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學分析:邏輯與科學演繹方法(第二版)
- 周建武
- 795字
- 2025-04-16 17:18:36
前言
科學分析與演繹方法在科學認識中的作用巨大,是人們以一定的反映客觀規律的理論認識為依據,從該認識的已知部分推知事物的未知部分的思維方法。
科學研究首先是假設和演繹,一般先有一個假說,然后按照演繹推導,得出一連串的命題,這就構成了一個理論或理論體系,也就是邏輯構造性的命題系統,當然這個理論或理論體系后續還需要得到檢驗和驗證。
科學分析的關鍵是要掌握分析性推理(analytical reasoning),其關注重點在于演繹邏輯。演繹推理是必然性推理,是從一般性的前提出發,通過推導即“演繹”,得出具體陳述或個別結論的過程。具體而言,就是要根據已知的人物、地點、事件和項目中的關系進行演繹與分析,必然性地得出確定的結論。
科學分析的核心在于演繹推理,其根本特征是保真推理,即只要前提正確,結論必定正確的一種推理形式。關于演繹推理,有以下特征。
第一,演繹推理是從一般到特殊的推理。
第二,演繹推理是從前提已知事實必然得出具體結論的推理,即是用已知的一般原理考察某一特殊的對象,推演出有關這個對象的結論。
第三,它是結論在普遍性上不大于前提的推理。演繹推理之所以是必然性推理,是因為演繹推理的結論不超出前提所斷定的范圍。
第四,它是前提蘊涵結論的推理。一個演繹推理的前提真而結論假是不可能的。
第五,它是前提和結論之間具有必然聯系的推理。任何一個演繹推理都或者有效或者無效:如果前提之真確實能夠決定其結論為真,那么,這個推理就是有效的,否則就是無效的。總之,一個演繹推理只要前提真實并且推理形式正確,那么,其結論就必然真實。
本書內容包括緒論以及概念分析、邏輯定義、直言推理、三段論、復合推理、等值推理、混合推理、模態推理、關系推理、分析推理,并附錄了科學分析測試,具有科學性、系統性、實用性的特點。
作為“科學邏輯”叢書之一,本書以科學研究中的演繹邏輯為范疇,詳細論述演繹推理方法和分析性思維的原理與技法,旨在提升讀者的科學分析技能。
著者
2023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