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秦可卿·宿孽總因情(1)四大奇書
- 紅樓密碼
- 洪思
- 1575字
- 2025-04-02 11:44:06
明末小說家馮夢龍曾將《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金瓶梅》四部書稱為四大奇書,這是被明末文人廣泛認(rèn)同的結(jié)論。
《紅樓夢》創(chuàng)作時,顯然有同時向四部奇書致敬的意圖,略述如下:
1.《金瓶梅》
《紅樓夢》深受《金瓶梅》影響,這已經(jīng)是數(shù)百年來學(xué)界共識。這里略摘錄幾位清代文學(xué)家的評述:
張其信:從《金瓶梅》脫胎,妙在割頭換象而出之。
諸聯(lián):《紅樓夢》本脫胎于《金瓶梅》,而褻之詞,淘汰至盡。
蘇曼殊:論者謂《紅樓夢》全脫胎于《金瓶梅》,乃《金瓶梅》之倒影云,當(dāng)是的論。
足見《紅樓夢》與《金瓶梅》一脈相承。
2.《西游記》
《西游記》開頭講的是:
那座山正當(dāng)頂上,有一塊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圍圓。
《紅樓夢》開頭則講:
于大荒山無稽崖練成高經(jīng)十二丈、方經(jīng)二十四丈頑石三萬六千五百零一塊......只單單的剩了一塊未用。
《西游記》中的石頭“日精月華,感之既久,遂有靈通之意”,化為石猴,成為一部書的書膽。《紅樓夢》的石頭“經(jīng)煅煉之后,靈性已通”,再經(jīng)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大施幻術(shù),化為通靈寶玉,成為貫穿全書的線索。
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兩個名字,明顯來自《西游記》全書第一句話:
詩曰:混沌未分天地亂,茫茫渺渺無人見。
足見《紅樓夢》開篇就借鑒了《西游記》的諸多意象。
3.《水滸傳》
《水滸傳》一開頭便講洪太尉砸開鎮(zhèn)鎖“三十六員天罡星,七十二座地煞星”的石碣,于是一百單八個魔君紛紛降世禍亂人間,到梁山泊大聚義時魔星們又聚在一起,天降石碣排列了一百單八將之座次。
《紅樓夢》顯然借鑒了“魔君降世”和“好漢排行”的模式。《紅樓夢》第一回在甄士隱的夢境中,由一道一僧說出一干“風(fēng)流孽鬼”降世造劫之事:
如今現(xiàn)有一段風(fēng)流公案正該了結(jié),這一干風(fēng)流冤家,尚未投胎入世。
原來近日風(fēng)流冤孽又將造劫歷世去不成?
待這一干風(fēng)流孽鬼下世已完,你我再去。如今雖已有一半落塵,然猶未全集。
這干風(fēng)流孽鬼,自然是指金陵十二釵正、副、又副冊上的一干人等。甄士隱從夢境中出來后,又遇到癩頭和尚和跛足道人,跛足道人說:
三劫后,我在北邙山等你,會齊了同往太虛幻境銷號。
可見最終這些風(fēng)流冤孽還要再次在北邙山會齊,如同梁山大聚義一般。而且可以肯定,《紅樓夢》后面還要出現(xiàn)一個類似“一百單八將”排行榜的“警幻情榜”,還要排定《紅樓夢》人物的名號、座次。這在脂批中已有多處提示:
至末回警幻情榜,方知正副、再副及三四副芳諱。
后觀情榜評曰“寶玉情不情,黛玉情情”
按警幻情榜,寶玉系“情不情”。
而且一如《水滸傳》排行榜每個人都有星宿名一樣,警幻情榜中的人物都有一個情號,黛玉的情號是“情情”,寶玉是“情不情”,根據(jù)《紅樓夢》回目中對人物的描述來看,寶釵的情號可能是“情時”或“無情”,晴雯是“情勇”,探春是“情敏”,迎春是“情懦”,襲人是“情賢”等等。
至于情榜人數(shù),紅學(xué)界有三十六人、六十人、一百零八人等不同說法,但不管情榜人數(shù)多少,《紅樓夢》中“風(fēng)流冤孽造世歷劫”,會齊后在太虛幻排列情榜,這個模式明顯借鑒于《水滸傳》。
4.《三國演義》
《紅樓夢》與四大奇書中的《金瓶梅》《西游記》《水滸傳》有如此顯著的關(guān)聯(lián),與《三國演義》卻似乎沒有瓜葛。或許作者暗含了這樣的隱喻:
《三國演義》講的是漢室衰微,天下大亂,諸葛武侯匡扶漢室而不得的小說。這本《紅樓夢》也是一本隱寫朱明衰亡的《明清演義》,以抒發(fā)“武侯之三分,武穆之二帝,二賢之恨,及今不盡”的感慨。
巧合的是,《三國演義》開始于184年的黃巾軍起義,終于280年東吳歸晉,時間跨度96年。《紅樓夢》在影射歷史的時間跨度上,似乎也在和《三國演義》保持一致。《紅樓夢》的十四副圖讖,是借用《推背圖》之法隱喻明末清初的歷史,這十四副圖涵蓋的范圍,上至隆慶、下迄永歷,從隆慶皇帝登基(1566年)到朱由榔被縊死(1662年),時間跨度也正好96年。
傳國璽是貫穿《三國演義》的一條重要線索,影射傳國璽的賈寶玉則是《紅樓夢》的男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