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二十二回中,賈環編了個極不通的燈謎:
大哥有角只八個,二哥有角只兩根。大哥只在床上坐,二哥愛在房上蹲。
謎底是“一個枕頭,一個獸頭”。哪有一個謎面打兩個謎底的?
這個謎語除了表現賈環愚頑,與小說情節沒有任何關聯。《紅樓夢》中是凡出現莫名其妙的閑筆,又是作者在打啞謎了。
賈環的謎語,最恰當的謎底是:玉璽。
賈環說的獸頭,是指龍的九子之一“螭”,常安放于的屋檐頂端。“螭”也是古代玉璽的標準配置(《漢舊儀》載“皇帝六璽,皆白玉,螭虎鈕”)。玉璽的下面四四方方像個古代的方枕。
賈環的大哥是賈珠,二哥是賈寶玉,“大哥有角只八個,二哥有角只兩根”,大哥已經死了,這里是否暗指二哥賈寶玉就是玉璽呢?這個說法看似荒唐,卻是《紅樓夢》索隱派的一致觀點。
蔡元培在1915年寫的《石頭記索隱》一文中說:“寶玉者,傳國璽之義也”。但蔡元培不是最早提出這個觀點的,清末孫渠甫《石頭記微言》中說:“寶玉即寶玉,傳國之璽”,清末孫靜庵《棲霞閣野乘》:“寶玉非人,寓言玉璽耳”。民國時期的紅學家壽鵬飛在《紅樓夢本事辨證》一書中還進一步猜測了寶玉、蔣玉菡、蔣玉菡所居紫檀堡的關系:
寶玉是指傳國璽,因系國寶,所以叫做“寶玉”。蔣玉菡是指藏璽之函櫝,所以名曰“玉函”,且住紫檀堡,明言璽函以紫檀為之。
賈寶玉影射傳國璽,最有說服力的證據是他的靈玉上刻有八個字:“莫失莫忘,仙壽恒昌”。
關于傳國玉璽的文獻駁雜,記載不盡相同,但流傳最廣、影響力最大的莫過于《三國演義》,“匿玉璽孫堅背約”一回對傳國璽有非常詳細的介紹。對于傳國玉璽的樣貌,書中這樣描繪:
方圓四寸,上鐫五龍交紐;傍缺一角,以黃金鑲之;上有篆文八字云:“受命于天,既壽永昌。”
《紅樓夢》作為一部猜謎全書,賈寶玉的玉石上刻著的“仙壽恒昌”,不就是暗扣傳國玉璽上的“既壽永昌”四字嗎?
為什么玉璽上“傍缺一角”?這在《三國演義》也有介紹:
后來子嬰將玉璽獻與漢高祖。后至王莽篡逆,孝元皇太后將璽打王尋、蘇獻,崩其一角。
這說的是劉邦攻入咸陽時秦王子嬰將玉璽獻出,成為劉氏承受天命的象征。到王莽篡權之時,王莽向皇太后索要玉璽,皇太后一怒之下將玉璽砸出去,于是摔掉了一個角。
“玉璽缺角”一事就解釋了第五十七回中薛姨媽說的一句奇怪的話:
不如把你林妹妹定給他,豈不四角俱全?
“四角俱全”就是說賈寶玉現在“四角不全”,暗指玉璽缺角之事。
關于傳國玉璽,一個流傳最廣的傳說就是秦始皇用和氏壁雕琢而成,最早記載傳國璽的《漢舊儀》并未提及此事,而是說由藍田玉制成,而且從玉璧的尺寸大小來看,和氏璧也不可能改制成玉璽。羅貫中大約也發現了其中蹊蹺,介紹傳國玉璽來歷時,保留了卞和獻玉的故事,但沒提及和氏璧:
此傳國璽也。此玉是昔日卞和于荊山之下,見鳳凰棲于石上,載而進之楚文王。解之果得玉。秦二十六年,令良工琢為璽,李斯篆此八字于其上。
這說的是卞和在荊山下看見鳳凰棲息于一塊石頭上,卞和就將這塊石頭進獻給楚文王,楚文王命人將石頭切開,果然得到一塊好玉。后來秦始皇命人將玉雕琢為璽,李斯在上面題了八個字。
《紅樓夢》第七回,有兩個地方影射了秦始皇“琢玉為璽”這件事情。
秦鐘出場時,有一段奇怪的脂批:
設云“情種”。古詩云:“未嫁先名玉,來時本姓秦”二語便是此書大綱目、大比托、大諷刺處。
為什么說這兩句詩是“此書大綱目、大比托、大諷刺處”?這里的“情種”并不是說秦鐘,而是隨文衍義,由“情種”二字聯想到寶玉,因為寶玉也是“情種”,這可由《紅樓夢組曲·引子》中的“開辟鴻蒙,誰為情種”為證。
寶玉是傳國璽,傳國璽由秦始皇所制,故言“來時本姓秦”,傳國璽由良玉琢成,故言“未嫁先名玉”。《紅樓夢》通部書都隱喻明清雙方對皇權、華夏道統的爭奪,故言“此書大綱目、大比托、大諷刺處”。
這一回有一首奇怪的回前詩:
十二花容色最新,不知誰是惜花人?相逢若問名何氏?家住江南本姓秦。
詩中“惜花人”自然是指寶玉,那為什么要說寶玉是“家住江南本姓秦”呢?因為制傳國璽的玉出自楚國,故言“家住江南”,在秦朝制成,故言“本姓秦”。
賈寶玉就是傳國璽,也解釋了賈寶玉身上最廣為人知的怪癖:吃胭脂。《紅樓夢》中多處描寫了寶玉對胭脂不可遏制的沖動:
(襲人道)“還有更要緊的一件,再不許吃人嘴上擦的胭脂了”(第十九回)。
因鏡臺兩邊俱是妝奩等物,順手拿起來賞玩,不覺又順手拈了胭脂,意欲要往口邊送,因又怕史湘云說。正猶豫間,湘云果在身后看見,一手掠著辮子,便伸手來“拍”的一下,從手中將胭脂打落,說道:“這不長進的毛病兒,多早晚才改過!”(第二十一回)
金釧一把拉住寶玉,悄悄的笑道:“我這嘴上是才擦的香浸胭脂,你這會子可吃不吃了?”(第二十三回)
便猴上(鴛鴦)身去涎皮笑道:“好姐姐,把你嘴上的胭脂賞我吃了罷。”一面說著,一面扭股糖似的粘在身上。(第二十四回)
寶玉影射玉璽,胭脂象征印泥,所以寶玉吃胭脂就是他的天然本能。
《紅樓夢》書中許多小人物都有名有姓,好多小人物還有字有號,唯獨沒有出現過賈寶玉的名字。這是《紅樓夢》的一個謎團,作者在此也必然所隱喻。有的猜測賈寶玉應該叫賈璋,他的胞兄賈珠、胞姐賈元春合起來就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有的猜測賈寶玉是玉璽,所以該叫賈璽......
筆者認為賈寶玉很有可能叫賈璧。
首先,“寶玉”二字連讀,發音非常接近“璧”,尤其南方人經常難以區分“i”和“ü”。
其次,傳說傳國玉璽是由和氏璧刻成,與和氏璧齊名的是隨侯珠。二者合稱為“春秋二寶”,頗有得此二寶既得天命的味道。由此衍生的成語有“珠聯璧合”“隨珠和璧”“珠璧聯輝”等。賈寶玉的哥哥叫賈珠,所以賈寶玉的大名很可能與賈珠呼應,取名賈璧。
當然,這個問題永遠不會有標準答案,只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脂硯齋所言“未嫁先名玉,來時本姓秦,二語便是此書大綱目”,還有一層寓意。寶玉是玉璽,象征皇權、道統,寶玉是個泛愛之人,是凡與寶玉互生情愫的女子,黛玉、寶釵、妙玉、襲人、香菱等,影射的人物必定與皇權有瓜葛,是歷史上的帝王。又或寶玉的至親、族親,賈母、王夫人、迎春、探春、惜春、巧姐、賈環、賈敬等,也都是影射帝王或者與皇權有密切關系的人物,這便是《紅樓夢》整部書的大綱目、大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