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中間禁令制度研究
- 李曼
- 841字
- 2025-04-08 19:23:51
二、中間禁令程序旨在制約自由裁量
作為一種主要憑借法官自由裁量發揮作用的救濟,確保中間禁令中自由裁量的正確性和被認同程度,是中間禁令程序設計的核心。美國法選擇的方式是通過恰當的程序制約裁量,為其明確邊界、指引方向。制約體現為程序要符合程序保障的要求和當事人利益最大化的要求,具體表現在程序環節的設置以及相關細節的裁量上。但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所有程序環節都是對自由裁量的制約,一些環節是用來滿足程序的正常運作的。
程序保障理論是訴訟程序設計的要義。[26]在程序保障理論的要求下,程序既是靈活的,也要滿足一些基本要求。程序靈活是因為作為一種以保護個人自由為出發點的理論,程序保障相關理念因程序公正概念的時代性特點[27]和程序法對價值的兼容性[28]而不斷變化。程序保障基本要求則經常出現在其相關表述中:“程序規則的科學性、法官的中立性、當事人雙方的平等性、訴訟程序的透明性、制約與監督性”[29];“法官的獨立性、中立性和消極性、當事人的參與性、當事人的平等性、程序的公開性、程序的比例性等”[30]。因此,法官中立和當事人參與就是程序設計的基本要求。程序應該能夠讓受到其影響的人充分地參與,并提出有利于自己的主張和證據,在現代法治體系中具體體現為通知和聽證。
法官的裁量要最大限度地保障當事人的利益,預防不可彌補的損害。例如:為了保障被申請人利益、更多地查明事實,即便時間緊張,也要設置證明;為了預防被申請人遭受錯誤命令的損害,要設置擔保;為了提高命令的受認同程度、監督法官的自由裁量,要設置上訴。但這些程序環節如何作用,即程序環節的相關細節如何安排,應交予法官依當事人的利益狀態裁量。例如:證明環節應不同于普通程序中的證明,以迅速地確定是否需要提供救濟為目標;擔保所要預防的損害是否存在,損害是否會發生變化均與擔保數額和擔保責任的啟動有關;上訴環節可能降低中間禁令的效率,因此要平衡效率與公正的關系;命令文書要兼備詳細的說理和具體明確的內容,以此來提高命令的被認同程度和執行效率;執行措施應以實現禁令內容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