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來到一年級:幼小銜接家長手冊(全新升級版)
- 卓立
- 1991字
- 2025-04-16 17:09:56
我們的家庭準備好了嗎
軟件環境:有營養的日常生活
每一個家庭,都有自己獨特的氣質。
有運動進取型的,就有書香沉靜型的;有歡樂搞怪型的,也有寬厚沉穩型的……父母的氣質類型相宜相彰或者互相磨礪著搭出了一個家庭氣質的基調,然后孩子帶著自己的天生氣質加入其中,帶來沖擊的同時,更多地在被熏陶。
在家庭里,好的學習氛圍,就是孩子能夠自然而然地看到:每個人,都在專注做自己的事情,完成了自己的任務,才做其他非任務類事情。每個人的任務不同,可以是學習工作,也可能是整理烹飪。沒有哪個媽媽會在一下班回家,先追兩集連續劇再開始安排一家的晚飯,我們的孩子也同樣需要明確學習和娛樂的關系和排序。完成當天的學習,再娛樂——這個標準,無論對大人,還是孩子都是一樣的。
小學一年級孩子的課后學習時間以30分鐘為佳,最多不要超過1小時。如果在學校的課后延時服務中,老師已經安排了當天的相關練習,孩子回到家就可以直接選擇自己喜歡的唱歌、跳舞、拍球、跳繩、畫畫、看書……在此之外,也要保證好他的自由支配時間。
我們的小學生,現在的課外生活,最稀缺的就是“自由”。孩子還沒有來得及為某一門功課、某一個討厭的興趣課痛苦之前,已經先為“被安排得喘不過氣來”痛苦了。把選擇權還給孩子,孩子不也還是需要父母提供選項嗎?在不動聲色中,給孩子“自由”的娛樂提供有引導性的選項,也是家庭氛圍的建設內容。媽媽要到附近的公園慢跑,孩子要不要一起去?爸爸最近的課題里,有一些需要查證的資料,孩子要不要來幫忙?奶奶今天要做一道又簡單又好吃的菜,孩子要不要一起做?爺爺最近書法練得很投入,孩子來磨個墨、展個紙吧……在家人做的事情中,有可能就邀請孩子來參與,他的興趣和特長往往就這樣被找到,他的成就感也往往就這樣自然而然建立起來。
硬件環境:有學習氛圍的家居布置
上一年級了,是不是要給孩子準備和之前完全不同的學習硬件環境呢?其實不用,我的建議是以下兩點。
第一點是,獨立書桌不是必需品。幾十年的家訪,我走訪過很多孩子的家,有大有小,有獨立房間或沒有,有獨立書桌或沒有……總的來說,一年級的孩子需要的,并不是一個絕對獨立的伏案空間,而是即便在我獨自學習的時候,也能感受到家里人的支持,也可以隨時和爸爸媽媽有所溝通的環境。
記得之前看過一本講家庭學習環境的專著,其中一個學霸孩子的案例讓我印象深刻:他的特別之處,是有一張自制的折疊搬遷的書桌(空紙箱加一張圓形桌板),可以隨時隨地搬到家里任何一個他覺得當下最適合學習的位置去學習。而追蹤研究的專家發現,他的書桌遷徙,很多時候是跟著媽媽的活動路線走的——媽媽在客廳,他在客廳;媽媽晾衣服,他在院子樹蔭下。
很多時候,對于一年級的孩子,媽媽是一個讓他安心的存在,而開放流動可以隨時交流的家庭氛圍才是開啟學習的好環境。而且,現在一年級的小學生沒有課后的書面作業,所以,就給孩子一個讓他覺得舒服的環境就好,而不用用一個房間或者一張書桌把孩子的學習孤立起來。
所以,關于書桌的設置是:專門的書桌也可以,餐桌也沒問題,小茶幾搬來搬去,或者自制一個自己覺得舒服的小桌子都是好方案。只需要注意,如果需要書寫,還是要保證孩子健康的坐姿。
第二點是,家里的每個角落都可以是廣義的學習角。學習是隨時隨地發生的,關鍵是學習的主體——孩子自己愿意。
家里的任何位置都可以放置圖書,不只是在書房,或孩子的學習區域旁邊。沙發旁邊、床頭、玩具柜的其中一格、玄關的置物柜、廚房里櫥柜的一小部分……孩子隨時可以拿起一本他想看的書,推開前往更廣闊世界的那扇任意門。更可以安排一些可以完整展示圖書封面的位置,比如展示形的書架,透明材質的書籍收納盒等,把想推薦給孩子看的書籍放在更顯眼的地方。
最近興趣正濃的七巧板、磁力積木、地球儀、顯微鏡、植物發芽觀察盒……也可以被允許在客廳或餐桌上多停留幾天,便于它們隨時被撿起來,繼續研究,而不是用完立即嚴格歸位。
不管是好看的書,還是好玩的東西,在家里留一個小柜子或小推車讓它們交流起來。爸爸媽媽和孩子之間,可以互相推薦自己最近讀到的好書、小時候就特別喜歡的玩具,或者是任何我們想分享出來的東西。這,是更多角度的學習,也是親子溝通的渠道——如果你也想擁有一個青春期還喜歡和你聊天的孩子。
再歸納一下這個大家關注得比較多的問題:閱讀。如何在家里給孩子創造閱讀的氛圍?第一是家里有書,有適齡且符合孩子興趣點的書;第二是父母讀書,手不釋卷的父母就是孩子最初愛上閱讀的最好理由;第三,最好還能有閱讀的硬件準備:方便找書取書的書架、一個能舒服坐下的地方、柔和的光線(自然光和燈光)。
但是在我這些年的教學生涯中,還是碰到過不少的父母跟我說:我們大人就是不愛看書怎么辦——這……我沒辦法。沒有人能讓一個不想看書的人去看書,誰能叫醒一個裝睡的人呢。而一個即便以前不看,但現在愿意試試的人,也就不會問這個問題了,他已經從任何一本他能看得進去的書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