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用動畫片學英語

想到用動畫片來啟蒙英語,是源自我自身的英語學習經驗。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出生的我們這一代人,受到時代潮流的影響,大多有一份出國夢,我也是這樣。用時下流行的一句話來說,我的夢想一直就是:世界這么大,我想去看看。所以,我一直都很注意學習英語。

在西安外國語學院學習的時候,我的學霸同學們,經常抱著英語詞典背單詞,但我不喜歡枯燥地背單詞,就經常跑去學校的電教室,看免費的英語電影,默默地跟在后面說臺詞。我也不太喜歡那些幾十年內容不變的教科書,就到學校周圍的舊書攤上,淘一些舊英語報紙和書來讀。

一開始也不是什么都能讀懂,我喜歡什么內容就讀什么內容,遇到不懂的單詞,查字典不方便,就硬著頭皮讀,結合上下文語境去猜。慢慢地,讀多了,不認識的詞,居然也就都認識了、記住了。以這樣的方式,我的英語興趣只增不減,進步神速,無論聽力、口語、閱讀理解,還是語法和詞匯考核,正確率都激增,考試成績也很好。

工作多年后,難舍夢想的我,參加了TOEFL(托福)和GRE(美國研究生入學考試)考試。準備考試的過程中,我沒有把精力和時間用在背單詞、啃語法、做模擬題上,而是每天都興致勃勃地去讀英語網站上的新聞,如BBC News等;讀風靡全球的英語原版書,如小說、人物傳記等;追經典的英劇、美劇……結果,7個月后,TOEFL和GRE考試都拿到了正確率約95%的高分。

之后,雖然我放棄了留學的機會,但每天瀏覽英語網站上的熱點新聞、閱讀英語書籍的習慣保留了下來,這些習慣讓我不斷精進,這十幾年日積月累,我的英語運用自如。

有了這樣的學習經驗,在抗抗的外語教育上,我相信要讓孩子對語言感興趣,必須讓她體會到語言是有趣的、精彩的。既然孩子們都覺得動畫片有趣,也特別喜愛與動畫片相關的書籍和玩偶等產品,那么就用英語動畫片,來啟蒙抗抗的英語學習吧!

大概抗抗5歲的時候,為了多點時間陪伴孩子,我辭職回了家,這是個飽受壓力的過程,后面再詳說。我辭職回家以后,把抗抗也從幼兒園接回家來自己教。那時候,她每天除了學習語文和數學課程,以及外出活動之外,幾乎都浸泡在英語中,接觸了大量的英語動畫片、英語歌曲、英語游戲,這一切對她來說都是娛樂,不是學習。因為喜歡、開心,抗抗迷上了英語。

沒過多久,她的英語表達就非常流利了,尤其是和我吵架的時候,哈!我至今還記得她不到6歲時的這兩段表達:

有一回抗抗不高興:

Mom,If you don’t speak Chinese to me, I’m not gonna speak English to you!(媽媽,如果你不跟我說中文,我就再也不跟你說英語了! )

Mom, you are not a good mom.How could you hit me? You are such a mean mom...(媽媽,你不是個好媽媽,你怎么能打我呢?你就是個壞媽媽……)

她吧啦吧啦說了一大段,讓我驚喜萬分!

為什么動畫片,可以啟蒙英語?

一個正常的嬰兒出生以后,身在英語環境中,自然會學會英語;身在我們的中文環境中,自然會學會中文,這是因為他們在環境中耳濡目染。也就是說,人在嬰幼兒、兒童期,天然有這種能力,在什么樣的語言環境中,就能學會什么樣的語言。

那么,如果我們希望孩子學會英語,就給他們創造英語的環境好了。雖然我們都不說英語,但在這個信息資源超級豐富的網絡時代,我們完全可以在家庭中模擬出一個英語的環境來。

什么動畫片,適合啟蒙英語?

生在網絡時代,我們真的很幸運,不帶中文字幕的英語動畫片很容易就能從網絡上找到,這讓我們有機會不用去國外,不用請外教,運用本書講的方法,就能夠帶領孩子學習英語。

用什么動畫片來啟蒙英語?我的做法是:在了解過動畫片的品質的前提下,孩子喜歡什么英語動畫片,就給她看什么好了。因為這樣更能貼合孩子的興趣,也有利于形成習慣、培養專注度。比如兩歲的孩子,可能會喜歡《天線寶寶》(Teletabbies)、《花園寶寶》(In the Night Garden);三四歲的小女孩會喜歡《粉紅豬小妹》(Peppa Pig,也譯為《小豬佩奇》),男孩子喜歡《本和霍利的小王國》(Ben and Holly’s Little Kingdom)之類的……只要多嘗試幾部優質動畫片,總能找到孩子的興趣點。孩子們在享受了動畫片的趣味的同時,他們那具有超級語言學習能力的大腦,也把動畫片中的語言要素照單全收了。

這里是抗抗和我的學生們用過的英語動畫片列表。列表中的年齡只是參考,實際上,很可能一個5歲的孩子看《神奇校車》(Magic School Bus)也興致勃勃。所以具體給你的孩子看什么動畫片,主要還是依據孩子的興趣來確定。

怎么找到這些動畫片呢?有很多途徑,我分享兩種比較方便的方式:

1.視頻網站或App,比如愛奇藝、優酷等,都既有網站又有App,在里面搜索出想要的動畫片,下載到本地(即下載到電腦或手機以及類似的終端電子設備上),就可以給孩子看了;

2.通過網盤搜索引擎來搜索相應的資源,然后保存到自己的網盤中,下載到電腦或手機上播放給孩子看。

在使用這些方法的時候,我建議下載到本地之后再給孩子看,這樣可以過濾掉一些不良信息的影響。

有些家長會擔心,給孩子使用電腦或手機看視頻,會不會對孩子的眼睛造成傷害。這種擔心可以理解,但就如同切菜的刀具也會傷到手一樣,我們會不會因為這些刀具可能傷到手,就不使用它們呢?實際上,只要我們合理地使用,就能把傷害降到最低。電腦和手機也是一樣。

比如我們可以選擇高清的屏幕;使用投屏的方式,把視頻投放到白色的墻壁或者幕布上,保持足夠的觀看距離;每次給孩子看的時間控制好,長一點的動畫片,中間借著給孩子喝水等名義,讓他們休息一會兒,再繼續。通過這些方式,來保護孩子的眼睛。

孩子不愿看英語動畫片,怎么辦?

當然最好的辦法是,從孩子第一次看動畫片的時候,就給他們看英語的,這會很省心。對于已經習慣了看中文動畫片的孩子,一開始會拒絕英語動畫片,這是很正常的。那么,我們可以慢慢滲透,有這么幾種方法。

方法1:同意孩子看中文動畫片,但必須先看一集英語動畫片,經過一段時間后,過渡到完全看英語動畫片。

方法2:一段時間都持續不讓孩子看任何動畫片,等他強烈要求的時候,直接給他看英語動畫片,這時候阻力就小多了。

方法3:給孩子看已經看過的中文動畫片的英語版。孩子容易理解,也就容易接受。比如給孩子看過中文版的《粉紅豬小妹》,再給他看英語版的。

但不管哪種方法,強烈建議一開始爸爸或者媽媽陪孩子一起看,一起學習,尤其是孩子畏難情緒嚴重的時候。

總之,想要孩子接納英語動畫片的話,我們就要堅定地帶動孩子去做,在教育的大方向上,家長是掌舵人。實踐也證明,只要家長能堅持通過動畫片創設家庭英語語言環境,孩子的語言障礙慢慢就消失了。跟我學習英語的所有孩子,都喜歡上了英語動畫片,一到兩年他們的英語聽力就非常棒了,口語表達也自然、順暢。

持續看動畫片后,有什么效果?

在視聽階段,孩子大量地看了動畫片,有了足夠的“入耳量”,本能驅使下,就想開口說了;如同中文,0歲的孩子在聽了一年多后,就開始說話,3歲以后大部分孩子都能用完整的句子表達自己的想法。你很容易就能觀察到:孩子不由自主地開始說他在動畫片里聽到過的英語單詞、句子;開始問你這個用英語怎么說、那個用英語怎么說了;開始情不自禁地哼唱一些英語歌曲了。這其實就是孩子的英語思維發展出來的一個顯著標志。

這時候,如果父母能和孩子用英語表達,將孩子在動畫中學到的有趣的對話用在現實生活中,孩子就會對英語更加感興趣。

父母不會英語,怎么帶孩子說?

如果父母都不會說英語,也不要緊,在我們這個時代,完全有辦法輕松彌補。我們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方法1:找英語口語好的人給孩子上課。比如找英語專業的家教,找英語老師等來陪孩子練習英語口語。當然選擇的時候,我們需要對家教或者老師的英語能力有所了解、判斷。

方法2:選擇網絡授課的外教,陪孩子練習口語。

方法3:利用手機上的免費配音軟件來帶動孩子跟讀、帶動孩子表達。(這是最省錢、最簡單的方式,關鍵在于家長能否持續地帶領孩子去做。)

經過長期的口語練習,孩子就能習慣于用英語表達,學習起來更主動。網絡時代的到來,已經讓語言學習變得更加容易。英語的日常口語詞匯也就1000個左右,如果我們能每天堅持讓孩子看1個多小時的英語動畫片;每周家長或者老師誘導孩子用英語來說話、唱歌、游戲,一到兩年內,大部分孩子都能形成良好的英語母語本能與習慣。四五歲孩子的英語水平,就能與英語國家不識字的人的口語表達能力接近了。

2008年到2010年,抗抗在家的所有娛樂(動畫片、歌曲、閱讀)幾乎都是英語環境下的,以至她的中文水平有些落后,有時候一些中文詞她不知道,說英語反而立馬明白。比如2008年我父親去世,我們帶她坐火車去參加姥爺的葬禮。說葬禮,她不理解,說funeral,就哦一聲,恍然大悟。

記得2010年,抗抗瘋狂地迷上了動畫片《降世神通》(Avatar)。有一次,我開車帶她去親戚家,路上不知怎么聊起來每個人的gift(天分)和destiny(使命)。

我說:“Everyone has his gift and destiny.”(每個人都有他的天分和使命。)

她馬上接著說:“I know,my gift is studying languages and my destiny is to travel around the world.”(我知道,我的天分在學習語言,而我的使命就是周游世界。)

我當時很是訝異,不記得我們之前有過這個話題的討論,也不記得她學過這些詞匯,本以為還需要一番演繹、解釋一下gift 和destiny 的意思,居然不需要了!

我問她:“How could you know what your gift and destiny is?” (你怎么知道你的天分和使命是什么的?)

她以一種毋庸置疑的口吻, 流利地說:“Prince Zuko’s destiny is to capture the Avatar, his gift is firebending.I sure believe my gift is language studying, and my destiny is to travel around the world!”(祖克王子的使命是抓住降世神通,他的天分是馭火術。我非常確定我的天分是語言學習,我的使命是到全世界旅行!)

我們曾經討論過夢想,但是沒有把這兩個詞匯和夢想連起來討論過,她自己把它們對應起來了。真不得不驚嘆孩子大腦神奇的學習能力!當然,多年的教學經驗告訴我,這樣的學習能力,每一個孩子都擁有。啟蒙語言越早的孩子,學習、領悟語言的能力就越強。

什么年齡,最適合孩子學語言?

《卡爾·威特的教育》可以算是老卡爾·威特的育子筆記,記載了他培養兒子—19世紀德國的天才式人物—小卡爾·威特的教育過程。小卡爾·威特八九歲時就能自由運用六國語言。在這本書中,有這么一段話,很值得為人父母的我們銘記:

兒童的潛能遵循著一種遞減法則。比如說,生下來具備100度潛能的兒童,如果從一生下來就能給他進行理想的教育,那么就可能成為一個具備100度能力的成人;如果從5歲開始教育,即便教育得非常出色,那也只能成為具備80度能力的成人;而如果從10歲開始教育的話,教育得再好也只能達到具備60度能力的成人。這就是說,教育開始得越晚,兒童的能力實現就越少。這就是兒童潛在能力的遞減法則。

參考這段話,我認為學習語言,越早開始越好。在教學過程中,我感受到,孩子越小學習能力越強,只要到了能看中文動畫片的年紀,就可以給他們看英語動畫片來啟蒙英語。我的學生Elsa 4歲多來我這里上課的時候,英語已經能做基礎表達了,語感非常好,因為她哥哥在我這里上課,她大約兩歲就每天跟著哥哥在家看英語動畫片,在哥哥用英語表達的時候,自己也跟著說。

我的學生中,有些四五年級開始運用母語式語言學習法的孩子,他們背了多年單詞和語法,聽說讀及發音能力仍然不佳。到我這里之后,經過兩年動畫片上課精聽、模仿,課下大量泛聽、廣看,發音很快得以糾正,逐步能聽得懂英語動畫片,口語表達較為流暢自如,再過一兩年也開始讀英語原版章節小說。但是,我還是能感覺到,他們在讀英語小說時,大腦中存儲的情景、圖像不夠,理解能力比四五歲就開始啟蒙的孩子要弱一些。而且越晚啟蒙,學習時間也越緊張。

總體來說,12周歲之前的孩子,聽力思維比較敏感,用這種母語式語言學習法,事半功倍。不過,不管是孩子,還是成人,這種方法都是行之有效的,就比如我自己,成年后開始學習英語,也學出來了。所以,一旦決定了要學,糾結不如行動,每天堅持是關鍵。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同德县| 北票市| 磐石市| 安泽县| 公安县| 衢州市| 龙口市| 鲁山县| 苏州市| 双江| 苍溪县| 贞丰县| 舒城县| 阿巴嘎旗| 通州市| 和政县| 冷水江市| 绥芬河市| 陵川县| 白山市| 贵州省| 遂溪县| 前郭尔| 富顺县| 兖州市| 类乌齐县| 大埔县| 耿马| 上虞市| 皋兰县| 电白县| 甘泉县| 漾濞| 池州市| 太湖县| 中牟县| 普洱| 东台市| 九龙县| 中超| 巴青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