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險管理的七堂必修課
- 陳寧
- 1185字
- 2025-03-26 17:25:35
第一課 保險的本質
一、保險的本質
保險是指投保人按照合同約定,向保險公司支付保險費,保險公司對合同約定的可能發生的事故,因其發生所造成的財產損失承擔賠償保險金責任,或當被保險人死亡、傷殘、疾病或者達到合同約定的年齡、期限等條件時承擔給付保險金責任的商業保險行為。
簡單地說,就是投保人付給保險公司保費,保險公司在合同里約定的事情發生后,保險公司支付賠償和保額,投保人用現在手頭的錢,在未來某種特定情況下得到保險金。保險對應的是未來的風險,風險是概率問題,所以保險是分擔風險的金融工具,它試圖把不確定轉化為可控風險。
(一)保險的功能
1.疾病保障功能
從概率上講,保險是一個人未來可能會面對的風險由整個集體共同承擔,一個集體中所有人在同一時間遇到突發情況的可能性較低,所以集體形成的資金一般可以應對個體突發的需要。
尤其是減少低概率高風險事情發生帶來的破壞性,如意外險、醫療險、重疾險可以降低不可控風險發生時家庭面臨的財務損失。雖然未來的風險不可控,但是保障類險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讓家庭的經濟損失相對可控。保險就如調味的鹽一樣,在生活中不可或缺也不可過量,每做好一份保障,生活便能更加從容。
2.資金管理功能
胡適說:“保險的意義,只是今日作明日的準備,生時作死時的準備,父母做兒女的準備,兒女幼兒時做兒女長大時的準備,如此而已。今天預備明天,這是真穩健;生時預備死時,這是真曠達;父母預備兒女,這是真慈愛,能做到這三步,才能算作現代人。”
保險年金類的保障,也是一種風險控制。每個人年輕力壯時收入相對較高,隨著年齡的增長,勞動力逐漸衰退甚至喪失,年金是在收入高時存錢,在喪失勞動能力時有收入來源,具有資金管理的功能。
3.資金傳承功能
《孫子兵法》:“勝兵先勝而后求戰,敗兵先戰而后求勝。”能打勝仗的部隊,總是先確保自己不敗,然后才會尋找機會同敵人交戰;總打敗仗的部隊,總是先與敵人交戰,然后在戰爭中企圖僥幸取勝。保險在生活中更像風險的手剎,在遇到風險時可以剎車,而不是在風險中一直高速沖下去,做好風控,確保我們先處于不敗之地,然后再擇時尋求機會。
每一份保險設定了投保人、被保險人、受益人,保單身故金具有專屬性,屬于受益人,被保險人身故后,保險理賠金指定傳承給受益人,保險金不算作遺產,也使得保險具備了資金傳承的功能。
(二)保險條款會騙人嗎
過往保險從業人員專業度參差不齊,給行業風評和口碑埋下了雷。保險是一份合同條款,在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登記備案時條款就已經固定,上市后同一款產品的條款不會再有任何變化。
產品條款寫在合同條款里,條款不會說話,但人會說話,所以不靠譜的并不是產品條款,很可能是銷售者不按照條款文字講解。產品條款保什么不保什么都寫得很清楚,它無法把控產品銷售者是不是在原有基礎上有夸大的講解。實際上,部分銷售個體和保險公司在培訓或宣傳產品時存在夸大的行為,很多人卻把銷售個體的責任轉嫁到了保險條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