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阿蘅
- 荒齋異聞抄遺
- 夜貓散人
- 3723字
- 2025-04-29 07:52:12
杜仲抹了把臉上的雨水,抬頭望向灰蒙蒙的天空。這場雨來得突然,他剛砍完一擔柴,就被困在了半山腰。山間霧氣漸濃,十步之外已看不清路。
“得找個地方避雨。“他自言自語道,背起柴捆,踩著濕滑的山路向下走去。
杜仲是山下杜家村的樵夫,三十出頭,生得高大結實,因常年勞作皮膚黝黑。他對這座山熟悉得很,卻從未見過眼前這條小路——青石板鋪就,兩側雜草叢生,像是多年無人行走,卻又沒被自然完全吞沒。
“怪了...“他嘀咕著,卻聽見雨聲中隱約傳來鈴鐺聲。循聲望去,小路盡頭似有燈火。
雨越下越大,杜仲顧不得多想,沿著小路走去。轉過一道山彎,眼前豁然開朗——一個小山村依山而建,十幾戶茅屋錯落分布,村口一棵老槐樹掛著褪色的紅布條。
更奇怪的是,村中竟有炊煙升起。
“這山里何時有個村子?“杜仲滿腹疑惑,卻見一個身著灰布衣裳的女子從槐樹后轉出,手里提著水桶。
“這位大姐!“杜仲連忙上前,“在下是山下杜家村的樵夫,遇雨迷路,可否借貴地避一避雨?“
女子緩緩轉身,杜仲這才看清她的面容——蒼白如紙,雙眼卻黑得嚇人。她盯著杜仲看了許久,嘴角慢慢扯出一個僵硬的笑。
“外鄉人...“她的聲音像是從很遠的地方傳來,“村長說過,不接待外鄉人。“
杜仲被她看得脊背發涼,正欲告辭,卻聽身后傳來一個清脆的聲音:“阿婆,讓他進來吧,雨這么大,會生病的。“
回頭看去,是個十七八歲的少女,穿著淡青色衣裙,撐著一把油紙傘。與其他村民不同,她的臉色紅潤,眼睛明亮有神。
“阿蘅姑娘...“老婦人似有不悅,卻還是讓開了路。
名叫阿蘅的少女對杜仲笑了笑:“跟我來吧,我帶你去見村長。“
走在村中,杜仲注意到一個奇怪的現象——所見的村民全是女子,或老或少,皆面色蒼白,眼神空洞。她們停下手中的活計,直勾勾地盯著杜仲,竊竊私語。
“你們村...沒有男人嗎?“杜仲忍不住問道。
阿蘅的腳步頓了頓:“都死了。“
“啊?“
“三年前,一伙山匪洗劫了村子。“阿蘅的聲音平靜得可怕,“男人們反抗,全被殺了。女人們...也死了大半。“
杜仲倒吸一口涼氣:“那你們...“
“我們是幸存者。“阿蘅打斷他,指向村中央一座較大的屋子,“到了,那就是村長家。“
村長是個滿頭白發的老婦人,眼睛渾濁得像蒙了一層灰。她坐在堂屋正中的椅子上,手里捻著一串漆黑的念珠。
“外鄉人,“村長開口,聲音沙啞,“你不該來這里。“
杜仲拱手行禮:“在下只是避雨,雨停即走,絕不打擾。“
村長盯著他看了許久,忽然咧嘴笑了,露出幾顆發黃的牙齒:“也罷。阿蘅,帶他去西廂房歇著,準備些吃的。“
出了堂屋,杜仲長舒一口氣:“多謝姑娘相助。“
阿蘅卻突然抓住他的手腕,力道大得驚人:“聽著,天黑前必須離開。無論聽到什么,看到什么,都不要停留,不要回頭,一直往山下跑。“
杜仲愕然:“為何?“
“因為...“阿蘅剛要解釋,一個老婦人無聲無息地出現在她身后,干枯的手搭上她的肩膀。
“阿蘅,村長叫你去準備祭品。“老婦人說,眼睛卻盯著杜仲。
阿蘅的表情瞬間變得和其他村民一樣空洞:“是,我這就去。“她松開杜仲的手,機械地轉身離去。
杜仲被安置在西廂房,屋內陳設簡單卻整潔。窗外雨勢漸小,天色卻暗了下來。他坐立不安,總覺得有什么地方不對勁——那些女子走路幾乎沒有聲音,村中聽不到雞鳴狗吠,連蟲鳴都沒有。
“這村子有古怪...“杜仲決定趁早離開。他剛推開門,就見阿蘅站在院中,背對著他。
“阿蘅姑娘?“他輕聲喚道。
阿蘅緩緩轉身,月光下,她的臉色慘白如紙,嘴角掛著詭異的微笑:“你要走了嗎?“
杜仲心頭一緊:“是...是的,雨停了,我該回去了。“
“來不及了...“阿蘅的聲音忽然變得飄忽,“她們已經開始了。“
仿佛印證她的話,村中突然響起一陣詭異的歌聲,似哭似笑,忽遠忽近。杜仲驚恐地發現,村中女子們從各家各戶走出,全都穿著白衣,手持蠟燭,向村中央聚集。
“她們要做什么?“杜仲聲音發顫。
阿蘅的表情突然鮮活起來,眼中充滿恐懼:“快跑!她們不是活人!三年前全村人都死了,包括我!她們要找你做替身!“
杜仲雙腿發軟,卻見那些女子齊刷刷轉頭看向他,燭光映照下,她們的臉開始腐爛,露出森森白骨。
“跑啊!“阿蘅推了他一把,“沿著來時的路,別回頭!“
杜仲拔腿就跑,身后傳來凄厲的尖叫和詭異的笑聲。他不敢回頭,只覺得有冰冷的手幾次差點抓住他的衣角。
跑到村口老槐樹下時,一根紅布條突然纏住他的腳踝。杜仲摔倒在地,回頭看見數十個腐爛的女鬼正向他撲來。
“阿蘅!“他絕望地喊道。
一道青影閃過,阿蘅擋在他面前:“快走!“她與那些女鬼撕扯在一起,給杜仲爭取了時間。
杜仲掙脫紅布條,拼命向山下跑去。不知跑了多久,他終于看到了熟悉的村口石碑,上面刻著“杜家村“三個大字。
“得...得救了...“他癱坐在地,大口喘氣。
“杜大哥?你怎么在這兒?“同村的李二經過,驚訝地問道。
杜仲抓住他的手:“山上有鬼!一個全是女鬼的村子!“
李二臉色大變:“你...你去了那個廢棄的鬼村?三年前被山匪滅門的槐樹村?“
“槐樹村?“
“是啊,就在北山腰,早沒人敢去了。“李二壓低聲音,“聽說每到陰雨天,那些冤死的女人就會出來找替身...“
杜仲渾身發抖,忽然想起什么:“那里有個叫阿蘅的姑娘...“
李二的表情更驚恐了:“阿蘅?那是村長女兒,第一個被山匪殺死的,死時才十七歲...“
杜仲如墜冰窟。當晚,他發起了高燒,夢中總看見阿蘅站在床邊,欲言又止。
三日后,杜仲病愈,決定去給阿蘅上炷香。他跟著李二來到山腳一處荒墳,那里立著一塊簡陋的木碑,上面寫著“愛女阿蘅之墓“。
杜仲點上香,忽然發現碑前放著一把熟悉的油紙傘——正是那日阿蘅撐的那把。
“這...這不可能...“杜仲后退幾步,卻聽見耳邊傳來一聲輕輕的嘆息。
“謝謝你記得我...“阿蘅的聲音隨風飄散。
杜仲倉皇回家,卻發現家門口的臺階上,靜靜地放著一雙繡花鞋——鞋面上繡著青色的蘅蕪,還帶著山間的露水。
杜仲盯著門前那雙繡花鞋,青色的蘅蕪在月光下泛著幽幽的光。他蹲下身,手指剛要觸碰鞋面,一陣冷風掠過,鞋子竟憑空消失了。
“阿蘅?“他輕聲呼喚,只有院中竹葉沙沙作響。
那夜之后,杜仲的生活再難平靜。每晚合眼,必見阿蘅立在床前,青衫依舊,卻比初見時更加透明。她總欲言又止,眼中噙著杜仲讀不懂的情緒。
第七夜,杜仲在夢中鼓起勇氣:“阿蘅姑娘,若有未了心愿,杜某愿效犬馬之勞。“
阿蘅的眼淚終于落下,卻是血色的:“杜大哥,我們全村女子含冤而死,魂魄被困在那棵老槐樹下。每逢陰雨,怨氣最盛時才能顯形...“
“我能做什么?“杜仲伸手想替她拭淚,手指卻穿過她虛無的面頰。
“山匪頭子王大虎還活著,“阿蘅的聲音突然變得尖銳,“他藏在縣城賭坊里!我們的尸骨被扔在后山亂葬崗,連個墳冢都沒有...“
話音未落,遠處傳來雞鳴,阿蘅的身影如煙消散。
次日清晨,杜仲敲響了村里最年長的周婆婆家門。聽聞他的遭遇,周婆婆捻著佛珠長嘆:“作孽啊...那年山匪洗劫槐樹村,男人們被活活燒死在谷倉,女人們...“她渾濁的眼中泛起淚光,“被凌辱后全部砍了頭,連懷孕的婦人都不放過。“
“阿蘅她...“
“那丫頭是為了護著幾個孩子...“周婆婆抹著淚,“她被刺穿胸膛時還死死抱著孩子們,最后匪徒連孩子都沒放過...“
杜仲攥緊的拳頭微微發抖。當天下午,他帶著香燭紙錢來到后山亂葬崗。荒草叢中白骨森森,分不清誰是誰。他選了處干凈地方,點燃線香插在土里。
“槐樹村的鄉親們,杜仲在此立誓,必為你們討回公道!“
突然一陣旋風卷起紙灰,在空中組成一個模糊的“謝“字。
三日后,杜仲在縣城“鴻運賭坊“找到了醉醺醺的王大虎。那是個滿臉橫肉的壯漢,左頰一道刀疤格外猙獰。杜仲假意輸錢給他,趁機套話。
“大哥這般豪爽,想必見過大世面?“
王大虎得意地灌了口酒:“老子三年前干過一票大的,一個村子男女老少...“他突然警覺地住口,狐疑地瞪著杜仲,“你問這作甚?“
杜仲強忍怒火,賠笑道:“小弟最佩服好漢,這壺酒敬您。“
當夜,杜仲帶著里正和衙役包圍了賭坊。王大虎被押出時,天空突然電閃雷鳴。暴雨中,杜仲分明看見阿蘅飄在縣衙屋檐下,朝他輕輕頷首。
開堂那日,槐樹竟在深秋開花。滿樹白花無風自動,堂外聚集的百姓都說聞到了血腥味。王大虎起初抵賴,直到師爺呈上從他住處搜出的村長家傳玉印,他才癱軟在地認了罪。
“斬立決!“縣令的驚堂木拍下時,一道閃電劈中院中老槐,樹身裂開處竟滲出血來。
行刑當晚,杜仲夢見阿蘅攜眾女子向他行禮。她們的臉色不再慘白,衣袂飄飄如仙子。
“恩公大德,我們怨氣已消。只是尸骨未葬,尚難往生...“
次日,杜仲召集村民,帶著工具上了后山。眾人合力將散落的白骨收斂安葬,請來道士做了七天法事。最后一日,杜仲獨自來到阿蘅墳前,放下一支青玉簪。
“阿蘅,若有來世...“
話音未落,墳頭突然開出一叢蘅蕪草,青翠欲滴。晚風送來若有若無的嘆息:“三年后的上巳節,溪邊柳樹下...“
時光荏苒。第三年上巳節,杜仲依約來到溪邊。柳絮紛飛中,一個著青衣的少女正在采蘅蕪,回眸一笑,赫然是阿蘅模樣。
“姑娘芳名?“杜仲聲音發顫。
少女嫣然一笑,頸間一枚青玉佩閃著微光:“小女子姓阮,家父說撿到我時,這玉佩就掛在襁褓上。“她好奇地打量杜仲,“怪哉,公子似曾相識...“
杜仲取出珍藏的青玉簪,少女驚呼:“這...這簪子常在我夢中出現!“
后來人們都說,杜家樵夫娶了個天仙般的娘子。新婚之夜,新娘對著銅鏡梳妝,鏡中倒影卻忽然變成古裝打扮的阿蘅,對著驚訝的杜仲眨了眨眼。
窗外,一株蘅蕪正在月下舒展枝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