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維特根斯坦的語言游戲思想研究
- 李果
- 830字
- 2025-04-08 21:06:15
前言
本書探討維特根斯坦晚期《論確定性》中的一些問題。學問總是需要面臨各種現實或者理論問題,但很多時候二者難以區分。在這個全球人口和國家交往日益緊密的時代(雖然疫情等因素會暫時阻礙這一進程,但并不會產生實質性影響),觀念層面的差異導致的各種分歧乃至斗爭都不在少數。更讓人遺憾的是,世人在相互說理的過程中,會更多堅持自己的已有觀念,而非傾聽和理解他者的觀念。
科學的昌盛并未也不可能解決所有問題。早先世人期待的飛行的汽車至今也未出現,我們現在也不必期待未來的強人工智能。人類并不只是生活在自然的規律之中,我們還受到規則、習俗、傳統的制約。我們在遵循規律的同時還試圖建立規則、修改規則以及超越規則,這一切的目的至少都在于生活能過得下去。而正是因為生活能過得下去,眾人其實不大關心科學的規律和知識。這些知識也都只是封裝在用戶友好的器件中供人使用。
人群的交往可能會帶來說理的興盛,也可能會出現道理被自己的偏見遮蔽的情況。毫無疑問,裸猿的本性偏向于后者,否則人類歷史上也不會出現那么多的爭論乃至戰爭了,觀念導致的戰爭的典型案例便是不同宗教(或者教派)之間的戰爭。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內,人類都無法擺脫這種與生俱來的本性。
世人試圖尋求觀念分歧的解決辦法。從直覺上說,說理活動最為原始也最為簡單直接。但前提是人類要克服本性的弱點,這很難做到。維特根斯坦在其《論確定性》中就展示了不同語言游戲/文化(現代人和土著人)之間說理的例子,遺憾的是,說理雙方并不把對方的道理視為合理的,并且到頭來還稱呼對方為“蠢貨”。這個思想實驗簡直就是現實的寫照。
維特根斯坦是在其晚期的“語言游戲”思想大框架下提出這個問題的。于是,我們便可以結合維特根斯坦的語言游戲思想,對上述不同文化的說理問題做出分析和評論。本書的最終目的并不在于為實際的問題給出何種建議,這是政客和政治家的事情;本書僅打算對語言游戲及其蘊含的文化、宗教等層面的意義給出概念考察,從而展現人類自從試圖說理的那天開始便一直面臨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