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開端
- 大明:萬壽帝君名符其實
- 顥天孤穹
- 2167字
- 2025-04-09 11:47:29
京城吳府,面色端正威嚴的人,挺著筆直的腰桿,邁著堪比尺子量過的步伐一步步朝著書房走去,而每一個遇到他的人都要一絲不茍地行最標準的禮節,絕對不會含糊半分。
這便是當今朝堂的禮部左侍郎吳一鵬!
隨著慢慢靠近書房,吳一鵬的神態終于有了變化,他眼角余光左看右看,進入屋內后還特意轉過身關門,方便觀察外面,最后才慢慢將房門合上。
在細致地看了一眼書房后,吳一鵬快步走向內室書架,一本夾著一根微不可見白發的書籍被他細細端詳,確認無誤后吳一鵬拿下書籍對著后方墻壁一按,一道暗門出現在書房。
吳一鵬疾步走進暗門,臨了還瞅了外面幾眼,片刻后一間與宅邸格格不入的密室出現眼前,內中珠光寶氣,名畫古玩應有盡有。
尤其是密室中央一幅被卷起來的畫供奉正中,地位極高,只是不知為何不展示出來。
吳一鵬撫摸著密室中的珍寶露出陶醉之色,最后他來到正中畫作前躬身一拜,然后小心翼翼或者說畏首畏尾地打開畫作觀賞。
只見一幅詭異恐怖,卻又隱隱透露著神秘莊嚴的畫作出現眼前,吳一鵬僅打開三分之一就滿頭大汗急忙收起了畫作,而這三分之一中寫著兩個字“地獄”!
就在吳一鵬平復心情時,密室中一個像是喇叭的裝飾物傳來聲音:
“老爺,在嗎?有客到。”
突然出現的聲音嚇了吳一鵬一個激靈,直到第三遍他才回過神來,快步走出密室。
“叫什么叫?這么大聲干什么?不知道老爺我在靜心看書嗎?”
被驚了的吳一鵬出來就是對著管家一頓呵斥,管家俯首低眉不敢有絲毫違抗,但也沒有絲毫波動,似乎習以為常。在訓斥了一會兒后,吳一鵬終于問道:
“誰來訪了?”
管家小聲說道:
“來人姓張。”
吳一鵬瞬間面色難看,像吃了蒼蠅一樣難受,但是他還是最終吩咐管家把人領來。
沒過多久,一個白面小生走進吳一鵬書房,而且趾高氣揚,沒有絲毫客人的拘謹,他直接開門見山道:
“吳大人應該沒有忘記,你這個禮部左侍郎是怎么來的吧?”
白面小生拿出一份信交給吳一鵬,吳一鵬不情不愿地接過信,當打開信后,吳一鵬當即神色大變,嘴里直呼道:
“這不行,這萬萬不行!”
白面小生語帶威脅道:
“吳大人最好想清楚了再說話!”
糾結的眉頭始終無法舒展,吳一鵬的手緊緊抓著信,捏出數道褶皺仿佛恨不得把信捏成粉末,他不甘地說道:
“為什么不讓其他人打頭陣?我可以全力配合的。”
白面小生輕笑一聲,調侃道:
“吳大人莫不是忘了你可是禮部左侍郎,你還想讓誰打頭陣?毛澄嗎?你要是能說服毛澄,那也未嘗不可。”
吳一鵬癱坐在椅子上,充滿絕望,白面小生見此,似是寬慰又似勸誡道:
“吳大人不用這么悲觀,此事若成了吳大人不僅無憂還能往上提一提,若是不成……”
白面小生語氣低沉,陰冷絕厲!
“若是不成,那吳大人就一起陪葬!所以…吳大人可要盡心竭力啊!”
在非常逾矩地替吳一鵬整理了一下衣冠后,白面小生帶著輕笑聲大步離去。書房內吳一鵬呆坐良久,眼神由無助,悔恨,終至堅定!
“通知府內所有人,幫我查閱典籍!”
……
喧鬧的京都,一位大半生都在科舉掙扎的人,即將迎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考試!
“這位便是張先生吧,真是久仰大名。”
陸炳立于城門前拱手示意,堂堂錦衣衛指揮使親自迎接,即便是張璁也受寵若驚。
“在下一介貢士當不得陸大人如此禮遇,慚愧慚愧。”
“現在是貢士,不代表以后也是,機會就在眼前,就看張先生能不能把握住了,請!”
“陸大人請!”
……
文淵閣內,隨著楊廷和的回歸,眾人心思大定,任由謠言四起,我自巋然不動,每一個人都有條不紊地整理著裁汰冗員的資料。
蔣冕從埋頭的書山中站起,伸了伸懶腰,嘴里調侃道:
“楊閣老啊,你這休假是休爽了,我們幾個可是加班加到腰酸背痛啊。”
“哈,敬之兄受累了,改日我請諸位去喝酒。”
楊廷和嘴上說著請客,手上卻也沒有絲毫停下的意思,費宏打趣道:
“楊閣老還能請得起客?不會是讓我們去吃青菜豆腐吧?”
“哎子充豈不知?咸菜滾豆腐才是世間極品啊”
毛紀搖頭晃頭,說得極為認真,讓其他三人都忍俊不禁。
就在眾人相談甚歡之時,麥福突然來到文淵閣,手中還端著一卷書帛。
“麥公公親臨文淵閣,不知有何要事?”
身著大紅官袍的麥福極為顯眼,眾人紛紛起身迎立,而麥福也沒有端架子,揮揮手略微示意。
“幾位大人折煞奴婢了,快請坐,咱家今日前來只是奉陛下之命給諸位送一樣東西,這不是旨意,只是陛下送給諸位的幾句話。”
麥福將書帛交給楊廷和便匆匆離去了,三人立刻上前圍觀,只見書帛之上只有四句:
“立舟懶把長篙動,對弈停棋作局觀。莫道無心遮冷眼,紅塵萬丈指間看。”
一道書帛打破了文淵閣中的平和,也打破了眾人心中的幻想。楊廷和哀嘆一聲,無語凝噎。連一向剛烈的毛紀也不知如何開口。
蔣冕見眾人都不做聲,只好開口道:
“介夫兄,不知你意下如何?這趟渾水我們還是不要摻和了吧?”
對楊廷和了解甚深的蔣冕很清楚,楊廷和根本不像表面這樣平靜,他是一個責任心很重,重到讓人覺得他是一個權臣。
而如今的局面,顯然朝堂之上又要掀起腥風血雨,楊廷和真的能置身事外嗎?
“我大明正值改革重要關口,萬萬不能再因它事牽動國本,縱然因此被遷怒,我也要力阻沖突爆發。”
楊廷和合上書帛,看了看文淵閣中的一切,迷離的眼神只余堅定!蔣冕嘆息一聲,伸手拍了拍楊廷和的肩膀,嘴中說道:
“罷了罷了,反正也當官當夠了,大不了就是撤職罷官,我便陪你走這一遭。”
“我等身為內閣大學士,豈可惜一己之身而置天下百姓于不顧,我等同去。”
為維護朝局穩定,內閣再度統一戰線,然而這次的風波會和上次的裁汰冗員一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