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6章 林黛玉·可憐詠絮才(3)世外仙姝寂寞林

  • 紅樓密碼
  • 洪思
  • 1869字
  • 2025-04-05 08:35:14

黛玉、寶釵也共享同一首判曲《終身誤》: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嘆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縱然是齊眉舉案,到底意難平。

曲子中,“金”是薛寶釵的金鎖,也是喻滿清。“木”是說林黛玉前世是絳珠仙草,又喻朱姓。因為“朱”的本義是木質為紅色的樹,《說文》對“朱”的解釋是“赤心木,松柏屬”。“木石前盟”就是說朱姓承受天命,對于華夏道統具有先天合法性。

“林”字兩個“木”,可能是用一個木代表朱姓,一個木代表朱由檢的輩分——明朝時朱家取名是按照木、火、土、金、水的順序,取五行中的一個字作為偏旁以體現輩份,例如朱棣是木字輩,兒子朱高熾是火字輩,孫子朱瞻基是土字輩,如此類推,循環往復。

“都道是金玉良姻”表示作者已經接受了滿清統治的現狀,“俺只念木石前盟”說的是對朱明王朝、漢家天下依然念念不忘。

對于“山中高士晶瑩雪;世外仙姝寂寞林”,索隱派一種解釋是化裁自明初高啟的《梅花詩》中的兩句:“雪滿山中高士臥,月明林下美人來”。

這兩句詩知名度極高,清初李漁編寫的聲律啟蒙讀物《笠翁對韻》便收錄有這句詩,因此學習詩詞的人大多知道《梅花詩》。毛主席創作《卜算子·詠梅》時就曾參考過這首詩,由于想不起這首詩的具體出處,還讓秘書田家英幫忙查找。

《梅花詩》這兩句詩的頭兩個字,是非常典型的隱喻符號:“雪”“滿”是滿清,“月明”代表朱明。于是“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實際是:“空對著滿清,終不忘朱明”,表達了無奈于現狀、憶念著舊國的“懷金悼玉”之情。

筆者認為,這種解釋是有道理的,但即便僅從詩句字面的寓意分析,這兩句也符合皇太極、朱由檢各自的情況。

“山中高士晶瑩雪”是說堪稱帝王翹楚的皇太極來自長白山冰雪之地。

“世外仙姝寂寞林”是說一生寂寞、自比于堯舜的朱由檢,堪稱世外仙姝。

明朝遺民心目中,崇禎皇帝朱由檢是一個傳統道德下的完美君主,堪稱堯舜。

朱由檢勤奮好學,孜孜不倦研讀圣賢典籍,立志做中興明朝的圣王。執政十七年,專門為帝王講經論史的經筵從未間斷,朱由檢每次都認真聆聽、專心學習。

朱由檢一生勤政,雞鳴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勞成疾,宮中從無宴樂之事,二十多歲頭發已白,眼長魚尾紋。史書中每每以“宵衣旰食”形容朱由檢,意思是勤于政事,天不亮就穿起衣來,很晚了才吃飯。

朱由檢生活極為儉樸,貼身衣服上打了好多補丁,以至于上朝時走路都不敢走快,害怕補丁露出來有失帝王體面。他不追求安逸生活,不需要宮女伺候洗臉、洗腳,宮廷中陳設極簡單,沒有華麗裝飾。

如此勤政、勤學、勤儉的皇帝,在中國兩千年歷史中也不多見。

更何況朱由檢很有個人魅力,據見過他的朝鮮使臣記載,朱由檢膚白濃眉大眼,身材修長氣質佳,待人彬彬有禮。朱由檢還文武雙全,善于騎射、膺力過人,能在馬上揮舞二十斤軍器,開三石強弓。朱由檢射箭百發百中,有一次在西苑游玩,用彈弓擊落兩只飛鳥,左右皆呼“萬歲”。

“寂寞”二字也是適合朱由檢的,朱由檢孤獨無助,五歲喪母,九歲喪父,十七歲時唯一的兄長朱由校去世。朱由檢常感嘆沒有能臣忠心輔佐,最為倚重的楊嗣昌也在帝國即將崩潰時畏罪而亡。《紅樓夢》第三回介紹林黛玉時說:

年又極小,上無親母教養,下無姊妹兄弟扶持。

此處有脂批:

可憐,一句一滴血,一句一滴血之文。

朱由檢十七歲就要獨自挑起危機四伏的大明江山,面對的是一幫欺他年少無知、各懷鬼胎的朝臣,沒有母親、兄弟幫扶,沒有可信賴的能臣輔佐,帝國崩塌的聲音不斷傳入京城時,一向兢兢業業、殫精竭慮的年輕天子,除了憤怒、抓狂、痛哭流涕,尊為皇帝竟然無計可施,想到這些,如何不讓朱明遺民心中滴血。

更讓無數遺民感動不已的,是“君王死社稷”的悲壯結局。

李自成即將攻入紫禁城時,朱由檢派人將皇子護送出宮,命皇后嬪妃們全部自殺,然后又來到兩個女兒面前,發出“何故生在帝王家”的感嘆,揮劍將兩個女兒砍死(長平公主被砍一臂暈厥,后來被救活)。

處置完家人后,寫下血書:

朕死,無面目見祖宗,以發覆面,任賊分裂,勿傷百姓一人。

然后身著素服、以發覆面,自縊于煤山之上。

明朝遺民為懷念崇禎皇帝,將其化身為“朱天菩薩”,在江南地區受到廣泛崇奉。崇禎自縊的三月十九日為朱天菩薩誕辰,其形象左手持“日”字,右手持“月”字,合而為“明”;又或一手持環,代表自縊的繩子,一手持木棍,代表上吊的樹,腳踩一小山,代表煤山。

在《紅樓夢》中,作者將這個可為堯舜的皇帝,化身為“秉絕代姿容,具希世俊美”的林黛玉,林黛玉又是絳珠仙子,“絳珠”既是血淚,絳珠仙子以淚報答神瑛侍者,便是說崇禎皇帝以一腔血淚死社稷的悲壯結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夏河县| 阳曲县| 嘉荫县| 焉耆| 白河县| 五寨县| 宁安市| 马公市| 南江县| 随州市| 桐城市| 镇宁| 醴陵市| 兴化市| 宝应县| 德惠市| 兴国县| 乐昌市| 浙江省| 南充市| 曲麻莱县| 武强县| 庆云县| 疏附县| 福州市| 曲靖市| 安仁县| 焉耆| 晋城| 阿坝县| 蒙山县| 察隅县| 海伦市| 南陵县| 常熟市| 高青县| 斗六市| 即墨市| 西林县| 景泰县| 商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