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靠著太子好乘涼,徒然給人做嫁衣
- 萬歷:我,大明第一圣君
- 江上云間君
- 2117字
- 2025-08-14 22:54:30
話音剛落,馮保心里一激靈,連忙跪下謝罪:“臣有罪,臣一時沒反應過來。”
他一時之間不知道怎么解釋。
道理是很簡單的。
皇帝駕崩,權力陷入了真空期,總不能將奏本遞交到太子面前。
太子雖說已經進入了勸進的步驟,屬于半個天子,但是這年紀實在是過于小,還在學習階段,按理來說是沒有資格處理國事的。
只是這話,馮保怎么都不敢說出口,他不相信以如今太子的智慧,會不知道這個道理,這番話分明是有別的用意。
李貴妃出口替馮保解了圍:“先前你父皇不管國事,也少了這習慣,留下了不少毛病。”
“今天來說,內閣有毛病,司禮監中也有毛病,有毛病那就改正。”
李貴妃粗略看了看手中的奏本,又丟回去給馮保:“以后辦事按著規矩來,孟沖那個狗奴婢留下的壞風氣不要再延續了,不然這個掌印的位置就讓給張宏來。”
馮保今天來要的就是這句話。
他要拿到兩宮的首肯,這才能名正言順地將制度改回來。
雖說有些波折,但目的還是達到了……馮保跪拜領旨:“臣,謹遵懿旨。”
李貴妃回頭又看向朱翊鈞:“皇兒以后一定是個勤勉的君王,待第二次勸進之后,你便可在乾清宮中旁聽政務,日后再接觸也不遲。”
朱翊鈞搖頭道:“母妃說的有理,孩兒如今不該對政務指手畫腳,但熟悉下總該是沒錯的,可否讓馮大伴將奏本副本交由張宏,只給孩兒閱覽即可。”
李貴妃覺著也有道理,便點頭了:“那就多給文書房安排人手,這些奏本盡數抄一份到太子。”
馮保心里急躁,但又無可奈何。
這到嘴的權力,眼看著就要分出去大半了。
太子要看奏本副本,聽起來沒什么,只是觀摩學習而已。
但是……真的只是如此嗎?
笑話,奏本到了乾清宮,給朱翊鈞看了,有什么指示直接告訴張宏,再通過張宏暗示馮保,這樣就能達到干預政務的目的。
至于馮保聽不聽話?那就要看幾人之間的博弈了。
總體來說馮保目前是不敢不聽話的,畢竟得罪太子的事情做起來對他來說不值當。
馮保想繼孟沖之后,徹底掌握司禮監的權力,但是不曾想這計劃剛開始,頭上就多了一個監督的人。
出了殿門,馮保心中苦惱:“這張居正不知幾日才能回來,太子如今不親近我,卻聽他的話,他若是能影響太子,就還有計較的空間。”
到了下午,朱翊鈞結束講學,朱希孝早在乾清宮打理出一片校場。
“我從軍中挑選了十位好手,他們個個都是身懷武藝,各有所長。”
朱希孝身后站著十位健壯漢子,看樣貌,天南地北的人都有。
這十個人不是隨意挑選的。
身家清白是第一條件,但也只是基礎。
用朱希忠的話來說,這些人現在是教頭,身無長職。
但以后呢,以后那就是皇上的絕對心腹,兵權的領導者的第一候選人,可以做將軍,做元帥,最差的也是大內貼身侍衛。
任人唯才是真理,但也是一種比較理想化的概念。
在現實生活中,在復雜的制度下,任人唯親才是更常見的。
用有才能的陌生人,還是用自己信得過的普通人,不同情況下會有不同的判斷,但至少目前來說,朱翊鈞更傾向于用自己信得過的人。
“教習期間,本宮就一條原則,不可因我的身份而藏著掖著,本宮不怕苦著累著,但若是沒效果,你們都得打軍杖。”
“諾。”
這一聲端的是整齊浩蕩,讓朱翊鈞的心情也忍不住激蕩起來。
大明軍隊日漸腐化,嘉靖時期倭寇橫行,韃靼犯邊,甚至一度打到京城腳下。
現在的情況看似好轉,但基本上是靠著戚繼光一個人頂著。
你要說王崇古,李成梁是猛將,那也沒錯,但這零星幾個人根本沒法阻止大明軍隊的迅速腐敗。
這些人死后,大明還有何人?
朱翊鈞覺得大明要重整軍威,再行武德,應該從自己做起。
“啊……啊!啊”
片刻之后,校場上回蕩著朱翊鈞的哀嚎。
這些人也真不留手,小胖子的身體素質本來就差,一鍛煉便忍不住痛苦哀嚎起來。
心里揣著的徒手拆a8大轎的夢悄然破碎,只剩下咬著牙熬完鍛煉時辰的傷心太子。
……………………
“太子爺這是何苦啊,這些苦讓那些老丘八,泥腿子去受就好了,您萬金之軀,怎么能……娘娘看了得心疼壞了”
張宏給躺在御榻上的朱翊鈞一邊按摩,一邊掉著眼淚,也不知他哪里學來的手藝,效果竟然出奇的好。
“身體是本錢,本宮不消說要做舉世無雙的猛將,但起碼得活過皇爺爺。”朱翊鈞翻了個身。
“今天的奏本到了沒有?”
張宏見馬屁沒拍出效果,于是收斂了神態,端正道:“剛從文書房取來,奴婢專門校對過了,馮保那廝也沒做什么手腳。”
“他剛坐上司禮監掌印的位置,屁股都沒捂熱,哪里來的膽子敢做手腳?”
張宏也覺得有道理,但眼藥還是要給馮保上一些:“奴婢想來也覺得是這個道理,但馮保這廝狡猾,說不得只是假裝應付著,奴婢還是得每日都檢查一番比較穩妥。”
每日都檢查一番,借著這個理由,張宏也能理所當然地接觸所有奏本,他這個秉筆太監的權力幾乎就等同于掌印了。
靠著太子這棵大樹,乘涼起來那可太方便了。
馮保累死累活奪的那些個權力,幾乎都要分潤出來一些給他。
“你還是要將精力放在東廠中,盡快將馮保的人都踢出去。”
“太子爺教訓的是。”張宏拿起奏本問道:“要奴婢讀給太子爺聽嗎?”
朱翊鈞剛想拒絕,可全身的酸痛打消了他的想法:“先挑著重要的來,六部的,內閣的,有關具體政務的優先。”
不是所有的奏本都有營養。
遞上來的奏折,一般分為題本,奏本,密疏。
現在這情況,基本上不會有人給朱翊鈞呈密疏,因此也就題本和奏本。
題本講公事政務,奏本講私事,例如謝恩問安請假。
政務當中,又以財政和人事兩方面最為重要。
張宏于是挑了幾份題本念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