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竟相投靠
- 水滸之我乃人間太歲神
- 半囚居主人
- 2099字
- 2025-05-07 20:50:46
陽谷縣衙后堂之內,武大身著青色官袍,戴著直角幞頭,倒也似模似樣。
潘金蓮圍著武大轉了好幾圈,一雙桃花眸幾乎都要溢出水來,從來沒覺得丈夫這么順眼過。
“大哥今日別忙太晚,奴家和你喝吃幾杯酒。”
武大受寵若驚,忙道:“好倒是好,只是還有些公務沒有處理完。”
潘金蓮嗔道:“你這個呆子,奴家以前倒是看走了眼。沒成想你還是個內秀的,當了這幾日的縣令,人人都說你辦事公道。”
武大嘿嘿傻笑,“這是旁人看二郎面子奉承你我哩,大嫂聽聽就好。”
潘金蓮為武大抻理袍服,“我也不傻,總歸也是你有幾分能為,不然要別人硬夸,他也張不開嘴。”
武大笑呵呵地捉住潘金蓮的柔荑。
夫妻二人柔情蜜意之時,武松風風火火闖了進來。
見兄嫂二人情狀,武松笑道:“卻是我來得不巧。”
武大松開手,笑道:“兄弟來得正好。”
潘金蓮羞得轉過身去,“我去為叔叔沏茶。”
“有勞嫂嫂。”武松找了座位坐下,就聽武大說道:“婚期定在下月初八,旁的事我和你嫂嫂都一力操持了,只是要請何人,二郎需得自己斟酌。”
“嗯,我明日寫個單子給你,其他的我聽兄長安排。”
想了想又問道:“蕓娘、景娘最近如何?”
武大埋怨道:“難為你還想著,自定下婚期,也有一個多月了,就沒聽你念起過她們一回。”
見武松面露羞赧之色,武大呵呵笑道:“她們都好,如今住在金山村新修的宅子里,一應供應都不缺。兩個我看著都好,尤其是蕓娘,她幫著他叔叔管理物料,聽說是分毫不差的。”
武松在夢里活到壽終正寢都沒碰過女孩子一個手指頭,妥妥的胎里素。此刻聽到兄長說起未婚妻的好來,竟不由心頭一熱,生出幾分柔情來。
潘金蓮沏來一壺熱茶,為兄弟二人斟滿,戲謔武松道:“叔叔以前提起娶親千不肯萬不愿的,如今怎的這般爽利啦?”
“以前是沒遇到像嫂嫂這般有能為的,自然不愿將就了。現在看來蕓娘、景娘堪為良配,我就心急了些。”
“呸,專拿鬼話來哄我。你不勸你大哥休妻,奴家就燒高香了。”
這話武松卻沒法接,畢竟他真的動過這個念頭,只能訥訥地訕笑兩聲。
武大怕武松尷尬,忙道:“兄弟遠來辛苦,回去歇息吧。我還有些公務要忙,今晚就便在后衙休息了。”
武松和兄嫂告辭,又去找林泉、魯千里、劉安、王平等一干舊部寒暄一回,方才回府邸安歇。
翌日一早,便帶著林教頭騎馬來到郊外,向其請教槍法。
林沖取過武松三十六斤鑌鐵點鋼槍橫于鞍前,說道:“二郎且看這鋼槍門道!“
但見他猿臂輕舒,槍尖抖出碗大寒星,破空之聲如裂帛。鋼槍一刺,竟帶得馬首偏轉三寸,槍桿回旋時掃得草皮翻卷。
武松拿著白蠟桿試接一招,只覺虎口發麻:“端的恁般沉重!”
林沖勒馬笑道:“尋常白蠟桿不過七斤,雖舞得潑風也似,臨陣卻只能取巧,多用刺、纏等法,不宜于敵人硬碰。
你這槍乃百煉鋼骨,重三十六斤,自然百無禁忌,直刺如毒龍出洞,橫掃若泰山壓頂。二郎膂力驚人,只要將三十六路崩、砸、絞、纏的絕命殺招演練純熟,可與天下英雄爭鋒。”
言罷以槍擊地,火星四濺處青石應聲而裂。武松撫掌嘆道:“原來鋼槍有這般乾坤,端的不是木桿耍子可比!”
林沖又道:“馬上決勝又非平地可比。若是騎術不精,槍法也就打了折扣。二郎演習槍法之時不可下馬,力求做到人馬合一。”
言罷林沖將三十六路槍法一一演練幾遍,待到武松全部掌握了,二人方才打馬回城。
一連幾日都是如此,直到第七日午間,武松終于將林沖所授槍法演練純熟。
至此幾人每日都在府中較量些槍法拳腳,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好不快活。
一日,馬直遣人來報,少華山眾位頭領已至陽谷縣境內。武松慌忙領著一眾好漢迎出城門。
眾人剛出城門二三里,就見遠處隱隱綽綽奔過來十余騎人馬。
當中四人正是神機軍師朱武、跳澗虎陳達、白花蛇楊春和九紋龍史進。
士卒引朱武等人來拜見武松。
朱武等人離著幾丈翻身下馬,單膝跪地參拜,“屬下等事蹙來投,怎敢勞主公親迎?”
武松也忙下馬扶起眾人,忙問端的。
“早聞少華山幾位好漢大名,只恨未能一見。未知少華山發生了何事?朱頭領如此說?”
朱武長嘆一聲道:“一言難盡!山寨本也發展到五六百人馬,奈何山低寨小,擋不住官兵來剿。接連幾月,與官兵戰了數次,折損了近半人馬,實在難以安身了。
上月聽聞主公發布討宋檄文,廣邀天下豪杰,起兵反宋,我們兄弟一商量,恨不得即刻便來,只恨無人引薦。
不想些許微名竟入了主公耳朵,遣使來召。我們兄弟當即遣散眾多嘍啰,只帶著百十個親信,前來投奔主公。
因恐人多路上官差盤問,我們分做五批,這是第一批,其他四批人馬輜重,不日便到。”
武松聽罷大喜,與朱武等介紹林沖、花榮等人。
一行人談笑間,便入了武松府邸之中。將眾人暫時安置,于晚間大擺宴席,陽谷縣一眾統領皆到,不覺大醉。
如此又過了兩三日,公孫勝,著道袍芒鞋,帶著美髯公朱仝,直入武松府邸。
將朱仝安置在花廳等候,獨自去面見武松,一見面公孫勝便厲聲怒罵吳用,“說什么智多星?卻原來只會使些鬼蜮伎倆。為得一人,反算計得他家破人亡,算甚么英雄作為?”
武松從未見過公孫勝如此失態,綜合馬直傳來梁山三打大名府的線報,便知是吳用寫了造反的藏頭詩,逼迫盧俊義上山的事情發了。
“唉,可惜了兩條好漢,終不能為我所用。”
公孫勝奇道:“主公已知端的?”
“馬直已經給我傳信了。”
“那主公可知方臘已經反了江南嗎?”
武松大喜過望,“果真?如此我有喘息之機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