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明:長城拱衛的文明(這就是中國歷史)作者名: 何孝榮主編本章字數: 1748字更新時間: 2025-04-16 14:27:57
乞丐皇帝
俗話說,打天下容易,坐天下難。朱元璋深知這個道理,建立了明朝之后,他勵精圖治,為保住剛剛得來的政權可努力了。朱元璋的努力可以分為文和武兩個方面。文的一方面就是建立新政權的各項制度,讓天下從此安定下來;武的一方面就是打擊元朝殘余勢力,統一全國。武的方面我們下面再講,在這里先講文的那方面。
◆知識鏈接
丞相和宰相
丞相,中國古代官名,一般是指皇帝之下的權力最高的行政官員,其主要職能是輔佐皇帝處理朝政,統領百官,也可以稱為百官之長。自朱元璋廢除丞相一職后,中國延續約1600年的丞相職位徹底消失。
而宰相指的是一種制度,是那些輔佐天子的、掌管國事的最高官員們的統稱,這其中就包括丞相、大司徒,也包括尚書、中書令、軍機大臣等。

▲明代飛魚服
朱元璋首先論功行賞,任命李善長為丞相,宋濂為翰林院學士,其他的功臣也各有封賞,出任朝廷各個部門的官吏。可是好景不長,朱元璋對那些才智過人的功臣漸漸不放心起來,有的功臣也確實居功自傲,比如后來出任丞相的胡惟庸大權獨攬,橫行不法。朱元璋就大開殺戒,先后掀起幾次鎮壓運動,不僅僅殺掉了胡惟庸等亂國之臣,連李善長等很多開國賢臣也死于非命。朱元璋因此成為與漢高祖劉邦齊名的濫殺功臣的皇帝。劉邦殺功臣,只殺武將,不殺文官,朱元璋是文官、武將都殺,而且有牽連的人都殺,下手比劉邦更狠。
為了加強皇權,防止大臣權力過大,朱元璋干脆廢除了丞相一職,自己兼任了。在地方上他還廢除了元朝的行省制度,讓在各地掌管行政的、掌管軍權的、掌管司法的大臣各司其職。他不放心大臣們,可是卻非常信任自己家里人,他先后分封自己的幾個兒子為藩王,鎮守一方。
為了鞏固政權,他設立了特務機構“錦衣衛”,由皇帝直接管轄。錦衣衛的權力很大,有偵察、緝捕、審判、處罰的權力,還有自己的法庭和監獄(詔獄)。在現代影視劇里,有很多關于明朝題材的電視電影,我們印象最深的就是錦衣衛和宦官,沒錯,就是這個錦衣衛。他們在皇帝授予的特權下干了大量壞事,可是在朱元璋眼里,他們卻是保住朱家江山所不可缺少的。

朱元璋出身貧苦,從小飽受貪官污吏的壓榨剝削,一直視貪官污吏為敵對的一伙兒,現在他當了皇帝,仍然痛恨貪官污吏。要知道,朱元璋的父母可是讓貪官污吏給間接害死的。大旱災的那年,要不是那些個貪官污吏克扣發給他父母的賑災糧食,說不定他父母還餓不死呢。朱元璋這個恨啊,曾對大臣說過這樣的話:“從前我還是老百姓的時候,見到貪官污吏對民間疾苦絲毫不理,心里恨透了他們,今后要立法嚴明,遇到有敢于危害百姓的貪官,絕不寬恕。”他說到做到,治理起貪官來那可是真狠啊!
◆知識鏈接
空印案
明朝時,每年地方都會派人到戶部報告錢糧賬目,按照規定必須賬物相符才能與戶部完成結算。如果賬物不符必須駁回地方重新造冊,并且必須蓋上原地方機關大印。因為當時交通并不發達,往來路途遙遠,如果發回重新造冊勢必耽誤相當多的時間,所以地方官員都備有事先蓋過印信的空白文書,如果到了戶部發現數字不對,他們就重新填寫一份,這樣就省去了車馬的勞累。可朱元璋知道后認為這是官員們相互勾結、徇私舞弊的驚天大案,于是一聲令下,全國與此事相關的大小官員,不論清貪良莠全部治罪處死。
朱元璋頒布了有史以來最為嚴厲的肅貪法令:貪污六十兩以上銀子者,立殺!
朱元璋處置貪腐的決心是堅定的,力度是空前的,他在位的三十一年,大規模反貪就有六次,殺掉的貪官污吏有十幾萬人之多。
對于老百姓來說,朱元璋真的是一個好皇帝,他在位期間勤政節儉,輕徭薄賦,休養生息,興修水利,為老百姓辦了不少好事。因為他是民間來的,知道民間的疾苦,自己也以身作則,從來不鋪張浪費,甚至早飯都是一個蔬菜加一道豆腐,還在后宮開了一片菜地,自己種菜,真是好農民。朱元璋的轎子上龍的裝飾,該用金的地方,他讓人改成銅的,這么“摳門”的皇帝,歷史上也是不多見的。
朱元璋讀的書不多,但是他很重視教育,建國之初他就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興建學校,選拔教官,而且把教育當做考核官員的一項基本政策。洪武三年,明朝舉辦了第一次科舉考試,通過考試成績來選拔官員。
經過這一番努力,大明的江山總算穩定下來了。朱元璋仍然沒有懈怠,他繼續拼命干,一生勤于政事。朱元璋貧民出身,靠自己的努力建立了明朝,安定了天下,開創了明初的一代盛世,算得上是中國歷史上杰出的君主之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