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魏明帝巨工,怎能擅焚?
- 晉:假如我肉糜帝,是在裝傻呢
- 黑啤男爵
- 2061字
- 2025-04-14 11:23:37
太極殿內。
氣氛焦躁難安。
司馬衷不時從龍椅上站起來,在殿中來回挪步,顯得很焦急。
一會兒,又坐下去,撓撓頭。
作為一個一向冷靜的人,他只能發動演技,盡力演出慌亂的樣子。
這時,董猛上前道:
“陛下!既然太傅謀逆,還請陛下下令,宮內外戒嚴,并下一封詔書,剝奪楊駿的官職,命令他回府邸等候。”
雖然董猛制作的詔書早就先斬后奏,發出去了。
但要是沒有司馬衷的口頭允許。
即便事成,難免也要落下一個欺君之罪。
因此,董猛還是小心為上,向陛下要了一個口頭詔諭。
司馬衷自然內心舒暢,當即便要答應下來。
心中暗哼道。
這閹黨還算識相。
還曉得給自己這皇帝一點參與感。
這么重大的事變,自己這皇帝要是一點事都沒得干,豈不是顯得自己劃水?
“陛下——!!!”
只聽殿外一聲哭嚎。
楊駿的外甥,也就是在這太極殿上任職的段廣。
一個滑跪,便跪倒在了司馬衷面前。
只見段廣匍匐在地上,說道。
“陛下——!!太傅楊駿受先帝厚恩,一直以來盡心輔政,不過是個孤苦的老頭子,豈有謀反之理?臣舅父枉受奸人構陷,望陛下明察——!!”
說著,便涕淚俱下。
“這……”這就讓司馬衷有些不好辦了。
說回來,這楊駿到底有沒謀反呢?
要較真來說,其實是沒有的。
謀反那是多大的罪名啊??
可是要夷滅三族的。
楊駿再傻也不可能做到這個份上。
但是要說楊駿沒有專權,那也是假的。
楊駿專權是個不爭的事實。
對于司馬衷來說,這同樣不能忍受。
所以該怎么回答段廣呢?
很不好回答。
但其實不重要了。
死人,是不會為自己辯解的。
段廣是楊駿的外甥,也在楊駿的三族之內。
也是一個死人。
司馬衷想想歷史上晉惠帝的反應。
當時段廣這樣問時,惠帝沒有回答。
于是司馬衷便也裝傻,不回答他的問題。
見陛下木然不語。
段廣最后一絲生的希望也破滅了。
他癱軟在地上,嚎哭起來。
“舅父!何至于此,何至于此啊……!”
司馬衷別過臉去。
不再看他。
這便是斗爭!
自有文明以來,素來如此!
人與人的斗爭,向來是你死我活。
劉權作為一個歷史系出身的人。
從前在翻閱史書時,看到許多歷史人物,終其一生,在史書上,也不過是一頁紙、一行字。
便已經生出了這樣的感慨。
很多人在看歷史時,只是把它當故事一樣看待。
仿佛這只是古人的無病呻吟一般。
他們卻沒有感受到。
在短短的幾百一千年前,這些人和我們一樣,全都親身經歷了這些事情。
這些或傳奇,或離奇,或神奇的故事,當年是真實發生在他們身上的。
先人們在兵敗身亡時的不甘苦痛,在起事成功后的欣喜若狂,在滿門被屠盡時的絕望悲愴。
都是真實發生過的……
有些人感受不到。
但劉權可以。
這一世,他為司馬衷,親自經歷這個朝代以后,有了更深的體會。
歷史,絕不僅僅只是歷史!
……
與此同時。
曹魏大將軍曹爽的故府。
也就是楊駿現在的府邸。
太極殿的眼線已經傳來消息——
宮中有變!
太傅楊駿一下慌了神。
還是手下給他出主意,讓他速速召集眾官商議對策,他才反應過來。
“對,對,對……召集眾官!本太傅要與眾官商議對策……”
不多時,楊駿麾下的官僚們,以及楊駿的朝中親信們都聚集在了楊府。
待楊駿在正堂坐定。
太傅主簿朱振便開口說道。
“明公!現在宮中有變,目的可想而知,一定是宦官們為賈后進獻的計謀,想要圖謀對明公不利。”
楊駿的手指不斷摩擦著衣袍,手心也滲出陣陣冷汗。
他一向不是一個冷靜有決斷的人。
于是只能發問道:“眼下該當如何?”
太傅主簿朱振接著說道:
“明公!不如先放火燒了云龍門,向賊子們示威!并且逼迫他們交出制造禍亂的罪魁禍首。”
“再打開宮門,引進外營兵為援。眼下,陛下必然置于奸人的控制之下,明公可以親自帶著太子,入宮索取奸人!殿中軍必將因此受到震懾,進而斬殺奸人獻上首級。這樣,明公便可免于遭難了!”
楊駿的眼珠子一刻不停地顫動,嘴里卻含含糊糊地念念有詞。
沒人知道此時他在思考些什么。
也許什么都沒想,只是不能靜下心來思考問題。
楊駿平素就甚是怯弱猶豫,遇到這樣的大事,自然又是無法抉擇。
只見楊駿最終猶猶豫豫地說道:
“云龍門是魏明帝建造的大工程,怎能一下子燒掉呢……”
府上的群僚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沒想到最后楊駿憋了半天。
憋出了個屁……
都什么關頭了,還管前朝皇帝留下來的一個破宮門?
太傅主簿朱振更是止不住地搖頭,連連嘆氣。
“既如此,下官就沒有辦法了……”
侍中傅祗這時上前一步,說道,“太傅,不如與眾僚一起進入云龍門,以觀察宮中事態!”
楊駿卻回絕說:“可是這宮中,卻不能無人照料。”
楊駿平日里,便不怎么聽幕僚的意見。
對于其弟弟楊濟的勸告,都多次無視。
群僚們知道,此時多說也無益。
見沒有什么新的建議,楊駿最后便起身對群僚們揖拜了一下,就這樣轉身離去了。
見此,群僚們也只得都散場走開了。
楊駿這次,顯然是嚴重低估了事態的嚴重性!
不僅情報工作做得不好。
在這樣生死關頭上,府上也無人拼死相勸。
可見楊駿平時有多閉目塞聽、不得人心。
司馬衷前世對歷史研究多年,深刻懂得,在信息閉塞的古代,政變大多時候,主打的便是一個信息差!
楊駿這次顯然也是敗在了這一點。
別看楊駿權傾朝野,情報工作卻是短板一塊。
賈南風早已經在隱秘處密謀而動,楊駿卻對此一無所知。
不僅如此。
即便到了被屠的最后一刻,他也沒能意識到,這些兵沖進來竟是要來殺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