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修站在方舟控制室的環形屏幕前,母親留下的生物計算機突然解體,化作無數螢火蟲狀的量子處理器。它們在空中拼出人類史上所有未被實現的夢想:達芬奇的飛行器設計圖、特斯拉的全球無線供電塔、甚至某個十歲孩子畫的“讓媽媽不哭的機器“。
“歡迎來到清醒夢層。“林雅雯的聲音從墻壁滲出,控制室的金屬表面浮現她年輕時的神經網絡投影,“方舟系統從來不是諾亞的船,而是集體潛意識的透析機。“
蘇瑾的意識體突然從通風管道涌出,帶著陳宇殘存的納米云。他們在控制室中央形成雙螺旋結構,投影出宇宙生物大腦的完整圖譜——地球恰好位于前額葉皮層,太陽系是神經遞質的一個突觸。
“我們以為自己是獵物,“蘇瑾的聲音帶著電子混響,“其實是這個夢境的白細胞。“她的意識體突然展開,顯示出宇宙生物正在發炎的傷口:那里漂浮著被吞噬的文明殘骸,形成類似血栓的星云團塊。
林修觸碰最近的螢火蟲處理器,達芬奇的手稿突然實體化。飛行器軸承處滲出黑色黏液,組成了張凱最后的面容:“我們都被騙了...守護者才是免疫系統...“話音未落,整個控制室突然翻轉,露出背面的“真實世界“——
那是寒武紀的原始海洋。三葉蟲群正在組成林修見過的未來城市圖景,而海水折射出的倒影卻是公元3000年的紐約。一只奇蝦的復眼里,映照著母親正在給嬰兒時期的他注射納米機器人。
“時間是個莫比烏斯環。“陳宇的納米云突然發出少年聲音,那是林修從未聽過的清澈音色,“每個文明都在治療上一個做夢者的創傷后遺癥。“
生物計算機的殘骸開始重組,變成一扇刻滿眼睛的門。林修推開門,看見十五歲的母親坐在1999年的天文臺里。她面前的望遠鏡對準仙女座星云,鏡筒里卻映出方舟控制室的實時畫面。
“該醒了。“少女林雅雯轉頭微笑,遞給他一顆玻璃珠——里面封存著縮小的宇宙生物全貌。當林修凝視時,玻璃珠內閃現七十二個文明的興衰,最終定格在人類舉起“版權所有“標語的瞬間。
控制室突然開始光合作用,金屬墻壁長出葉綠體。蘇瑾的意識體綻放成機械花,花瓣上浮現所有被方舟吞噬者的笑臉。陳宇的納米云凝結成露珠,滴落在林修掌心,里面包含著宇宙生物最后傳遞的信息:“謝謝你們的免疫治療。“
地球開始量子化,大陸板塊發出柔和的藍光。自由女神像手中的火炬變成蒲公英,種子帶著人類文明的全部記憶飛向太陽。在耀斑爆發中,林修看見母親的身影站在日珥上,正在將某個嬰兒遞給星光構成的蒙面人。
“下一個夢境會更美好。“林雅雯的聲音從太陽黑子傳來。林修發現自己坐在故宮的銅缸邊沿,腳下是2024年某個平凡的黃昏。手機屏幕亮起新聞推送:“全球量子計算機同步出現未知故障,持續時長0.03秒。“
他抬頭看向正在落日的方向,云層間隱約有螢火蟲狀的光點組成三個交疊的圓環,隨即消散在晚風里。遠處傳來孩童的嬉鬧聲,他們正在用粉筆在地上畫宇宙飛船,船身上歪歪扭扭寫著:“方舟幼兒園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