自《玉簪記》的陳妙常,甚至“妙”“玉”二字就本身就暗示了“玉簪記”和“陳妙常”。
《紅樓夢》為什么要把陳妙常和朱常淓兩個形象融合在一起,拼湊成妙玉這個形象呢?我想有兩個原因:
一是《玉簪記》的故事背景是金軍南下,陳妙常為躲避靖康之難逃到金陵,作者就是借這個背景隱喻清軍南下的時代背景。
二是陳妙常的形象本來就有似佛似道、非僧非俗的特點,加之她又是琴棋書畫皆通,和朱常淓很象。
更重要的是,陳妙常在諸多衍生作品中,無不以精通音律、善于撫琴的形象出現(xiàn)。筆記《古今女史》記載“尤善工音律”,小說《張于湖傳》中,張于湖因聞琴音而得識陳妙常,雜劇《張于湖誤宿女貞觀》和《玉簪記》中,琴音又是陳妙常和潘必正互訴衷情的媒介,《紅樓夢》提及《玉簪記》時,也刻意提及《琴挑》一折。
可見陳妙常這個形象始終與古琴聯(lián)系在一起。
朱常淓精通琴棋書畫各種技藝,但獨以音律和制琴而聞名天下,著有《古音正宗》,精于制琴,所制之琴稱“潞琴”,為古琴中的珍品。《紅樓夢》沒有給妙玉安排表現(xiàn)琴藝的情節(jié),大概就是把朱常淓擅琴的特點隱入陳妙常這個形象中了。
《紅樓夢》諸多解讀中,大多認為《紅樓夢》中提及的戲目是為了預(yù)示人物后來的命運。但從妙玉這個形象看,很可能這個邏輯顛倒了。
不是用戲劇預(yù)示人物命運,而是《紅樓夢》中很多人物形象就是從某個知名戲劇形象化裁而來,除了妙玉化裁自《玉簪記》的陳妙常外,后面的討論中,我們會看到秦可卿是化裁于《長生殿》的楊貴妃,寶玉化裁于《西樓記》的于叔夜等等。
《紅樓夢》中人物未來命運走向不過是原劇目的重新演繹,但《紅樓夢》作者會把《玉簪記》這樣的喜劇結(jié)局,演繹為一個大悲劇。
癸酉本《紅樓夢》不論真?zhèn)危鳛橐徊坷m(xù)書應(yīng)該是把握住了《紅樓夢》作者的創(chuàng)作思路。癸酉本中妙玉從賈府逃出后的故事就與《玉簪記》如出一轍:妙玉來到常熟一尼姑庵,多有風(fēng)流公子前來結(jié)識,妙玉獨看中陳也俊,互生情愫。到此都與《玉簪記》劇情相仿。
但《玉簪記》接下來的情節(jié)是主持老尼打斷了二人歡好,要才子取得功名方可娶陳妙常,最后自然是才子科舉得中、娶得美人歸,皆大歡喜。
癸酉本則是陳也俊準(zhǔn)備了八抬大轎來接妙玉時,妙玉懼怕這段姻緣而逃離尼姑庵,最后落入淫僧之手,應(yīng)了“金玉終陷淖泥中”的讖語。
值得一提的是,“癸酉本”《紅樓夢》中妙玉的父親被稱作“常公”,妙玉姓常,大概癸酉本作者真的看到了妙玉這個形象來自陳妙常,參得了個中三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