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天攻克小學語文閱讀核心考點
- 劉劍 張雅男編著
- 959字
- 2025-04-16 13:04:35
第7天 考點7 詞語含義
詞語是詞和短語的合稱。精準地理解詞語的含義,能讀出詞語在不同的語境下所指代的意義,是完成閱讀理解的基礎。
題目示例
1.閱讀文本,結合上下文分析詞語在句中的意思/含義。
2.根據文章解釋加線的詞語。
答題方法
詞語有其本來的意思,但是在經歷漫長的歷史歲月后,很多詞語的意思發生了變化,或者承載了更多的含義。這就是比喻義和引申義。
我們常用詞語的本義來比喻其他的意義。這些比喻的意義固定下來,就形成了詞語的比喻義。比如,我們知道海最主要的特點是寬廣,進而可以用“海”來比喻“像海一樣寬廣”的事物,如“人海”“火海”等。而引申義,則是通過本義引申出來的意義。還是“海”這個字,可引申為“大的”,如“海量”“海涵”等。
對于詞語含義類題目該如何作答?
第一步,找出詞語所在的位置,明確詞語的本義。在解釋過程中,可以使用近義詞來替代,用反義詞來解釋,或將詞語分解組詞再合并。比如,對于“慌亂”這個詞,可以解釋為“慌張”,也可以解釋為“不鎮定”,或者拆開組詞再合并,解釋為“慌張而混亂”。可以經常翻一翻《現代漢語詞典》,總結常用的解釋方式。
第二步,結合語境,判斷詞語在文中的意義,包括比喻義和引申義。可以套用句式“寫出了人物……的特點”“寫出了人物……的狀態”“寫出了事物……的特點”。
第三步,體會作者使用這個詞語要表達的感情。
答題模板如下:
本義+文中義+表達情感
有的時候,作者會采用反話正說的表達方式。例如,朱自清在《背影》中寫到,看到父親托茶房好好照應“我”,“我”就暗笑父親的迂,并寫到“我那時真是太聰明了”。這里的“聰明”并不是指頭腦靈活,而是在反諷自己當時自以為是,沒能體會到父親的用心,沒能感受到父親對自己濃濃的愛。當時認為自己很聰明,現在想想其實當時的自己很愚蠢。一種自嘲與遺憾之情躍然紙上。
強化訓練
豐子愷在《白鵝》中寫道“鵝則對無論何人,都是厲聲呵斥”。句中的“厲聲呵斥”是什么意思?
參考答案:
“厲聲呵斥”本義是指大聲地斥責,本義在句中是指鵝的叫聲很大,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鵝傲慢的特點,把白鵝寫得富有靈性
,文中義
表達了作者對白鵝的喜愛之情。表達情感
速記口訣
詞語含義不用愁,本來意義細探求。
同義替換反義釋,分開組詞都保留。
聯系語境上下看,文中指代要研究。
修辭手法寫清楚,表達情感不能丟。
思維導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