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暨南文庫·新聞傳播學·親和性假說:區域人格影響健康的大數據分析
- 賴凱聲 陳浩
- 1137字
- 2025-06-04 10:42:44
第三節 本書結構安排
本書共包含九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章),主要對本書關注的國家內跨區域人格研究的發展歷史、與健康問題的關系進行了簡要介紹,并提出了本書的主要研究問題及其理論、現實意義。這一部分主要闡述了本書關注于區域人格和健康的關系及其作用機制的背景和出發點。在這部分中,筆者主要圍繞人格心理學的發展過程展開,尤其是梳理了與地理相關的人格心理學研究脈絡,簡述了從跨國研究到國家內跨區域人格研究的主要轉變,進而強調了基于地理心理學視角、社會文化和生態視角的國家內區域研究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第二章),為文獻綜述部分。這一部分首先對國家內區域人格研究與健康的關系研究進行詳細的梳理,然后基于現有研究的不足提出了本書的研究思路和理論框架。
第三部分(第三章),為實證研究部分。這一部分首先對本書采用的數據來源進行簡要介紹,然后對美國50州的人格特質與各種健康指標的關系進行系統地檢驗。
第四部分(第四章),為理論分析部分。在系統檢驗了人格與健康關系的基礎上,本章將進一步探索人格影響健康的機制。具體來說,本章在回顧人格心理學關于“人—情境”之爭以及相關研究理論的基礎上,強調了在人格研究中考慮環境的重要性。尤其是結合本書關注的國家內區域分析水平,將在人格影響健康的基礎上,引入宏觀的社會環境作為探索“人格—健康”關系的調節機制。本章將重點闡述在人格與健康問題中引入環境作為調節機制的重要意義,并且提出適合解決本書關注的區域水平的人格與健康作用機制的人格與環境的親和性假說。
第五部分(第五、六、七、八章),為實證研究及結果討論部分。在第四章詳細闡述了在人格與健康關系中引入環境作為調節變量的基礎上,本部分將分別在第五、六、七章就人格與文化環境、人格與經濟環境、人格與政治環境的交互作用對健康問題的影響進行實證檢驗。在第五章中,文化環境主要考慮集體/個體主義、松—緊文化;在第六章中,經濟環境主要考慮基尼系數;在第七章中,政治環境主要考慮自由主義、保守主義政治傾向。在每一章中,首先對引入的環境變量的內涵、已有的環境變量與健康關系等研究進行綜述;然后分別系統性地檢驗各環境變量在人格與健康關系中的調節作用;最后總結環境變量在調節不同的人格特征影響健康的作用規律。第八章為對第五、六、七章出現的結果進行對比和系統性總結,進一步挖掘不同的環境變量對人格影響健康的調節作用的差異,并嘗試總結其中的規律。
第六部分(第九章),為本書的大總結部分。首先總結本書一系列研究的主要發現,并凝練出本書的創新點;然后介紹本書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最后圍繞本書的主要不足,對未來研究進行展望。該部分重點結合目前已具備的研究條件和數據資源展望中國的區域人格與健康研究,希望本研究對中國開展區域人格研究有直接的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