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價值鏈與工業發展:來自中國、東南亞和南亞的經驗
-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主編
- 1043字
- 2025-04-08 15:25:53
序二
在以資源稟賦異質性為特征的世界中,勞動和資本分工的專業化在市場經濟中發揮重要作用。亞當·斯密(Adam Smith)曾用制針的例子來強調專業化在生產過程中的作用。當今世界經濟的一個突出特征是生產和貿易的全球化,其創造了我們所稱的“全球價值鏈”(GVCs)。也就是說,生產過程分為不同階段,分別位于世界不同地區。也有很多其他術語用來描述這種現象,包括生產分割、細分化、分散化、分解、分拆、外包等。

雖然人們普遍認為,東北亞、東南亞以及南亞國家(某種程度上),特別是中國,是參與全球價值鏈及其對工業發展和經濟增長貢獻的主要受益者,但仍然缺乏這方面的有力經驗證據。更重要的是,參與全球價值鏈如何使這些國家受益,從宏觀和微觀層面得到怎樣的經驗教訓,以及對發展中國家有何政策啟示等問題,大多不能在現有文獻中找到答案。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UIBE)與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UNIDO)合作開展這項研究,是向了解這些重大發展問題邁出的一小步。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長期從事全球價值鏈研究,并處在與國際貿易和經濟增長相關的全球價值鏈現象的研究前沿。實際上,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于2015年建立了世界第一所全球價值鏈研究院(RIGVC),專門研究經濟學和統計學領域的全球價值鏈問題。其目標是研發一個全面的全球價值鏈框架,以整合多個學科的研究,包括管理學、經濟理論、統計方法、地理學、社會學和其他社會科學,進而提供跨學科的政策研究,特別是與國際貿易談判、工業結構變化和升級以及企業戰略決策有關的研究。本報告可以被視為我們沿此方向不懈努力的一個縮影。我們特別感謝中國商務部給予的財政支持。
本報告闡述了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及其伙伴機構(包括RIGVC)的研究人員對全球價值鏈近期發展的研究結論,以促進人們進一步了解全球價值鏈對國際生產和收入分配的貢獻,特別是亞洲的情況。報告還提供了豐富的信息和重要的政策建議。例如,我們發現了推動全球價值鏈參與的因素,以及產業成功升級的途徑。在此基礎上,根據經驗和證據提出政策建議,與全世界分享。
盡管報告的發布令人興奮,但我們也清楚地意識到全球價值鏈正在發生巨變,尤其是在中國企業全球范圍內快速擴張,以及中國對發展中國家的外商直接投資不斷增加的背景下。世界上一些主要經濟體的對外政策轉變,導致全球制度和治理體系正面臨挑戰。我們將繼續研究并積極應對世界經濟秩序的這些重大變化。我希望讀者能夠從這份報告中獲益,并認識到各國將利用全球價值鏈產生的許多重大機遇來推動經濟繁榮。
趙忠秀教授、博士
山東財經大學校長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原副校長
全球價值鏈研究院創始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