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06章 挽晴

  • 荒齋異聞抄遺
  • 夜貓散人
  • 3279字
  • 2025-05-14 00:21:08

嘉靖二十三年秋,蘇州舉子沈硯卿踏入了北京城南的這方小院。三進的院落雖不寬敞,卻勝在清幽雅致,最宜備考。房東徐老丈收了二兩銀子的月租,只提了一個古怪要求——書房那具銅鈴萬萬不可移動。

“這銅鈴是先朝舊物,據說有些靈性。“徐老丈布滿皺紋的臉上閃過一絲異色,“公子只當是個擺設便是。“

沈硯卿不以為意。他今年二十有五,已是第三次赴京應試。前兩次落第的陰影尚未散去,眼下距離明年二月春闈只剩五個月光景。他摸了摸懷中蘇家小姐臨行前塞給他的香囊,那上面繡著“蟾宮折桂“四字,針腳細密如她的人一般溫柔。

誰能想到,他離鄉不過月余,便收到蘇挽晴暴病身亡的噩耗。

“叮——“

一聲清脆的鈴響將沈硯卿從回憶中驚醒。窗外暮色已深,書房內油燈將盡,那具本應無聲的銅鈴竟在案頭微微顫動。

“硯卿...“

沈硯卿手中的《春秋集注》“啪“地掉在地上。這聲音...分明是已故的蘇挽晴!

“今日你又讀書到這般時辰。“銅鈴中傳出的聲音輕柔似水,帶著蘇州特有的吳儂軟語,“灶上煨著百合蓮子羹,最是安神...“

聲音戛然而止。沈硯卿僵立原地,后背已被冷汗浸透。他自幼讀圣賢書,子不語怪力亂神,可這聲音分明就是蘇挽晴!更詭異的是,當他戰戰兢兢來到廚房,果真發現灶臺上溫著一盞青瓷蓋碗,掀開一看,正是蘇州風味的百合蓮子羹。

次日清晨,沈硯卿頂著兩個烏青的眼圈造訪了房東徐老丈。老人聽完他的講述,長嘆一聲:“三十年前有位江西舉子住在這里,每晚都能聽見亡妻留言...后來那舉子在一個雨夜投井自盡了。“

“老丈既知此事,為何還租與我?“沈硯卿又驚又怒。

徐老丈渾濁的眼中閃過一絲愧色:“這銅鈴沉寂三十年了...老朽以為那只是傳說。況且...“他壓低聲音,“這宅子原是嚴閣老府上管事的別院,那銅鈴據說是從江西龍虎山張天師處得來的寶物...“

沈硯卿心頭一震。嚴嵩當權多年,其黨羽確實多有搜羅奇珍異寶之舉。辭別徐老丈后,他心事重重地前往琉璃廠書肆。

“沈公子來得正好!“書肆掌柜滿臉堆笑,“新到的《嘉靖會試墨卷》只剩這一套了!“

沈硯卿怔住了——這正是他昨日才決定要買的書,尚未告訴任何人。

回程路上,同窗林子瑜攔住了他:“硯卿兄,今晚楊侍郎府上有文會,特意讓我來邀你。“

沈硯卿剛要應允,耳邊忽然響起“叮“的鈴音,蘇挽晴的聲音幽幽傳來:“別去...有詐...“

“子瑜兄,今日小弟身體不適...“沈硯卿婉拒道,注意到林子瑜眼中閃過一絲異色。

當夜子時,沈硯卿按照銅鈴內側“子時滴血,可通幽冥“的銘文,咬破食指將血滴在銅鈴上。血珠觸及銅綠的剎那,竟如沸湯般翻滾起來。

“硯卿...“蘇挽晴的聲音比昨日更加清晰,“你不該這么做...陰陽相通,必損陽氣...“

“挽晴!到底發生了什么?“沈硯卿聲音哽咽,“你不是已經...“

“我確實死了,但魂魄被困在這銅鈴中。“聲音帶著無限哀傷,“我能看見你的明日,卻回不到我們的昨日...每夜子時,我能借銅鈴與你說話,但每次都會消耗我的魂力...“

“是誰害你如此?“

“時間到了...明日...當心林...“聲音突然中斷,銅鈴“當啷“一聲滾落在地。

次日,沈硯卿前往白云觀求見清微真人。老道長聽完敘述,掐指一算,面色驟變:“無量天尊!這是'陰陽錯時'之癥!“

見沈硯卿不解,清微解釋道:“銅鈴中的亡魂活在你的明日。她今日對你說的,是你明日將經歷的事。而你現在所做的決定,會影響她明日的留言...“

沈硯卿恍然大悟——難怪蘇挽晴能預知他要買的書、要拒絕的文會!

“真人,可有解法?“

清微沉吟道:“需查明她真正的死因。你確定她是病逝?“

沈硯卿想起蘇挽晴姑母蘇秦氏閃爍的眼神,以及她突然戴上的那對本該屬于蘇挽晴的翡翠鐲子...

離開白云觀,沈硯卿直奔蘇州會館,找到同鄉周太醫。幾杯酒下肚,周太醫低聲道:“蘇小姐的病本已見好,突然惡化甚是蹊蹺...老朽當時驗過藥渣,里面有砒霜痕跡,但蘇家不讓聲張...“

當夜子時,沈硯卿再次滴血喚鈴。蘇挽晴的聲音虛弱得幾乎聽不清:“硯卿...我想起來了...是姑母...她在藥里下毒...為了霸占蘇家織坊...“

“我會為你討回公道!“沈硯卿目眥欲裂。

“小心...“聲音突然驚恐,“林子瑜是姑母的人!銅鈴能吸食生人精氣延長亡魂停留...他們想要這銅鈴...“

院門突然被撞開,林子瑜帶著幾個錦衣衛裝束的人持刀闖入。沈硯卿抓起銅鈴翻窗而逃,身后傳來林子瑜的怒吼:“抓住他!嚴世蕃大人懸賞千金要這銅鈴!“

原來一切都是陰謀——蘇秦氏為獨占江南最大的織坊毒殺侄女,又買通林子瑜接近沈硯卿,只為得到這件能預知未來的寶物!

沈硯卿逃至東岳廟,將銅鈴供在神案上,三拜九叩:“東岳大帝在上,弟子愿折壽十年,換挽晴沉冤得雪!“

銅鈴突然劇烈震動,一道白影飄出,化作蘇挽晴的模樣。她對沈硯卿凄然一笑,隨即化作陰風卷出廟門。

三日后,京城傳出駭人消息:蘇州會館一位蘇姓婦人暴斃,死狀恐怖;國子監生林子瑜失足落水,尸首手中緊握著一個繡著“晴“字的香囊。

春闈放榜那日,沈硯卿高中二甲第十八名。瓊林宴上,同科進士們笑問他為何總望著東南方向出神。

“沒什么。“他輕撫袖中那塊銅綠,“只是想起一位故人罷了。“

窗外,一陣帶著杏花香的微風吹過,仿佛有人在耳邊輕喚了一聲“硯卿“。沈硯卿抬頭,恍惚看見蘇挽晴站在一樹白梅下,對他盈盈一笑,隨即化作萬千花瓣隨風散去。

沈硯卿高中進士后,授了翰林院庶吉士之職。同僚們發現這位新科進士總在腰間懸一塊銅綠斑駁的舊鈴鐺,行走時卻從不發出聲響。有人問起,他便笑而不答,只道是家鄉舊物。

轉眼到了嘉靖二十四年的清明。這日散值后,沈硯卿獨自來到城東的亂葬崗。紙錢飛揚中,他尋到一座新立的青石碑,上書“蘇氏挽晴之墓“六個字——這是他用第一個月的俸祿為蘇挽晴立的衣冠冢。

“挽晴,我來看你了。“他輕撫石碑,從懷中取出那盞從不離身的銅鈴。三月的風吹動他青色官服的衣角,銅鈴在夕陽下泛著詭異的光澤。

“叮——“

鈴音突兀地響起,沈硯卿渾身一顫。這銅鈴自蘇挽晴冤魂得雪后便再未響過。

“硯卿...“熟悉的聲音從鈴中幽幽傳出,“謝謝你為我做的一切...“

沈硯卿眼眶發熱:“你在那邊...可好?“

“我本該往生,但因執念太深,被陰司罰在忘川河畔做引渡人。“聲音頓了頓,“近日河上漂來許多冤魂,都說是被嚴黨害死的...硯卿,你要當心...“

聲音突然變得急促:“明日下朝,千萬別走西華門!記住!“

銅鈴“啪“地裂開一道細紋,再無聲息。沈硯卿捧著銅鈴的手微微發抖——嚴嵩父子權勢熏天,若真被他們盯上...

次日朝會,嚴世蕃果然頻頻看向沈硯卿。散朝時,幾位同僚邀他同走西華門,沈硯卿想起銅鈴預警,借口腹痛改走東華門。剛出宮不久,便聽聞西華門外發生驚馬事件,一輛馬車沖入人群,撞傷三名官員。

此事過后,沈硯卿暗中調查嚴黨罪行。他發現銅鈴雖不再出聲,但每當接近與嚴黨有關的罪證時,鈴身就會微微發熱。靠著這個指引,他在翰林院故紙堆中找出嚴嵩貪污河工款的證據;在廢棄倉庫里發現嚴世蕃私通倭寇的信件。

嘉靖二十五年冬,沈硯卿聯合御史鄒應龍上疏彈劾嚴嵩。恰逢嘉靖帝對嚴嵩日漸不滿,遂借機將嚴嵩革職,嚴世蕃流放雷州。

捷報傳來那夜,沈硯卿在院中設了香案。銅鈴突然自行飛起,在空中劃出一道金光。蘇挽晴的身影在光中若隱若現,比生前更加明艷。

“硯卿,我的罪業已消,今夜就要往生了。“她盈盈下拜,“這塊銅鈴本是龍虎山鎮山之寶'陰陽錯時鈴',能預知未來之事。如今鈴魂已認你為主,望你善用...“

話音未落,金光驟散,銅鈴“當啷“落在案上,通體煥然一新,再無半點銅綠。

此后二十年,沈硯卿官至禮部侍郎。每逢重大決策,銅鈴都會提前示警。他因此躲過數次暗殺,還在瘟疫爆發前疏散百姓。民間傳言沈大人有未卜先知之能,卻無人知曉那塊從不作響的銅鈴奧秘。

嘉靖四十五年,沈硯卿告老還鄉。行至長江時,忽遇狂風暴雨。客船將傾之際,銅鈴突然自行飛入江中。風浪即刻平息,有乘客看見一道白衣倩影踏波而行,手中似乎牽著個金鈴...

沈硯卿回到蘇州后,在虎丘山下結廬而居。每年清明,人們都能看見一位白發老者在蘇挽晴墓前擺一盞百合蓮子羹,輕聲細語如同與戀人對話。萬歷三年冬,沈硯卿無疾而終,后人將他與蘇挽晴合葬。下葬時,那塊神秘的銅鈴不翼而飛。

有人說曾在雷雨夜看見虎丘山上有金光閃爍,隱約聽得鈴音清脆;也有人說在秦淮河畔見過一對璧人攜手賞月,女子腰間懸著的銅鈴隨著步伐輕輕搖曳,卻不聞其聲...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寿阳县| 井研县| 安阳市| 达州市| 综艺| 修武县| 英德市| 长宁区| 隆德县| 祁阳县| 台南市| 石楼县| 金沙县| 镇巴县| 久治县| 双桥区| 阿图什市| 家居| 天峻县| 濮阳市| 浦北县| 临清市| 静宁县| 叶城县| 大英县| 永善县| 承德市| 高阳县| 长乐市| 南宁市| 洛浦县| 宾川县| 邵东县| 三河市| 广丰县| 德保县| 临沭县| 堆龙德庆县| 瓮安县| 彰化市| 广东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