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篇 作戰篇

原文

孫子曰:凡用兵之法,馳車千駟,革車千乘,帶甲十萬,千里饋糧。則內外之費,賓客之用,膠漆之材,車甲之奉,日費千金,然后十萬之師舉矣。

其用戰也勝,久則鈍兵挫銳,攻城則力屈,久暴師則國用不足。夫鈍兵挫銳,屈力殫貨,則諸侯乘其弊而起,雖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兵聞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國利者,未之有也。故不盡知用兵之害者,則不能盡知用兵之利也。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糧不三載。取用于國,因糧于敵,故軍食可足也。國之貧于師者遠輸,遠輸則百姓貧;近于師者貴賣,貴賣則百姓財竭。財竭則急于丘役。力屈財殫,中原內虛于家,百姓之費,十去其七。公家之費,破車罷馬,甲胄矢弩,戟楯蔽櫓,丘牛大車,十去其六。

故智將務食于敵。食敵一鐘,當吾二十鐘;稈一石,當吾二十石。

故殺敵者,怒也;取敵之利者,貨也。故車戰,得車十乘已上,賞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車雜而乘之,卒善而養之。是謂勝敵而益強。

故兵貴勝,不貴久。故知兵之將,生民之司命,國家安危之主也。

譯解

孫子說:大凡用兵之法,輕車若具千輛,重車若具千輛,帶甲的兵就有十萬人,若饋送糧草于千里之外以供軍用,再加國內和軍中的用度、諸侯派來使者的費用、修飾器械的膠漆材料、整治車甲的油脂皮線等,每日須費用千金,然后才能興十萬兵。

及至和敵軍交戰,若日久才能取勝,必至兵器鈍弊、銳氣挫折;攻城若日久,必至人力殫盡;軍隊若久暴露在外,國用必至空虛不足。一至兵器鈍弊、銳氣挫折,人力殫盡,貨財虛竭時,諸侯必乘隙而起,此時雖有智能之士,也不能善為謀劃了!所以用兵若神速,雖拙無傷,若遲緩延久,雖恃機巧,亦不能成事。頓兵日久,而國家反受其利益,這是絕沒有的事!所以,不盡知道用兵的害處,就不能夠盡知道用兵的利益。

善于用兵的,一舉得勝,不用再召集兵士補充;軍出時載糧以行,回國時載糧迎迓,除此以外,在敵境時則掠食敵人,無須載糧饋送,所以載糧無有第三次。器用是取給于國中,糧食則資之于敵人,所以軍食可以常足不缺。國家用兵而致窮困,這是因為運輸太遠,耗費過甚的原故,遠道運輸,百姓自然窮困了;而近軍隊處的人民每將貨價抬高出售,如此百姓的財貨就虛竭了。百姓的財用既虛竭,丘井的服役更形急迫。力屈財盡,住在原野的人民家產空虛,百姓所費,十成中耗去七成。公家所費,破車疲馬,盔甲箭弩,戟和盾牌,捍御的大楯,以及牛和長轂車,十成中損去六成。

所以,有智能的將領,糧食務要取資于敵人。因為食敵人一鐘糧,等于食自己二十鐘糧;用敵人一石豆秸和禾藳,等于用自己二十石豆秸、禾藳。

若欲攻殺敵人,須激怒我的兵士;欲奪取敵人之利,須先以貨財去鼓勵兵士。所以兩軍兵車接戰,若獲得敵軍十輛兵車以上,則賞首先奪獲兵車的軍士。將兵車上的旗幟更換,令其和我方的旗幟相同,然后羼雜入我的兵車內一齊使用。獲得的兵卒,必以恩信善加待遇,使他們聽我使用。這所謂戰勝敵人而自己較前更強了。

所以,兵貴取勝,不貴持久。知兵法的將帥,乃是掌管人民死生的神人、決定國家安危的主宰。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岳普湖县| 斗六市| 建瓯市| 桓台县| 杂多县| 来安县| 水城县| 长宁区| 竹山县| 岑巩县| 保定市| 屏山县| 嘉义市| 乐业县| 永宁县| 亳州市| 万州区| 福建省| 天等县| 岚皋县| 新和县| 木里| 临汾市| 山阴县| 文成县| 四子王旗| 灵丘县| 桂平市| 宣威市| 顺昌县| 阿鲁科尔沁旗| 烟台市| 宜良县| 长宁区| 宣汉县| 鸡东县| 吉隆县| 安义县| 枣强县| 青川县| 云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