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一手二牘《五美吟》(3)一聲二歌,一手二牘
- 紅樓密碼
- 洪思
- 2788字
- 2025-04-02 11:15:27
戚蓼生在“戚序本《紅樓夢》”的序言中,將《石頭記》描述為“絳樹兩歌,黃華二牘”,意思是說:
歌女絳樹能同時唱兩歌,一聲來自喉嚨,一聲來自鼻腔;書法家黃華能同時寫兩個簡牘,左手楷書,右手草書。
接著戚蓼生又說:現而今有人能一聲而唱兩歌,不用分喉鼻,一手書寫兩牘,不用分左右,這種萬萬不能有之奇事,不可得之奇,竟然備于《石頭記》一書!
《五美吟》就淋漓盡致體現了“一聲二歌,一手二牘”的奇妙技藝。
《五美吟》表面上在撫今追昔,回溯五個美人的往事,并且還能在古人詩作上推陳出新,如小說中薛寶釵評價這幾首詩說:“翻古人之意”“各出己見,不與人同”“命意新奇,別開生面”。
更絕的是《五美吟》表面是在追溯美人事跡,但實際上是追溯南明五位君王的經歷。
《五美吟》使用的手法,其實也是《紅樓夢》貫穿始終的寫作手法,例如十二釵的判詞、判曲,表面上是預言小說人物的命運,實際是概括歷史人物的功業。
《五美吟》中形容女子的詞匯,其實都是形容英豪,如“一代傾城”“驚艷絕人”“紅顏薄命”等,以女子喻英杰的手法《紅樓夢》貫穿全書。
在楔子中,作者就一再強調“然閨閣中歷歷有人”,“我這半世親見親聞的幾個女子”,“我堂堂須眉誠不若彼裙釵”,而作者所言的閨閣女子,就是明末歷史風云中的王孫公子、俊杰英雄、詞人騷客,作者所謂為閨閣立傳,其實就是為豪俊們立傳。
對此作者自然有一番道理。
作者借賈雨村之口,講過一套天地正邪之氣的理論,說秉天地之正氣則為大仁,如堯,舜,禹,湯;秉天地之邪氣則為大惡,如蚩尤,共工,桀,紂。
作者又借寶玉之口說“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鐘于女兒,須眉男子不過是些渣滓濁沫”,可見在作者理論框架中,女子秉天地之正氣,男子受天地之邪氣。作者又說“受氣清濁,本無男女之別”,就是說其人本身的男女之別就不重要了。
《紅樓夢》中女子是天地正氣的象征,所以寶玉說“這女兒兩個字,極尊貴、極清靜的,比那阿彌陀佛、元始天尊這兩個寶號還要尊榮無比的呢”,就是說秉天地正氣者極尊貴、極清靜,又說“見了男子,便覺得濁臭逼人”,就是說受天地邪氣者濁臭逼人。
為什么作者會以男女喻天地的邪正之氣呢?筆者認為,索隱派的一個觀點非常有道理。
清初推行剃發易服之時,有“男從女不從”的規定,男子必須剃光前顱頭發,留一個金錢鼠尾辮,衣服必須穿立領、對襟、盤扣的滿人衣服。但是女子可以保留漢家頭飾,衣服可以保留交領、右衽、無扣的漢家服飾。
所以女子代表了漢文化,故言“見了女兒我便清爽”,男子代表滿文化,故言“見了男子便覺得濁臭逼人”。
這應該就是《紅樓夢》用女子喻英雄的文化根源。
《紅樓夢》能實現“一聲二歌,一手二牘”,一個關鍵技巧就是使用那些具有雙重含義的詞匯。
就拿《五美吟》來說:
“重瞳”可以解讀為項羽,也可以解讀為李煜;“頑福”即可以解讀為深厚的福德,也可以解讀為生性頑劣的福王;再如“虞兮”可以解讀為“虞姬呀”,但“虞”本身有“憂慮”的意思,如韓愈詩“朝廷高枕而無虞”,所以“虞兮”也可解讀為“憂慮呀”。
對于詩句中有一些難以雙重解讀的詞匯,如“浣紗”“烏騅”“畫工”“石尉”“楊公”,如果失去這些關鍵詞,也就失去那幾個美人故事的特色,對于這些詞匯,就只能取其寓意了。
了解了這些“一聲二歌”的手法,我們就可以對《五美吟》做全面解讀了。
第一首《西施》
這首詩表面看是對“東施效顰”這個故事做了新的解讀,不要笑話“效顰”的東施,她能安享晚年,西施雖然絕代風華,卻紅顏薄命。
實際是描寫朱以海的命運。
一代傾城逐浪花,吳宮空自憶兒家
【正解】一代傾城的美女嬉戲浪花,在吳國宮殿中寂寞的回憶家鄉;
【別解】一代雄主一生逐浪而居,在吳越行宮中感懷少時飫甘饜美之日。
效顰莫笑東村女,頭白溪邊尚浣紗
【正解】莫嘲笑效顰的東村女,頭發白了依然能在溪邊浣紗
【別解】莫笑我在東吳偏隅之地,有些尷尬的稱任監國,至少我還能回歸平凡生活,做到白頭善終。
第二首《虞姬》
這首詩說的是黥布、彭越兩人投降了劉邦,但最后還落得了一個被劉邦剁為肉泥的下場,與他們相比,虞姬在楚帳中飲劍而亡,不是很好的結局嗎?
這首詩實際是感嘆潞王朱常淓投降后還落得身首異處的下場。
腸斷烏騅夜嘯風,虞兮幽恨對重瞳
【正解】夜風嘯嘯,烏騅發出斷腸的嘶鳴,虞姬抱著一腔幽怨對著楚霸王項羽。
【別解】夜風嘯嘯,戰馬嘶鳴(指清軍杭州圍城,形勢緊迫),憂慮呀,面對如李煜一般的昏君,一腔幽恨。
黥彭甘受他年醢,飲劍何如楚帳中
【正解】與其像黥布、彭越一樣,投降之后仍被剁為肉泥,虞姬在楚軍營帳中飲劍而亡,這不比黥彭的結局更好嗎?
【別解】潞王與其像黥布、彭越一樣,投降之后仍被斬殺,楚王朱華堞在軍帳中飲劍而亡,這不是更好的結局嗎?
第三首《明妃》
這首詩講的是王昭君的故事。說的是漢元帝讓畫工毛延壽給妃嬪們畫像,再根據畫像美丑召幸。于是毛延壽就向妃嬪們索取賄賂,給錢多的就畫得美,給錢少的就畫得丑。王昭君不肯賄賂毛延壽,于是無緣得見漢元帝。后來匈奴單于索取美女,漢元帝就在畫像中挑了最丑的一幅,見到王昭君真人后,才發現其貌傾國傾城,遂后悔不已。
這首詩實為感嘆隆武帝朱聿鍵身為一代英主卻不能有所作為。
絕艷驚人出漢宮,紅顏命薄古今同
【正解】絕艷驚人的昭君離開漢宮,卻像古代的美人一樣紅顏薄命。
【別解】皇宮中出了一個精圖治的英明君主,只可惜這是個薄命王朝。
君王縱使輕顏色,予奪權何畀畫工
【正解】即便君王不好美色,又怎能把選擇妃嬪的權力交給畫工呢?
【別解】縱然君王不貪好酒色,怎耐何把生殺予奪的權柄交付到了權臣手中?
第四首《綠珠》
這說的是西晉富甲天下的石崇(官至南蠻校尉,故世稱石尉)有個寵妾綠珠,被依附司馬倫的孫秀看中,向石崇求取遭到拒絕。于是孫秀構陷石崇,司馬倫派兵來抓捕石崇,綠珠便從高樓上跳下殉節,石崇亦被殺。
這首詩實為感嘆昏聵的弘光皇帝朱由崧的詩作。
瓦礫明珠一例拋,何曾石尉重嬌嬈
【正解】富可敵國的石崇把珍珠像瓦礫一樣拋棄,他何曾珍視過自己的侍妾呢?
【別解】君王把南京的官員、百姓統統拋下,他何曾愛惜過自己的臣子呢?
都緣頑福前生造,更有同歸慰寂寥
【正解】因為前生積累下深厚福德,所以有侍妾愿意為他殉節
【別解】生性頑劣的福王因為有祖上蔭護得以繼承大統,于是有無數忠誠的臣子甘愿為之殉節。
第五首《紅拂》
隋朝宰相楊素府中有個侍女,因經常持紅拂立于楊素身旁而稱為紅拂女。年輕的李靖一度潦倒,來投靠垂垂老矣的楊素卻沒被重視,但紅拂女觀其談吐不凡,便一心投靠,成為李靖的紅顏知己,終生追隨李靖。
這首詩說的是李定國效忠永歷皇帝朱由榔這段歷史。
長揖雄談態自殊,美人巨眼識窮途
【正解】高談雄辯,風度不凡,美人用慧眼識得窮途末路的英雄
【別解】高談雄辯,風度不凡,英雄用慧眼識得窮途末路的帝王
尸居余氣楊公幕,豈得羈縻女丈夫
【正解】楊素已經形同死尸,只剩一口氣了,哪里束縛得了女中豪杰呢?
【別解】孫可望眾叛親離,只剩一口氣了,哪里束縛得了李定國這樣的英雄豪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