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歷親政期間發生的最大事情莫過于曠日持久的國本之爭,以及由此引發的延綿不絕、乃至一直波及到南明的政治動蕩。
這段歷史必然要在《紅樓夢》中有所體現,但作者并未在秦可卿身上隱寫這段復雜的歷史,而是采用了借古喻今的方式,將歷史隱藏在以秦可卿為主角,賈珍、賈蓉、賈薔、焦大等人為配角的一出大戲之中。
把需要隱寫的歷史藏在戲劇的劇目中,這種手段在前面的解析中我們已經屢次遇到,借《雙官誥》中誤傳馮瑞死訊回鄉,隱寫誤傳洪承疇殉國之事;借《玉簪記》中陳妙常精通音律,以此隱寫潞王朱常淓擅長琴藝。后面還會看到《八義記》中周堅受趙朔之恩替趙朔受死,隱寫北太子案中崇禎太子的結局,等等。
《紅樓夢》其實是在秦可卿身上,把戲劇《長生殿》重新演繹了一遍,以之隱喻朱鄭愛情引發的政治亂局。
《長生殿》講述的是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長生殿》是四大古典戲劇之一,也是《紅樓夢》成書時代最有影響力的戲劇。據紅學家們分析,《紅樓夢》的創作受到過《長生殿》深刻影響。甚至“誰是《紅樓夢》作者”這個謎題的諸多候選答案中,洪昇(洪思昉)也是排名靠前的一個。
熟悉《紅樓夢》的人很容易把秦可卿與楊貴妃聯系在一起:
秦可卿的臥室中掛有一幅唐伯虎的《海棠春睡圖》,這幅圖畫的是貴妃醉酒的情形,楊玉環喝醉酒,鬢亂釵橫,唐明皇笑日:“豈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耳!”——這幅畫將秦可卿的身份與楊貴妃聯系起來。
楊貴妃最后被賜死,以一條白綾自縊。《紅樓夢》中沒有寫秦可卿死因,但在秦可卿判詞的前面,有一幅“有一美人懸梁自盡”的畫,暗示秦可卿自縊而亡。
焦大罵“你們爬灰的爬灰,養小叔子的養小叔子”,其實說的都是秦可卿。
秦可卿與老公公賈珍有私情,這是確鑿無疑的事情。從賈珍在秦可卿死后如喪考妣、“恨不得替他去死”的表現來看,兩個人有著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
楊玉環本是李隆基的兒媳婦,但被李隆基看上后便召入宮中立為貴妃,開啟了一曲蕩氣回腸的悲歌。
秦可卿養小叔子,是說她和賈薔有私情。
賈薔相當于是賈珍的養子,“比賈蓉生的還風流俊俏”,“那些不得志的奴仆們,專能造言誹謗主人,因此不知又有了什么小人詬誶謠諑之辭”,賈珍就讓賈薔搬出寧府了。
“那些不得志的奴仆們”自然包括焦大,“造言誹謗主人”“詬誶謠諑之辭”自然就包括“爬灰”、“養小叔子”等語,可見焦大口中的“養小叔子”便是說秦可卿與賈薔有曖昧關系。
賈薔與秦可卿的私情映射了楊貴妃和安祿山的曖昧關系。楊貴妃與安祿山是否有私情這是一樁疑案,但從《紅樓夢》中“安祿山擲過傷了太真乳的木瓜”一語來看,作者是默認二人有私情的。
安祿山認楊貴妃為干娘,也就相當于是李隆基的干兒子,而賈薔是賈珍的養子。安祿山是突厥人,屬于“戎羌”,賈蓉、賈薔二人的名字取了“戎羌”的諧音。可見賈薔就相當于《長生殿》中的安祿山。
《海棠春睡圖》、扒灰、養小叔子、自縊,作者用這些符號就是告訴讀者:寧國府上演了一出《長生殿》的大戲。
紅學家土熱默先生在《紅樓夢與經典戲劇》一書中論述過秦可卿與《長生殿》的關系,其中有這樣一條信息:
《長生殿》中楊貴妃縊死馬嵬坡后,她的兩個侍女念奴和永新,一個自殺殉葬,一個守墓看墳,后又流亡金陵。所以《紅樓夢》中也讓秦可卿的兩個丫鬟,一個觸柱而亡,一個做義女伴靈。所寫這些,無非讓讀者在她身上看出楊貴妃的影子而已。
筆者查看了《長生殿》原文,并未找到侍女殉葬情節,大概因為楊貴妃演繹出來的故事有非常多不同版本,土熱默先生接觸到的版本有此情節。如果這條信息屬實,那么就進一步證明了《紅樓夢》就是以寧府為戲臺,把《長生殿》重新演繹一遍。
《紅樓夢》作者花這么多心思把《長生殿》搬到寧國府,就是因為李隆基、楊玉環對李唐王朝的影響,與朱翊鈞、鄭夢境對朱明王朝的影響,有太多相似之處。
唐明皇開創開元盛世,是唐朝最鼎盛的時代。明神宗身處萬歷中興,是明朝最繁榮的時期。
楊玉環、鄭夢境都是貴妃,都是“三千寵愛在一身”。
李隆基、朱翊鈞遇到他們的真愛后,都開始沉溺于酒色歌舞,“從此君王不早朝”。
唐明皇、楊貴妃有長生殿盟誓,明神宗、鄭貴妃有大高玄殿私約,所謂“詞中有誓兩心知”。
李楊愛情、朱鄭情緣都導致了嚴重的君臣對立,兩個皇帝都是“君王掩面救不得”,唐明皇無法保住愛妃的性命,明神宗無法履行自己的誓言。
李楊愛情激起了安史之亂,大唐王朝自此一蹶不振;朱鄭情緣引發國本之爭,大明王朝由此走向滅亡。
.......
我們再來看秦可卿的判詞和判曲《好事終》,既是描寫李楊,也在評述朱鄭:
“擅風情,秉月貌,便是敗家的根本”,楊玉環的羞花之貌,鄭貴妃的絕代風華,成為唐、明兩個王朝衰亡的根由。
“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李隆基與楊玉環的兩情相悅,朱翊鈞和鄭貴妃的海誓山盟,使得兩個君王開始沉迷享樂,最終成為兩個盛世走向沒落的誘因。
“宿孽總因情”,兩個帝王的愛情,是誘發了兩個王朝衰落的“宿孽”。
可見《紅樓夢》正是借用李隆基、楊玉環的愛情故事,隱喻朱翊鈞和鄭夢境的風流公案引發的明末政治危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