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章 合同研究的跨學科視角

合同是現實生活中自然人、法人和組織在進行服務或商品交易時簽訂的確保雙方權利義務關系的重要協議,這類協議因為有法律保障而具有法律效力。合同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合同指的是所有法律部門中確定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而狹義合同指的是一切民事合同,如果再細分,最狹義的合同就是民事合同中的債權合同。本研究是在廣義合同上討論,即“任何兩個經濟實體的雙邊關系甚至多邊關系,都可以稱為合約關系”(折曉葉、陳嬰嬰,2005:4)。這種定義隱含了三個特征:其一,將簽約各方看作陌生人,暫時忽略各方的人際特征;其二,將簽約各方看作理性人,彼此可能存在投機和道德風險,因此通過合同將彼此的權利義務關系固定下來;其三,合同背后有法律(《合同法》)做支撐,雙方在未來如果發生糾紛可依照法律解決。合同在現實生活領域廣泛存在,分為不同類型:按照涉及的領域,有員工與組織的勞動合同,有開發商和購房人的房屋出售合同等;按照合同期限,分為短期合同與長期合同;按照是否正式成文,分為正式合同與非正式合同[1]。

當前對合同議題的研究,經濟學學科相對較多且積累了不少有益的成果,為我們認識生活中的各類合同現象提供了不少經典概念和解釋思路。但是,這種狀況近年來出現了一些新變化,社會學探討合同論題的研究逐漸多起來。社會學憑借自身的概念和分析框架提出一套與經濟學不同的解釋思路,從另外一個角度增進人們對該領域的理解。事實上,從經濟學學科的中心論題開展社會學研究,不僅能讓社會學者深入接觸相關學科在該論題上的重大進展,還可以拓展社會學研究的邊界,從而形成一種良性的學科競爭。當前,社會科學分支學科的分工固然有利于不同學科圍繞本學科關注的中心論題展開深入研究,在確定問題域、提煉分析性概念和發展分析框架上都能迅速建立起本學科的知識體系,然而放棄或無視其他學科的研究進展很可能會導致學科邊界日益封閉和知識體系不斷僵化。因此,從相關學科關注的中心論題展開跨學科探討不是向其他學科宣戰,而是加深彼此的了解與合作。

本章先大致回顧經濟學有關合同論題的經典論述,捎帶介紹經濟學合同理論中的兩個不同思路,隨后從社會學角度提出探討合同論題的切入點與分析進路,最后借鑒關系合同的討論,提出服務合同約束軟化的分析框架。

主站蜘蛛池模板: 毕节市| 靖州| 昭通市| 长垣县| 彭阳县| 八宿县| 蒲城县| 阜新市| 社旗县| 保定市| 柳林县| 中江县| 遵义市| 恩施市| 盐边县| 新竹市| 蒲城县| 巴里| 旬阳县| 荣昌县| 通山县| 偏关县| 福泉市| 宁武县| 隆化县| 泉州市| 女性| 罗田县| 万盛区| 启东市| 鞍山市| 黄骅市| 湖口县| 宾阳县| 图片| 监利县| 庆安县| 石狮市| 江华| 滦平县| 曲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