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基督徒與國難

劉子靜

編者按

劉子靜,《循道季刊》編輯,對荀子哲學頗有研究,著有《荀子哲學綱要》一書。這是一篇反對“唯愛主義”的論文,認為反對非武力抵抗的理由不僅僅來自《圣經》,也不僅僅從懲惡揚善的自衛主義著眼,而是因為耶穌當年所講的愛仇敵,更多的是從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至多是小團體與小團體之間講的,根本沒有想到應用到國際方面去,那時連國家觀念都很淡薄,更不要說超出國界的事了。至于將唯愛主義應用到國際上,是現代世界引申耶穌主義的結果。事實上,國際上不具備采取唯愛主義的條件,當時中日戰爭一觸即發,更不具備采用唯愛主義的條件。

九一八,失去了東三省。一二八,炸毀了商業中心的上海。現在又攻下了榆關,進犯熱河。國聯柔弱無能,自是不滿人意;可是沒有國聯在當中緩沖,調解,恐怕日本的暴行,更不堪設想。也許日本軍士的槍彈,兌換了中國人民的生命。

在這種情況之下,年輕而血沸的基督徒,憤懣填胸,獻身疆場,以赴國難者,大有人在。一般忠誠穩健的領袖們,以為平時提倡博愛,反對戰爭,不好意思忽而改口:殺敵,收回失地,共赴國難……。似乎他們的心也不能斷定基督徒應否加入抗敵,赴國難的工作。處于這種進退維谷的時候,他們應付這種嚴重時局的方策,是私下說幾句憤慨的話,當公眾前則不置可否,不贊一詞。另有朋友會及惟愛社的諸公,如我的老師徐寶謙院長,站在耶穌惟愛主義的立場,反抗戰爭之爆發,不贊成抗敵的行為。雖不批評他人抗敵行為,至少他們自身,要保持信仰的一致,人格的統一絕不參加任何抗日的事工。

這三種基督徒的態度,那一種對呢?較為合理呢?我沒有資格來評判,來答復。姑站在耶穌本身的立場來貢獻一點意見。

當然我們討論的焦點,不在戰爭不戰爭,不在侵略攻伐的戰爭。侵略攻伐的戰爭,不但我們作基督徒的不贊成,就是社會主義的信徒也要熱烈的反對。我們討論的焦點乃在抗敵自衛的行動,這種行動基督教贊成么?耶穌許可么?以為耶穌許可的理由如下:

(一)耶穌同門人處于危機四伏的時候,催促門人,賣衣買刀以自衛(《路加》的,但是《馬太》記載耶穌的從人有佩刀的)。

(二)耶穌反抗大祭司仆人之掌擊。

(三)耶穌以鞭鞭撻圣殿內,教權階級所許可的奸商。

(四)耶穌屢以智巧逃避敵人之暗算。

(五)耶穌未明白贊成羅馬的統治。

(六)耶穌為酣迷不醒的耶路撒冷哀哭,預言羅馬人的暴行,以警告同胞。

(七)耶穌的主義是愛,絕不容許侵略殺人的暴行。

(八)耶穌的主義是愛,絕不坐視一個人因他人之暴行而死,而不與以抵抗。

(九)耶穌反抗了壓人的律法,權貴(法利賽,撒都該)黨;未必不反抗侵地殺人的暴行。

(十)耶穌接受了革命黨人為門徒,至少是表示他不反對反抗羅馬的行動。

以為耶穌不許可的理由如下:

(一)耶穌說“收刀入鞘,凡動刀的,必死在刀下……”(馬太的)。

(二)耶穌曾說:“當愛你的仇敵,為那逼迫你的禱告……”。

(三)耶穌在十字架上,為他的仇敵禱告。

(四)耶穌未明白反對羅馬的統治。

(五)耶穌的主義是愛,不能容許殺人的行為。

因為耶穌的言訓與行動,表現了這兩種不同的態度,所以主張抗敵者根據耶穌的原則去抗敵。不抗敵者,亦根據耶穌的原則不抗敵,各走上了各的道路。

不但現在的我們對于抗敵自衛的行動有這兩種不同的意見,初期基督教教團里的同人,也走了同樣的歧路。初期基督教教團唯一的仇敵是猶太人,他們威脅,逼迫,屠殺基督徒的行動,從耶路撒冷起,漸漸蔓延到羅馬帝國整個版圖。暗殺是當時社會流行的慣技,不少的基督徒中了敵人的暗算,失喪了生命。《路加福音》九章二十四節“……凡要殺救自己生命的,必喪掉生命,凡為我喪掉生命的,必救了生命”的話,或許就是鼓勵這般處在這樣遭際的基督徒的勉語。

這句空洞的勉語,沒有解決他們生命的危險,實際的困難。漸漸轉到了佩刀自衛的問題,敵人襲擊的時候,基督徒應否佩刀,動刀以自衛?有的教會(該撒利亞的教會,路加福音的策源地),覺得可以佩刀,于萬不得已時也可以動刀。有的教會(按提阿或耶路撒冷的教會,馬太福音的策源地),只贊成佩刀,而不贊成用刀動刀。這兩種態度,都是根據,爰引耶穌的言行而形成的。馬太與路加各從各的教會搜集了兩種不同的傳說傳給我們,所以我們也給他們迷住了。

同時我們覺得耶穌愛仇敵,咱們佩刀動刀,或反對佩刀動刀的訓言,是為人與人之間的敵視而說的;至多只能應用到小團體與小團體的對抗方面去,原不是為國與國之間抵抗行為而說的,未有想到要應用到國際方面去。而且那時國家觀念不如近代之發達,基督徒也漸漸的站出了國家界限之外。把耶穌唯愛主義的原則應用到國際間去,不戰爭,不抗敵,是晚近的事,是現代申引耶穌主義的結果。

初期基督教教團里面,完全采納了耶穌惟愛主義,互相饒赦的原則,利用類似圓桌會議以解決敵意與糾紛的原則。

“倘若你的弟兄得罪你,你就去趁著只有他和你在一處的時候,指出他的錯來。他若聽你,你便得了你的弟兄,他若不聽,你就另外帶一兩個人同去,要憑兩三人的口作見證,句句都可定準。若是不聽他們,就告訴教會,若是不聽教會,就看他像外邦人和稅吏一樣”(馬太十八章15至17節)。

我們根據“不聽教會,就看他像外邦人和稅吏一樣”這句話,可以推測耶穌惟愛主義的原則,類似圓桌會議解釋敵意的原則,尚未推行到基督教教團之外去。其所以當日基督徒不能把耶穌惟愛主義,解釋敵視的原則,推行,應用到教團之外去,正是因為對方團體缺乏采納這原則的條件。

二千年來耶穌唯愛的原則,未應用到任何國際關系上去(基督教教團之內也未應用),正是因為國際間未有具備采行惟愛主義的條件。今日中國與日本,不能采用惟愛主義的原則,以解決一觸即發的大戰,更是因為我們與日本亦未具備采行耶穌惟愛主義的條件。

(原載《真理與生命》,1933年第3期,第7卷第5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克东县| 赣榆县| 鄯善县| 军事| 汉阴县| 民丰县| 仁布县| 尼勒克县| 新河县| 七台河市| 汪清县| 怀化市| 东安县| 兰溪市| 克东县| 勐海县| 乌什县| 洛浦县| 上饶市| 和田市| 舞阳县| 灌南县| 沧州市| 陆河县| 永安市| 丰台区| 冕宁县| 林周县| 台东市| 都安| 赫章县| 应用必备| 奉新县| 资中县| 长沙市| 城步| 廉江市| 榆林市| 彰武县| 柘城县| 景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