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馬進忠
- 鐵血明皇
- 大力樂
- 2090字
- 2025-04-29 13:26:55
善于察言觀色的鄒文林,看到馬進忠的臉色變幻,立刻就明白了什么,內心慌得一批,不過臉上依舊洋溢著自信從容的笑容問道:
“馬將軍,你可知道前幾天打穿圍困東門五千左軍,輕松進入九江城的兩千多火器兵吧?”
馬進忠點了點頭,他當然知道,若不是這兩千火器兵出現(xiàn)九江城早就破了。
這兩千火器兵已經(jīng)在左軍中傳的沸沸揚揚,傳呼其神,犀利的火器,精準的火炮,死戰(zhàn)不退的勇氣,同歸于盡的狠勁,都讓左軍吃盡了苦頭,也讓左軍膽寒。
左軍不少高級將領都在猜測這兩千火器兵的來歷,在他們看來南明不可能有這樣厲害的火器兵,甚至世界上都沒有。
幾十萬左軍中,也有不少火器兵,但是給人家一比,自家的火器兵就跟拿著燒火棍的農夫一樣。
“這是榮耀軍,是陛下親軍!”
鄒文林說到這里臉色一冷,聲音也陡然增高說道:“十萬榮耀軍已經(jīng)開拔,已經(jīng)抵達湖口縣,現(xiàn)在距離九江城不足百里!”
聽到十萬榮耀軍,馬進忠大驚,雖然知道往往都會夸大軍隊數(shù)量,十萬榮耀軍就算只有五萬,那都是相當恐怖的存在。
僅僅兩千多就能讓左軍損失慘重,如果有五萬,簡直不敢想象。
“空口無憑,如果將軍不信,現(xiàn)在就可以派快馬去湖口縣查看,鄒某若有半句假話,將軍可以直接取我首級獻給左逆!”
“鄒某就在將軍這里,等將軍派快馬查看消息。”
鄒文林一臉自信,聲音高亢,但是身體卻在微微顫抖。
“江北四鎮(zhèn),擁有二十萬軍隊,為什么陛下會按兵不動?”
“因為有榮耀軍足矣,不需要勞師動眾!”
聽到鄒文林一番話,馬進忠心中又開始猶豫起來,不過這次不再是猶豫是不是獻上鄒文林,而是派探馬查看之后,情況如果屬實,要不要起兵。
“大人何必動怒,末將怎么會做大逆不道的事情!等會我就派人把大人送出去!”馬進忠臉上擠出一絲笑容,剛才鄒文林的氣勢拿捏很好,馬進忠也被震懾到了。
在明朝錦衣衛(wèi)幾乎是內戰(zhàn)內行,外戰(zhàn)外行,面對建虜,幾乎沒有啥功績,但是對待自己人,監(jiān)視百官,卻很有一套。
這一點朱由崧非常清楚,因此,策反活動就交給錦衣衛(wèi)。
建立的龍牙和北方情報網(wǎng)就是用來刺探軍情,讓其各自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
馬進忠客氣的送走鄒文林之后,雖然嘴上說相信對方,不用派探馬,不過剛一送走鄒文林,馬進忠立刻叫來親兵。
“張炳,你連夜派幾名機靈的兄弟立刻前往湖口縣看看有沒有軍隊,一定要看清楚到底多少人?”
“屬下遵命!”
“還有你派幾個人跟著鄒文林,不要讓其離開軍營!”
----------------------
左軍之中,開始莫名其妙的流傳起了武昌幾十萬百姓冤魂托夢給陛下,懇請陛下為他們報仇誅殺左逆。
因此,皇帝以天子身份,祈禱上天,降下詛咒,讓左良玉不得好死。
這個故事編的繪聲繪色,幾十萬無辜被殺的百姓,面目猙獰,四肢殘缺,跪在皇帝身前,越傳越玄乎。已經(jīng)衍生出了幾百個版本。還出現(xiàn)了神話版本,比如皇帝以武昌幾十萬百姓的怨氣凝聚出了人皇劍,可以在千里之外,御劍斬殺左良玉。
但是每個版本核心兩點,第一皇帝是真命天子,上天認可!
第二,左良玉命不久矣!
古代是十分迷信,別說大字不識一個的底層士兵,就連那些學富五車的大儒一樣迷信,掌握天下的皇家也不例外。
迷信在古代非常有市場,即使在經(jīng)過破四舊,科學洗禮的新時代,依舊不少人迷信,更何況是古代。
這種的有鼻子有眼的傳言就讓人信服,也讓左軍開始有些無心戀戰(zhàn)。
這種傳言不僅在左軍中開始流傳,就連皇明日報這種官方也下場宣傳,只不過并不再是頭版頭條,而是在自由投稿區(qū),以民間個人的名義投稿,報紙采納的形式。
皇明報紙作為南明最有權威的輿論工具,朱由崧自然不會在頭版頭條以朝廷名義宣揚怪神之論。
其實這些都是朱由崧的御用文人寫的,只不過換了一個稱呼,在掌控絕對輿論下,皇明報紙完全是按照朱由崧的意思,以對皇帝和朝廷最有利為導向。
這種想說什么,想禁言什么,整個南明只有一個聲音的感覺,真讓朱由崧迷醉。
左良玉和一些高級軍官也察覺到流言的可怕,也開始認為很可能有人在故意傳播,開始在軍營中大規(guī)模抓捕和追溯,把一些傳播謠言的士兵抓了起來,開始大量斬殺傳言者。
馬進忠所在的營地也接到左良玉的命令,開始大規(guī)模抓捕傳言者。
“將軍,抓捕了389人,是不是全部殺掉?”一名親兵來到馬進忠的中軍大帳匯報道。
“不用,先暫時關押起來,還有停止抓捕行動吧!”馬進忠擺了擺手,表情有些疲憊。
就在剛才連夜出發(fā)的探馬已經(jīng)回來,一支至少十萬人軍容整齊的大軍向著九江城挺近。
派出去的十個探馬,九個在刺探中被對方斥候擊殺,這名探馬僥幸逃跑回來,主要就是因為距離太遠,甚至僅僅看到軍隊的輪廓就跑回來。
探馬相當于偵察兵,也是精銳的士兵,但是明軍的探馬其實已經(jīng)遠遠不能勝任偵查任務,往往不敢靠近偵查,只能遠距離悄悄觀察,導致情報往往有很大的誤差。
匯報的軍隊人數(shù)往往都要比真實數(shù)量高出很多,甚至幾倍。
甚至一些探馬出去之后,根本不敢前去偵查,只是轉一圈就回來,這也是當年皇太極繞道蒙古毀關而入,等進入明朝境內才發(fā)現(xiàn)。
得知這個消息后,馬進忠立刻意識到要變天了,他派出的十名探馬都是軍隊好手,僅僅看一眼就差點全軍覆沒,由此可見,這次軍隊的斥候有多厲害。
一般而言,一支軍隊的斥候代表這支軍隊的戰(zhàn)斗力,以及統(tǒng)兵之人的能力。
這一幕,不僅發(fā)生在馬進忠的軍營,在其他一些總兵官的軍營中,也出現(xiàn)了類似的一幕,對于左良玉的命令,陽奉陰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