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文佛經文體影響下的日本上古文學:研究·資料(全3卷)
- 馬駿 黃美華
- 651字
- 2025-04-07 15:22:14
序編 日本上古文學佛經文體研究方法論 第三章 獨特的方法論
漢文佛經的文體特征,不僅體現在其有別于中土文獻的遣詞造句的方法上,還體現在敘述佛經故事以及便于記憶傳誦的特殊句式、佛典特有的表達方式及構想上。關于日本上古文學與漢文佛經的影響關系,日本學界的研究有三個特點:一是有關《古事記》與漢文佛經關系的研究取得了不菲的成果,其代表研究者有神田秀夫、小島憲之、西宮一民、瀨間正之和金文京等;二是與《古事記》的研究現狀相比,其他上古作品,如《日本書紀》《萬葉集》《懷風藻》《風土記》等的研究嚴重滯后;三是佛典詞語的探討較為集中,但有關佛典詞語認定的標準尚處于無序的狀態。與之相比,更顯沉寂的是佛典句式的發掘。而且,從整體上看,一則,研究缺乏對上古文學作品與漢文佛經相互關系的宏觀把握;二則,有關日本上古文學與漢文佛經在主題、素材和表達諸方面微觀層面的比較研究,同樣有待于進一步的拓展。
從宏觀上講,本書采用比較文學的方法,在跨學科研究的視閾中來考察日本上古文學與漢文佛經的影響關系。原典性實證研究可保證本書的學術性,語用學、語義學理論為析出佛典用法提供方法論上的支撐,運用宗教學原理以揭示佛教義理的嚴謹性,數據統計和量化分析使論述更具客觀性,綜合分析法有助于從學理上概括規律性,東亞漢文學視角的導入使審視對象更具普遍性,上古文學作品佛典用語語料庫的建立使檢尋例證兼具實用性。
從微觀上看,下面擬從三個方面來探討本書的方法論:作為方法論的出源論及其觸角、具有兩套系統的文獻資料及其語言特色、涵括三種類型的文體及其位相表征。