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打不罵,讓孩子自覺寫好作業
- 秋言
- 2149字
- 2025-04-17 19:06:24
第一章 無效陪寫正在毀掉孩子學習的內驅力
家長陪寫作業的六大誤區
《小學生寫作業壓力報告》顯示,我國91.2%的家長有過陪寫作業的經歷,其中78%的家長堅持每天陪娃寫作業。然而,在這樣龐大的陪寫家長人群中,有很多人卻會陷入以下陪寫誤區。
誤區一:陪寫等于看著寫作業
很多父母會說,“我不看著,根本別指望他會主動寫作業”。
事實上,看著是一種監視行為,是家長不相信孩子自己會主動寫作業的一種制約手段,反映出來的底層情感是不信任。
當孩子感受到來自父母的不信任,他首先會被沮喪和緊張的情緒占據,真正分攤到寫作業的心思很少,那么你就會發現這個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小動作不斷,磨蹭,一問三不知,剛講過的題轉頭就忘。
真正的陪寫一定不是指監視,而是幫助孩子做好規劃,引導他們自主完成作業。
誤區二:嘮叨對孩子寫作業有幫助
有些家長在陪伴孩子寫作業的過程中,總是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不斷地對孩子無休止地嘮叨。一會兒提醒孩子坐姿要端正,一會兒又強調要認真寫字,一會兒又批評孩子粗心大意,總是有說不完的話。無休止地嘮叨不僅會讓孩子感到非常煩躁,還會分散他們的注意力,從而影響他們的學習效率。
家長應該學會適時地閉嘴,讓孩子在一個相對安靜的環境中學習,這樣才能真正幫助他們提高學習效率。
誤區三:不停地數落孩子
一個九歲孩子的媽媽說,最近跟兒子的關系因為寫作業已經惡化到了冰點,她只是問一句“作業寫完了嗎”,兒子就摔東西、砸門,面對這種情況,她已經不知道如何正常跟兒子交流,因為她甚至不能提“寫作業”這三個字,一提就會接收到兒子爆發式的反饋。
在這位媽媽的描述下,我們看到的是一個脾氣暴躁的問題少年。
然而事實并非如此。
少年還是那個少年,辛苦上了一天班的媽媽回到家,看到正在看電視的孩子,問他:“作業寫完了嗎?”
“還……還沒有,媽媽。”
“沒寫完還有心思看電視,你就是這么讀書的?”
又是一天回到家,不等媽媽問,孩子高興地說:“媽媽,我作業寫完了,所以才看電視的。”
“天天就知道看電視,寫完了不會多檢查幾遍嗎?明天的功課預習了嗎?成天就知道玩,將來能有什么出息!”
要是媽媽回家的時候孩子還在寫作業,媽媽就數落孩子磨蹭,作業這么晚還沒寫完。
于是某一天,當媽媽再問作業有沒有寫完的時候,孩子砸了手機,轉身進房間,一腳踢上了門。
媽媽或許還在疑惑孩子怎么突然這樣了。
其實,孩子每一個呈現的表象,都是沉淀在內心世界的心理反饋,長時間的言語打擊,讓他得不到積極情緒注入,心里就會憋屈苦悶,久而久之,他只能用自己的方式向外界表達他的不滿。
這個媽媽其實也不是天生愛數落別人,只是工作了一天又忙又累又受氣,回到家就會不自覺地言辭不善。
家長切忌把工作情緒帶到家里,否則可能無意間就會對孩子造成心理傷害。
誤區四:暴躁發火、情緒崩潰
家長群里一句話廣為流傳:“不寫作業,父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真不是家長天生暴躁,實在是和孩子的思維不在一個頻道,就像雞同鴨講、對牛彈琴。
一道題講一遍不會,家長還能笑著說:“寶貝,那媽媽再給你講一遍。”講兩遍、三遍還不會,家長就會火氣上躥。當十幾遍講下來,孩子依舊不會做時,家長就會控制不住自己,手拍桌子,指著題目吼道:“說了多少遍,小明先走半小時,小強的出發時間要減去三十分鐘!”
“可是,媽媽,小明為什么不等小強一起走呢?”
已經掌握某種技能的人,總會覺得這是常識,那也是常識,無法體會未知者要理解這個技能的痛苦。對于成年人來說,“1+1=2”毋庸置疑,但對于孩子來說,需要不斷理解才能明白。
越是輔導低齡的孩子寫作業,家長暴躁發火的概率越高,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學習的內容比較基礎,帶回家的作業相對簡單,這時以家長的知識儲備量應對孩子的作業,簡直是小兒科,家長從而產生高高在上的優越感,認為孩子“怎么這么簡單就是不會”“教了這么多遍怎么還學不會”。
家長陪寫作業,控制不住暴躁發火、情緒崩潰,真的是因為孩子太笨嗎?
有沒有可能是家長教得不好?沒有告訴孩子“1”是什么,上來就講“1+1=2”。
暴躁發火的家長或許需要反思是否自我優越感太強。試著站在孩子的知識層面看待問題,能平息大部分怒火。
誤區五:以培養獨立性為名放手不管
培養孩子獨立寫作業并不意味著對孩子的學習完全放手不管,獨立性之所以需要培養,就是因為孩子還不能獨立自主地去做這件事。英國哲學家亞當·斯密認為人的本性是懶惰的,努力學習完成作業是違反人性的。克服懶惰的過程,需要動力和毅力才能完成。
沒有一個孩子是天生愛寫作業、不愛娛樂的,在他還沒有找到學習和寫作業的興趣,沒有養成獨立自主完成作業的習慣的時候,家長如果對孩子寫作業放手不管,孩子會更加放飛自我,只想玩樂,然后導致學習困難、成績下滑,找不到學習的樂趣,形成惡性循環。
培養孩子的獨立性不意味著完全放手不管,從“管”到“不管”需要方法和時間來過渡。
誤區六:幫孩子檢查作業
月月是一名三年級的小學生,每次完成作業,媽媽都會幫她檢查并糾正她所有的錯誤。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月月的成績卻下滑了,因為考試時沒有人幫她檢查試卷上的錯漏。
家長幫孩子檢查作業會讓孩子失去自我檢查、反思的機會,讓孩子不能對自己的學習成果有所了解,時間長了,還會讓孩子產生依賴心理。
孩子未來的路很長,陪寫作業只是其人生中短暫的一段旅途,家長不要陷入陪寫誤區。了解陪伴的真正目的,讓孩子健康成長,助力他成為更好的自己,才是為人父母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