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語影視字幕文化研究:從“間幕”到“彈幕”
- 王楠
- 1911字
- 2025-06-12 10:20:54
第一節 默片時代的“間幕”藝術
自1927年第一部有聲電影《爵士歌王》(The Jazz Singer)誕生起,世界各大電影公司紛紛開始投入有聲電影的制作,有聲電影技術飛速發展并成熟起來。然而,就像現在每次有新興媒體出現時,許多受眾或專家一開始都會持抵觸態度甚至悲觀看法一樣,當時也有很多默片創作大師看不上有聲電影,認為只有默片才能體現真正的影像藝術。
在電影史上,20世紀早期也被稱為“電影工業的無聲年代”,由此誕生了默片時代電影工業中不可或缺的“字幕寫手”一職,他們對默片藝術的奉獻不容忽視,因此在默片時代即將結束的1929年,首屆奧斯卡金像獎還特地頒發了“最佳字幕寫作”獎(Award for Best Title Writing)以彰顯“字幕”對電影的重要性,這個至今仍是“空前絕后”的獎項的獲得者是好萊塢的優秀編劇約瑟夫·法納姆(Joseph W.Farnham),他曾為多部默片設計了十分巧妙的插卡字幕/間幕(title card/intertitle)。
因間幕對默片整體完整敘事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且當時的間幕制作并無相應技術設備,所以,間幕(也稱“字卡”)的寫手就成為默片時代電影界非常重要的一種專業,很多時候都與劇本寫手的職位分開。間幕(那時候通常稱為“字幕”)自身很多時候都成為一種視覺上的元素,有著對電影本身或電影里的行為的闡釋或簡介功能,甚至可以活躍戲院內的氣氛。
圖1-1來自1927年公映的德國經典無聲藝術電影《大都會》(Metropolis)。這條字幕是大寫的“MOLOCH”,它是電影中由爆炸引發的會吞噬無法正常工作的工人的大火,并由大火幻化成的“火神”的名字“摩洛”。字幕出現在影片的高潮部分,當工人暴動最終引發地下城爆炸時,它是“大都會”統治者的兒子Freder驚恐下喊出的臺詞。字幕的字體也被特意處理成爆炸的藝術效果,十分具有視覺沖擊力。
需要注意的是,這種極具藝術表現力的間幕,并不是獨立存在的,它與影片中的演員表演,以及影片外(即影片在電影院放映時)的現場樂隊配樂,甚至放映現場的擬音和配音
都緊密結合在一起。它們共同作用,產生一種化學反應后,作為一個整體對電影觀眾的觀影體驗產生影響。

圖1-1 德國經典無聲電影《大都會》的創新化間幕
默片時代的導演和間幕寫手開發了許多字幕的藝術創新手段,比如通過為文字添加下劃線、更換不同字體、變斜體等,來為文本“標注重點”,或者在字幕四周點綴特色花紋等美術加工手段,來表現電影想傳達的藝術氛圍,甚至會利用一些不符合正確書寫規范或正規文法的句子來表現演員的特殊“口音”和說話特色,如圖1-2所示。

圖1-2 美國默片間幕一則
1929年的首屆奧斯卡金像獎上,默片《日出》(Sunrise:a Song of Two Humans)獲得了包括最佳女演員、最佳攝影和特別藝術質量獎在內的三項大獎,影片多變的鏡頭語言、表現主義的拍攝手法和各種特效間幕都給人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如圖1-3中,字幕文本為影片中惡毒的城市女孩建議自己的情人淹死他鄉下的發妻的臺詞:“她不能被淹死么?”(Couldn't she get drowned?)這句臺詞出現在間幕中的方式首先是動態的,四個單詞依次出現,給觀眾留有想象城市女孩講話的惡毒語氣的豐富空間,待到“淹死”(drowned)出現在銀幕上后,由這個單詞起,整句話呈現出一種水波漣漪的特殊效果,字幕仿佛也被水波暈開消散了……

圖1-31927年美國默片《日出》的“特效”間幕
另外,默片時代的電影膠片拍攝速度是16幀/秒,并非現今統一規格的24幀/秒,這種拍攝速度在銀幕上以24幀/秒放映出來之后,會顯得影片中人物的動作比實際的情況更快,仿佛失去了重力一般,這就會造成一種夸張和滑稽的喜劇效果。后來,有些默片喜劇的導演看中了這種特性,還特意在拍攝某些畫面的時候用上減速攝影,好使放映出來的演員動作更快,并在同一部電影內,按照導演的意愿和劇情的表現需要,在不同部分使用不同的速度。間幕也被很多默片導演當作調劑影片節奏的工具。
黃匡宇(2001)曾詳細統計過卓別林的無聲電影中運用間幕/字幕的類型和次數,并與影片的鏡頭總數進行了對比(具體見表1-1)。由這份統計數據可知,作為默片時代典型的作品代表,這些電影中字幕數量與鏡頭數量的比例約在1.6~1.3之間。也就是說,默片中平均四五個鏡頭就會插入一個間幕(字卡)。
表1-1 卓別林默片使用畫面字幕統計

黃匡宇在統計后總結道:卓別林早期的默片雖對字幕運用較少,但已經意識到解釋性文字的作用,交代性、解釋性的字幕數量在早期就已超過對話性字幕。而且從卓別林中晚期的作品開始大量使用間幕的行為即可看出,這位默片大師在創作過程當中,已充分意識到解釋性文字的重要性,這也充分說明了,從默片時代開始,畫面就對文字有著無法割舍的依賴。
在法納姆獲得奧斯卡“最佳字幕寫作”獎的同一年,奧斯卡評委會還特意頒了一個貢獻獎給華納兄弟電影公司,因為他們制作出了世界電影史上第一部有聲電影《爵士歌王》。這也就意味著作為字幕零號機的間幕開始隨著默片的沒落逐漸退出電影業的歷史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