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妙玉·金玉終陷淖泥中(1)瓠瓟斝和杏犀盉

  • 紅樓密碼
  • 洪思
  • 1504字
  • 2025-03-29 09:01:46

明朝有個規定,藩王不得參與政事。所以明朝王爺們,有不安于養尊處優、飽食終日的,便投身于詩詞歌賦、字畫古玩之中。

明末有這么一位王爺,精通琴棋書畫,慕仙好道,自稱“敬一道人”,又精通佛典,自稱“潞佛子”。

這位王爺喜好收藏,大量收購奇珍異物,甚至為躲避大順軍逃難到杭州時,還命屬下廣求古玩,四處搜尋“定窯鼎”。他更是將宋徽宗敕撰《宣和博古圖》記載的青銅古玩一件件仿制出來,用于玩賞。(《池北偶談》:“仿宣和博古圖式,造銅器數千枚,瘞地中”)

這樣的藩王在明朝王爺中可能算不上另類,但特殊之處在于:他的命運與南明政局緊緊聯系在一起,與皇權兩次失之交臂——這就是被稱為“賢王”的潞王朱常淓。

介紹朱常淓之前,我們先說說《宣和博古圖》。

這本書收錄了宋代皇宮收藏的八百余件古玩,對樣式、銘文、來歷等內容有詳細說明,是古玩收藏家的高端手冊。《宣和博古圖》將收錄的古董分為二十多類,包括:鼎、尊、罍、彝、舟、卣、瓶、壺、爵、斝、觶、敦、簠、毀、鬲、鍑、匜.....

這些字是不是稀奇古怪,若非專家根本讀不出來?

《紅樓夢》有一個地方,也出現了好多名字都叫不上來的稀奇古董。那就是第四十一回“櫳翠庵茶品梅花雪”中,妙玉拿出來招待黛玉、寶釵、寶玉的“瓠瓟斝”“杏犀盉”“蟠虬(臺皿)”,不僅我們這些普通人聞所未聞,連寶玉這生于鐘鳴鼎食之家的少爺,在這些“古玩奇珍”前也自稱俗物。

妙玉用于招待賈母、僅僅因為劉姥姥用過,就要被妙玉扔掉的“成窯杯”,是明朝官窯中的精品,到今日已是奇珍,2014年成窯“斗彩雞缸杯”拍出了2.8億港元的天價。

《宣和博古圖》記錄的古董,大多為青銅器時代祭祀用的酒器,妙玉拿出來的斝、盉、(臺皿)、斗都屬于酒器,其形制可以追溯到商周時期。據《夢溪筆談》記載,宋代流行用葫蘆加漆作酒器,且必仿照古代銅玉器物,“瓠瓟斝”應該是用葫蘆做的“斝”,其上題有“晉王愷珍玩”,又有“宋元豐五年四月眉山蘇軾見于秘府”字樣,都說明“瓠瓟斝”是古玩收藏家賞玩的藏品,非泛泛之物。杏犀盉、綠玉斗應是用珍稀材質,仿上古酒器制成的古玩,而非日常器物。

作者用幾樣古玩,便點出了妙玉骨灰級古玩藏家的身份。

“櫳翠庵茶品梅花雪”這段可謂《紅樓夢》最不合理的情節。

妙玉是一個父母亡故、身在空門、寄人籬下的少年女尼,竟然收藏著諸多價值連城的奇珍異寶。《紅樓夢》中越不合理的情節,就越是作者狡黠之處,是作者提醒看官著眼:此處大有考證。

《小腆紀傳》記載朱常淓“工書畫,好古玩,通釋典”,對比妙玉與朱常淓,會發現二者有太多共同之處。

林之孝家的說妙玉:“文墨也極通,經典也極熟”。朱常淓工于書畫,他的草書碑帖流傳至今,他也是一名畫家,清代《歷代畫史匯傳》專門列有朱常淓傳,朱常淓亦精熟佛典,《臨安旬制紀·潞王軼事》載其“精通內典”。

妙玉因帶發修行,邢岫煙說她:“僧不僧,俗不俗”,這與朱常淓自號“道人”“佛子”頗似。

妙玉的判曲說她“過潔世同嫌”,劉姥姥用過一次的杯子,她便不要了;劉姥姥坐過的地方,寶玉明白其心意,讓小廝打幾桶水來清洗,妙玉更是要求“抬了水只擱在山門外頭墻根下”。

史籍中關于朱常淓性格的記載不多,但《三垣筆記》載“指甲可長六七寸,以竹管護之”,由此推之,朱常淓作為一個琴棋書畫造詣都極高深的藝術家,個人修護必是極為精細,應是像妙玉一樣清高、矯情、有潔癖,與世俗之人格格不入。

妙玉與寶玉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曖昧關系:妙玉將自己用的綠玉斗給寶玉喝茶;寶玉生日時妙玉專門呈上拜帖;寶玉去櫳翠庵求梅花時,李紈說要人跟隨,黛玉卻說“有了人反不得了”。

《紅樓夢》中寶玉影射玉璽、象征皇權,妙玉與寶玉這種暗生情愫的關聯,和朱常淓與皇權之間若即若離、失之交臂的關系頗有些神似。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埔县| 三亚市| 香格里拉县| 天柱县| 波密县| 景泰县| 万安县| 郑州市| 建宁县| 岳阳县| 易门县| 都匀市| 凤城市| 鄯善县| 西吉县| 建瓯市| 长丰县| 黄骅市| 屯门区| 台湾省| 汝南县| 泰州市| 凤城市| 永德县| 福州市| 西和县| 老河口市| 龙门县| 洛隆县| 龙胜| 临颍县| 孟村| 洪湖市| 越西县| 正蓝旗| 靖江市| 连平县| 泰州市| 乌兰县| 吉林市| 武夷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