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弟,此次當真是殺了個爽快!”
回到軍中的李文忠,渾身赤紅,原本銀白色鐵甲,也被暈染成一片暗紅!
“大哥可有受傷?”李平安關切問道。
此時的李文忠,看起來就好像被鮮血潑過一般!
就連發絲上,都沾染了大片大片凝結的血跡!
李文忠哈哈一笑道:“阿弟多慮了!”
“我這些都是賊人的血!”
“他們還未能傷我分毫!”
李平安這才稍微放下擔憂的心。
若是李文忠出了意外,自己當真不好和李貞交代!
“那就好,留下兩隊人監視,咱們趕緊撤離!”
鬧了如此一大通,元軍肯定要在原地停留數日。
李平安已經超額完成了答應朱元璋的殿后任務。
為朱元璋攻取和州,爭取到了寶貴的時間!
留下心眼多、八面玲瓏的劉昱,在滁河旁監視元軍動向。
李平安親自押著抓到了幾百俘虜,向著龍王山方向行軍。
眼見還有仗打的李文忠,還想要留下,與元軍再交戰一番,也被李平安阻止。
“大哥,日后打仗的機會還多著呢!”
“何必急于這一時!”
李平安指了指幾乎人人帶傷李文忠手下,道:
“何況,你的戰士們,也急需休整,無力再戰了!”
李文忠無疑創造出了此戰最大的戰果!
三百人殺穿敵陣數次!斬首不計其數!
但,部隊的傷亡情況同樣嚴重!
戰死十余人,重傷七十余!
除李文忠外,人人帶傷!
李平安也不禁感慨,沖殺最前、最猛的人,竟然沒受一點傷勢!
當真不可思議!
“也罷!”
李文忠嘆了口氣,感傷道:
“要不是我沖的太遠、太猛,其實有些弟兄是不用死的!”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跟上李文忠的腳步,那些落在后頭的,就要面對元兵的猛烈圍攻!
等李文忠沖殺一圈,折返回來救他們的時候,早已殞命于元兵刀槍之下。
“大哥節哀,我會安排好他們的后事,照料好他們的家人。”
李平安拍拍李文忠的肩膀,安慰道。
都說慈不掌兵義不掌財。
但,望著曾經相熟的人,殞命戰場,再也不能回家。
掌兵之人,如何能不心生哀愁。
尤其,李文忠還是個十六歲少年,正是感情充沛之際。
“這些事,阿弟比我擅長,就全都托付給你了!”
李文忠很清楚,安排民眾、解決生計方面,李平安比自己強得多。
也就不再在這方面多費心思。
而是將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戰事當中!
研究如何殺更多的敵人,更加高效的殺敵!
李平安點頭答應下來。
這本就是正規軍應該做的后方建設之一。
如果不能解決戰士們的后顧之憂,怎么可能讓人賣命給你打仗!
在前往龍王山的路上,李平安又抽空審問了幾個元軍俘虜。
他們對元廷基本沒什么忠心。
要么是被強征來的壯丁,要么就是單純在元軍當中混口飯吃。
李平安原以為要用刑,才能讓他們開口。
結果什么都沒干,只是問了一下。
對方就竹筒倒豆子一般,將自己知道的東西全都說了出來!
李平安這才知道,這段時間內發生了多少大事!
首先便是,中書平章政事哈麻與脫脫有舊怨,趁脫脫于高郵領兵平定張士誠的時候。
在元帝面前挑撥離間,屢次諫言脫脫大權在握又有兵權,恐成為伯顏第二!
元帝擔心脫脫架空自己,下詔削脫脫兵權,流放淮安路!
并罷免脫脫之弟,原先代理朝政的也先帖木兒!
詔書到達前線,元軍大亂!
張士誠趁機出城偷襲元軍,打敗元軍數十萬大軍!
原本已經要被平定下去的張士誠,瞬間得勢!
不僅吸收了元軍的數萬兵員,更是從元軍處得到了數不盡的補給!
能夠有實力,慢慢與元軍在高郵府消耗!
高郵城一戰,脫脫被流放,元軍大敗!
不僅影響到高郵,更是影響到整個江北!
原本駐守揚州路,負責六合、滁州方向戰事的,便是脫脫之子哈剌章。
脫脫被削權流放,哈剌章自然無法繼續統兵。
中書平章政事哈麻,派遣了自己的親信,原河南行省平章政事太不花,擔任揚州路總兵。
也就是先前被花云一投矛扎死的中軍主帥!
李平安這才明白過來,為何這支元軍追兵的速度會這么慢!
新任揚州路總兵太不花,空降而來,指揮原先聽命于哈剌章的軍隊,做不到如指臂使。
這也是為何中軍崩潰時,后軍卻坐看不顧的原因。
元廷中央內斗不休,如今哈麻上位,還不知道能夠顯赫多久!
但,只要自己手上還有兵,還有軍隊。
不管是誰上臺,都不會虧待自己!
如果為了救太不花,將自己手上的軍隊消耗一空。
哈麻也不會記自己這份情!
只有那些太不花從河南行省帶過來的親衛,才會拼死也要搶回他的尸首。
他們都是客軍!老家河南還在元廷統治之下!
若不能將太不花的尸體搶回來,全家都要死!
李平安敏銳察覺到,元末糊裱匠脫脫被流放,接下來元廷將會陷入至少數年的內斗之中!
在江北這片土地上,即將陷入到群雄逐鹿的狀態!
元廷再也不能勉強維持在當地表面上的統治了!
屬于亂世豪強們的時代,到來了!
當然,其中最為醒目的,無疑是已經號稱誠王,建國大周,改年號為天祐,并且建立起一整套中書省、樞密院等行政班底的張士誠!
加之,張士誠剛剛大敗元廷蒙古鐵甲軍,聲勢浩大!
吸引眾多強人前往投靠!
相比之下,李平安這支還在六合周邊鄉間混跡的軍隊,并不如何顯眼。
不過,在太不花死后,李平安想不顯眼也不可能了!
太不花再怎么說,也是元廷高層!
而且是蒙古人,朝廷議事的時候,都能坐著的一批人!
李平安還不知道,自己到底捅了多大簍子。
剛剛帶著一眾俘虜,進駐龍王山中。
只等著劉昱報信,若是元軍退回六合,或是退到揚州,就下山回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