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炭窯
- 讓你砍樹,你練出萬丈金身
- 飛在天空
- 2741字
- 2025-05-01 17:29:22
陳求安在柴班老老實實、按部就班地過著日子。每天雷打不動的聞鐘而起,上山砍樹,回莊劈柴。
論砍樹,他砍得快,就向彭響提議,樹由他來砍,其他人只需鋸成一截一截就好。
這個提議得到大家同意。畢竟鋸樹比砍樹相對來說輕松一些,也安全一些。
這樣做,陳求安也能保證自己足夠的砍伐數量,獲取壽元。
回到山莊后,陳求安很識趣,沒有因為自己劈柴劈得快而多劈。你多劈了柴,讓其他雜役怎么辦?
這點人情世故,陳求安還是知道的。
他控制著速度,沒有提前劈完,也沒有比別人劈得太多。只是殺稍微劈多幾根柴,僅此而已。
起初,砍柴雜役們也很擔心陳求安會多砍多劈,看到陳求安如此會做人,大家都滿意了。至少以后上山砍樹時,他們只需多帶兩把鋸,活輕松不少。
班頭彭響也很滿意,不用擔心自己位置被陳求安代替。
就這樣過了半個多月,陳求安劈柴的速度開始有了變化。先是比別人快一點砍完自己的份額,慢慢的開始往炭班那邊跑。
雜役們分工不同,住宿卻是一起,吃飯也在同一個食堂。陳求安對不是柴班的雜役一樣熱情打招呼,見人都能聊兩句。這些日子,炭班的人也都認識他。
他假裝無事來到炭房,和雜役們打招呼。漸漸地幫忙干點活,炭班的雜役們也逐漸習慣陳求安來炭班幫忙。
炭班班頭佟德來,五十多歲,頭發已然花白。他好喝酒,對陳求安來炭班的目的心知肚明、猜出一二。
他沒有阻止陳求安來幫忙,這對他、對炭班的雜役沒什么損失。如果阻止,反而遭炭班的雜役記恨。
他猜測陳求安是想學燒制炭的手藝,否則閑著沒事來炭班做什么。傳言陳求安進入齊丹山莊當雜役,是為了學煉丹。只是因為年紀偏大,想成為砍柴雜役后再想辦法。
只是,陳求安應該去燒火班幫忙才對。來他的炭班,就算學會如何燒制好炭,難道煉丹師就會看重你?
佟德來有點想不通陳求安是怎么想的,反正他不打算教陳求安。怕教會徒弟,餓死師父。
燒制好炭的手藝,可不是看看就能偷學會的。否則,這么多年,他手下的雜役早就有人能頂替他的位置。
如此,時常來炭班幫忙,日子又過去近一個月。陳求安覺得已經看得差不多,反復多次沒有遺漏,就消耗一年壽元進入武煉空間,想嘗試在武煉空間里學燒制炭。
武煉空間名為武煉,燒制炭并非修煉武道。他不知可不可以,只能先嘗試再說。
進入武煉空間,按照齊丹山莊炭房的炭窯開始構建出炭窯。只是,炭窯可以構建出來,也可以構建出木頭放進去燒制炭。
但是,僅此而已。
并不能燒制出炭。就算出來,也只是他假想出來的炭。
陳求安明白了,武煉空間,只對他自身的修煉有效。既然想利用武煉空間練習燒制木炭不成,那想要利用武煉空間練習煉丹,想必也一樣不行。
一時間,陳求安沒了優勢。如果還有優勢,那就是他可以利用自己綿長的壽命,慢慢折磨嘗試。
他嘗試著,借發薪俸的日子,請佟德來去喝了一頓。結果,佟德來酒喝了,菜吃了,卻是東扯西說不愿教他燒制木炭。
雖然如此,陳求安并沒有馬上不去炭班那邊幫忙。
這日,陳求安劈完柴,又要去炭班,被彭響叫住:
“楚凡啊,你不用去啦,若是能看得明白,那老東西早被人替了。你想學燒制木炭,他不會教。我告訴你,他師父叫駱祥安,住在城西十里外的小石子村。你去打聽打聽,看他還在不在。或許花上幾兩銀子,他能教你。”
陳求安微微一愣,對彭響行禮:“多謝班頭。”
他看看天色不算晚,便和彭響說了一聲,出齊丹山莊往城西趕去。
小石子村,他知道。來齊濟城后,曾花了一個月時間熟悉齊濟城周邊地形,也知道齊濟城周圍的村莊分布。
來到小石子村,向人一打聽,才知道駱祥安早死了。村里人知道駱祥安早年在齊丹山莊燒制木炭,年老后身體不行回來。他咳嗽不停,一年后就死了。
此時,已是夕陽時分。各家各戶都有人從田地里回來。有人往村外一指,對陳求安道:
“那樣瘦個子,就是駱祥安的孫子。”
陳求安給了對方十文錢感謝,打聽了駱祥安孫子叫駱長安,就過去與駱長安行禮打招呼。
“在下楚凡,見過駱哥。”
駱長安奇怪地打量陳求安:“我不認得你。”
“我聽聞駱哥的爺爺懂燒制木炭,想來拜師學藝。不曾想……不知駱哥可會燒制木炭?能否教我?我可交學費。”
駱長安聽陳求安提到他爺爺,眉頭微皺,直到最后聽到學費,神情有所驛動。
“你愿交多少學費?”
陳求安也不知該多少。他想了想,說道:“武館收徒,最少七兩銀。燒制木炭的手藝比不了習武,我……愿出二兩銀。”
駱長安思索了好一會兒,才道:
“二兩銀,我可以教你。但,其實我也只是小時候見過、跟著我爹燒制過幾次。之后我爹就再也不讓我碰。他還說,我爺爺臨死前讓我爹和子孫后代皆不再碰……”
說到這里,駱長安目光看向遠處,似乎在回憶:
“我爹死得早,他曾告誡我就算沒錢,也不要碰。說燒制木炭,折壽。你看我,都老老實實種田,你還要學嗎?”
陳求安知道為什么,不戴口罩粉塵入肺,很難醫治。像齊丹山莊的炭班,有七個炭窯,一天燒一窯,七天一個周期,保證每天出炭。
“學。”陳求安有壽元解毒,應該沒問題。
駱祥安收了陳求安二兩銀子,帶陳求安回家,拿出一本發黃的冊子給陳求安。陳求安翻開,是手寫的燒制木炭之法。
“這是我爺爺年輕時所寫,你拿走吧。”
又帶陳求安去看他爹以前建的炭窯。這炭窯廢棄多年,不知道的會誤認為是墳墓。
“這個是洞口,不需要太大,能放進木柴進去就行。木柴放進去,一定要填滿,這個是關鍵。木柴擺放要統一,要么全都豎著放,要么全都橫著放。我爺爺說,最好全都豎著放,因為這樣只有一個方向,叫頂天立地……”
他鉆進炭窯里,招呼陳求安也進去,陳求安跟進去。見他指著地下一個洞口道:
“這是出煙口,通向煙囪。出煙口一定要在底下,甚至可以挖坑成洞連接煙囪。這是第一點。第二點就是出煙口一定要對著進火口。進火口在上面進火,火燒過來從底下出去,這樣所有柴都能過火。如果出煙口在上面,火就只燒上層……”
陳求安聽得了然,這是對流。駱長安看到陳求安在看進火口,說道:
“你別看出煙口比進火口大,但其實煙囪的通道大小與進火口的通道大小要一樣……”
兩人出去,駱長安指著洞口旁一個小洞說道:
“這個就是燒火坑,朝向來風的方向。火坑里面的上方,有一個通道如煙囪一樣向上,然后在上面通進窯里,形成進火口……”
陳求安點頭表示明白,熱氣流上升,風吹過來將火焰帶上去,從上方進入炭窯。
接下來,駱長安講了如何封洞口,怎么看煙,在煙囪上方放兩根小樹枝觀察水氣的小技巧,何時移除火坑的火,要不要補火,何時封火坑,封煙囪……
不聽不知道,一聽才知道還有許多小技巧小竅門。如果不懂這些,也能燒出木炭,但時好時壞,保證不了品質……
眼看太陽下山,陳求安辭別駱長安匆匆往齊濟城趕。見四下無人,他施展輕身功法,倒不用擔心趕不回去。
回到齊丹山莊,見到彭響,陳求安奉上二錢碎銀表示感謝。
“楚凡,我看好你,爭取早日成為燒火童子。”彭響得了二錢碎銀,臉上美滋滋。
在他心里,陳求安就是個不安分的人。砍樹劈柴又有絕活,能趁早將陳求安送走最好。
誰,又沒點自私的小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